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排螺旋CT在汶川大地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根据CT异常表现探讨汶川大地震所致人体损伤情况及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大地震后最初几天320名伤员的多排CT表现,并按损伤部位分别统计。结果271例有明显的损伤表现,包括354个部位,分别是颅脑损伤143例,脊柱骨折97例,骨盆骨折40例,胸部损伤40例,腹部损伤20例,肢体骨折14例,其中76例有多部位损伤。结论地震损伤涉及全身多部位、多个器官;多排螺旋CT检查速度快,对损伤的综合诊断价值高,有助于地震伤员的筛查和分类治疗。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大批的地震伤员,其中大部分损伤为骨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这些地震伤员骨折后的功能障碍问题[1]。2009年3月-5月,我们对四川绵竹市地震伤员进行了"家庭康复指导",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救治策略。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至6月2日汶川大地震中什邡市二医院收治的222例颅脑损伤伤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批地震伤员中,颅脑损伤主要以轻、中型颅脑损伤为主,其中以头皮裂伤最多见,其次为脑挫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开放性脑损伤。大部分颅脑损伤伤员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以合并四肢骨折最多见。开展手术28例,死亡7例。结论:地震后伤员在短期内集中大量达到,颅脑损伤以头皮裂伤多见,医院有效的组织,快速评估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注意合并伤的处理,强化院前急救以及三线医院转送,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后早期骨科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详细的伤情数据,为组织医疗救助提供准确有效的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发生后最初1周内收治的骨科伤员伤情,并总结规律.结果 地震后第1周内(5月12~19日)收治的1275名伤员中,四肢与脊柱损伤1179例(92.47%),骨科伤员中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482例(40.88%),其中挤压伤112例(23.23%);有骨折脱位的伤员697例(59.12%)中多发骨折237例(34%);下肢骨折422例(60.55%),上肢骨折183例(26.25%),脊柱骨折142例(20.37%).骨折伤员合并有心、肺、脑、腹部脏器损伤89例(12.76%).所有伤员中死亡24人.结论 在地震发生后,大批骨科伤员同时产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救治是改善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院收治了大量的地震伤员.其中脊柱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的伤病员35例,占手术地震伤员人数的9.21%.现将脊柱地震伤员的手术配合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根据"把伤病员送到医院"的急救模式[1].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本次抗震救灾中接受了大量的地震伤员.5月12-27日共接受了2224例的地震伤员,其中住院伤员152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椎外伤伤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因地震性脊柱外伤在我院行放射检查者,共320例。其中行X线检查310例,CT检查38例,MRI检查15例。结果:148例伤员影像学检查为阳性,阳性率为46.25%。30-39岁年龄组伤员人数最多,为68例,其中女性40例。阳性伤员中,多发伤有80例(54.05%)。单一椎体骨折98例,多发椎体骨折42例,椎体脱位12例。椎体压缩骨折114个,爆裂骨折26个,附件骨折31个。310例伤员中,共累及182个椎体,即颈椎15个,胸椎59个,腰椎100个,骶椎8个。结论:地震致脊椎外伤受累人群主要为30-39岁青年女性,多发伤多见。单一椎体骨折相对多见,骨折损伤类型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腰椎为最常见受伤部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柱外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详细的伤情数据,为组织医疗救助提供准确有效的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发生后最初1周内收治的骨科伤员伤情,并总结规律。结果 地震后第1周内(5月12~19日)收治的1275名伤员中,四肢与脊柱损伤1179例(92.47%),骨科伤员中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482例(40.88%),其中挤压伤112例(23.23%);有骨折脱位的伤员697例(59.12%)中多发骨折237例(34%);下肢骨折422例(60.55%),上肢骨折183例(26.25%),脊柱骨折142例(20.37%)。骨折伤员合并有心、肺、脑、腹部脏器损伤89例(12.76%)。所有伤员中死亡24人。结论 在地震发生后,大批骨科伤员同时产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救活是改善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12汶川8.0级地震中颅面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31日因地震颅面部外伤在我院行CT、MRI检查的伤员251例,其中CT检查248例,MRI检查16例。结果:放射检查阳性162例,阳性率为64.54%,以40~49岁年龄组最多,为53例,其中男性41例。在放射检查阳性中,多发伤112例(约69.13%),多类型颅面部外伤同时并存103例(约63.58%)。主要损伤发生率依次为软组织损伤(35.50%),骨折(22.94%),脑挫裂伤(21.21%),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10.40%),其它(共约9.92%)。结论:地震造成颅面部外伤人群主要为40~49岁中年男性,多发伤、多类型颅面部外伤多见,并以软组织损伤、骨折、脑挫裂伤、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四川汶川大地震骨折伤员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受限的特点,为地震骨折伤员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因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1月仍在华西医院骨科病房诊治的36例骨折伤员,进行生活状况问卷,记录其早期并发症,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骨折伤员各项ADL能力,统计伤员各项ADI。等级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骨折伤员总ADL评分。结果:本次地震骨折伤员以下肢骨折多见,其次是躯干骨折(主要是脊柱骨折),上肢骨折相对少见;且ADL下降明显,尤其是躯干骨折和下肢骨折伤员;而早期并发症以伤口感染为主。结论:地震骨折伤员ADL明显下降,加强ADL能力训练尤其重要,临床康复措施主要集中于下肢和脊柱骨折的康复;早期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伤员的放射学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至5月31日间213例地震伤员的完整放射学资料,着重分析伤员的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3例中,同时行X线、CT、MRI检查10例(5%),X线、MRI检查7例(3%),X线、CT检查9例(4%),仅行CT检查5例(2%),仅行X线检查182例(85%)。MRI检查17例(8%)中,同时行胸椎和腰椎检查2例、颈椎和胸椎1例,颈椎1例,膝关节2例,上腹部1例,骨盆1例,腰椎9例;CT检查24例(11%)中,头部9例,胸部6例,腹部1例,脊柱6例,骨盆2例;X线检查208例中,单部位检查64例(31%),多部位检查144例(69%),仅有软组织受伤38例(18%),单纯肺挫伤6例(3%),骨折164例(79%)。结论地震伤员影像学检查以常规X线为主,头颅、五官受伤者首选CT,CT、MRI检查作为胸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补充检查。地震伤员以单纯性骨折为主,骨折合并脏器外伤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颌面部骨折的CT表现及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颌面部骨折的CT表现。采用1.5~3.0mm层厚对感兴趣区进行薄层轴位扫描,观察鼻骨及眼眶细小骨折时,层厚为0.5mm,部分病例加扫冠位。后处理运用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显示窗宽2000HU,窗位200~500HU。结果256例颌面部骨折分别为:鼻骨骨折35例 眼眶骨折63例,其中单纯爆裂性骨折57例,眼眶复合型骨折6例 颧骨骨折76例,其中单纯颧骨骨折16例,颧弓骨折60例 上颌窦壁骨折9例,其中6例为多壁多处骨折 下颌骨骨折6例,髁状突骨折2例,其中1例为双侧并伴双侧颞颌关节脱位 蝶骨骨折5例 62例为颧骨、眼眶、上颌骨等复合型骨折。CT轴位扫描诊断骨折252例,3例眼眶骨折可疑,1例鼻骨骨折阴性,经过二维和三维重建而清晰显示骨折。结论CT薄层轴位扫描显示颌面部骨折的敏感性高,二维和三维重建可以从多方位更准确、更直观的显示骨折,对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纪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9,(6):1498-1499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中伤员骨盆骨折的发生部位及骨折类型。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95例骨盆骨折伤员,按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骨折部位及类型分析。结果:95例伤员共发生133个部位的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髂骨22个(16.6%),坐骨10个(7.5%),耻骨81个(60.9%),髋臼18个(13.5%),骶尾骨2个(1.5%)。按骨折类型分类:斜行骨折71个(53.4%),粉碎性骨折43个(32.3%),线性骨折11个(8.3%),横行骨折5个(3.7%),嵌插骨折3个(2.3%)。结论:地震造成骨盆骨折部位以耻骨为主,类型以斜行骨折为主。对骨盆骨折伤员,X线及CT检查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急诊鼻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鼻外伤致鼻骨骨折患者。根据病史和体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伤情分类,分别行清创术,止血、抗感染、消肿治疗术,各种鼻骨骨折整复术、上颌骨额突骨折整复术、鼻窦骨折整复术和鼻中隔矫正术以及鼻中隔血肿清除术。结果:①诊断:X线鼻骨侧位片确诊123例,占确诊例数79.9%;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而行CT扫描确诊31例,占确诊例数20.1%。②治疗:治愈132例,占总研究例数85.7%;好转15例,占总研究例数9.75%;其他:拟Ⅱ期复位1例,占总研究例数0.65%。严重的复合伤失访2例,占总研究例数1.3%。放弃治疗4例,占总研究例数2.6%。好转病例中,10例X线拍片未见骨折,伤后12~14d鼻部CT发现鼻骨骨折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行闭合性鼻骨骨折整复术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整复术,占好转病例66.7%;3例粉碎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闭合性鼻骨骨折整复术,占好转病例20%;陈旧性骨折重新复位2例,占好转病例13.3%。结论:对于有明确鼻部外伤史且外鼻畸形明显患者,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时,应行CT扫描,尽早确诊、及时治疗,以期提高骨折治愈率;同时还应关注鼻腔内部结构的损伤,鼻骨整复术同时及时处理,以免遗留外形缺损和功能障碍;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开始时间和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治愈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和多平面成像技术在颌面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薄层连续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组(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等重组观察,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获得最佳图像。结果: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颌面部骨折的部位、类型、异物的数目及碎骨片的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3D-SSD。而3D-SSD属立体成像,可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SSD成像能够明确诊断颌面部骨折,可直观地观察到颌面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纪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9,(5):1207-1209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伤员中上肢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140例上肢骨折伤员,按X线检查结果对骨折部位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40例伤员共183个部位发生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即肱骨60个(32.8%),桡骨51个(27.9%),尺骨41个(22.4%)及手骨骨折31个(16.9%)。按骨折类型分类:横行骨折46个(25.1%),斜行骨折31个(16.9%),螺旋形骨折11个(6.0%),粉碎性骨折64个(35.0%),嵌插骨折8个(4.4%),线行骨折13个(7.1%),撕脱骨折10个(5.5%)。结论:本组汶川大地震性的上肢骨折,部位以肱骨骨折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常规X线检查对上肢骨折伤员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汶川大地震期间合并有多发伤的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大地震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81例脊柱骨折,其中223例合并有多发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223例合并多发伤的脊柱骨折中单纯椎体骨折138例,单纯附件损伤37例,椎体+附件骨折48例;平均年龄43.45±14.05岁;椎体分布以下胸段和腰段为主,胸腰段占60%左右;致伤原因中砸伤占82.1%;脊柱手术治疗35例,占需手术治疗的27.8%;合并伤共267例次;严重并发症127例次;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01例,占45.3%,有15例在搬运中发生脊髓损伤。结论: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山区,地震烈度高,伤员多为复合伤,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受累椎体多,治疗的重点首先放在处理开放伤、感染、并发症上,影响了脊柱骨折的治疗;早期救援时正确施救才能有效防范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8.
纪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9,(4):950-952
目的:着重分析汶川地震中伤员下肢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496例下肢骨折伤员,按X线检查结果对骨折部位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下肢多部位粉碎性骨折而截肢者29例(5.8%),其余467例伤员共584个部位发生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162个(27.7%),胫腓骨275个(47.1%),髌骨19个(3.3%)以及足骨128个(21.9%)。按骨折类型分类:粉碎性骨折244个(41.8%),斜行骨折194个(33.2%),横行骨折53个(9.1%),线性骨折35个(6.0%),螺旋形骨折33个(5.7%),嵌插骨折17个(2.9%),凹陷性骨折2个(0.3%),同一部位(胫腓骨骨干)的多种类型骨折6个(1.0%)。结论:本组汶川地震造成的下肢骨折,部位以胫腓骨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常规X线检查对下肢骨折伤员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与研究“5·12”汶川大地震所致成批胸外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措施,为灾难性胸外伤护理方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IO天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普胸病区收治的75例住院患者资料,总结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挫裂伤和擦伤(100%),血胸75例(100%),血气胸24例(32%),肋骨骨折75例(100%),锁骨骨折6例(8%),肩胛骨骨折11例(14.7%),肺穿刺伤3例(4%),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1.33%),左侧膈肌破裂2例(2.7%),肺不张29例(38.7%)。同时伴有其它部位损伤:四肢骨折10例(13.3%),脊柱损伤2例(2.7%),脑损伤2例(2.7%),脾破裂2例(2.7%),胃破裂1例(1.33%)。住院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结论:“5·12”地震胸外伤以血、气胸和肋骨骨折为主,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和复合伤是其主要特征,通过精心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