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时间分布特征,为科学调配院前急救资源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7~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院前急救数据库中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排名前六位疾病,以及院前急救疾数的时间分布,包括周、时刻、月份以及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院前急救周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P>0.05);院前急救分布高峰点为15点42分,损伤中毒、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与全年分布情况类似,精神和行为障碍高峰点为:05分,前急救月份分布高峰点为12月6日,损伤中毒、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等各类疾病高峰全年分布情况相似,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为9月25日;院前急救季节分布以冬季较多(P<0.05),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与全年季节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神经系统疾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地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可以妥善安排人力、物力,做到院前资源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4109例ICD-10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地市级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资料,探讨ICD-10疾病分类方法在院前急救中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份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急救患者的急诊诊断以及随访诊断,使用ICD-10编码进行归类,比较疾病性别构成比。结果:全年院前急救4109例,排5位的疾病分别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4%)、循环系统疾病(17.0%)、消化系统疾病(8.1%)、呼吸系统疾病(6.4%)、精神和行为障碍(5.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出诊量男性多于女性(P〈0.05),耳和乳突疾病以及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出诊量女性多于男性(P〈0.05)。结论:采用ICD-10标准对院前急救病谱分类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德阳市灾前灾后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11 325例设为震前组;将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救治院前急救患者共16 265例设为灾后组,将两组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性别、年龄、疾病顺位、出诊季节分布及24h内时间分布、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病例疾病分布、年龄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灾后重建组院前急救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比地震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 德阳市地震前后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没有明显变化,由于灾后重建促进了德阳市院前急救硬软件建设,院前急救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地市级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中损伤患者临床特点,科学地指导院前急救诊断处置及急诊外科资源配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份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病例中损伤患者出诊资料,分析其疾病谱、季节、月份、时刻分布特点.结果 全年院前急救损伤患者共1922例,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头部损伤,涉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反应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客观指标评估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急救中心2009年所有院前急救数据库,计算接警受理时间、出车准备时间、应急反应时间、急救半径,并与2007年应急反应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全年院前出诊病例共4588例,接警受理时间为(41.92±10.76)秒,出车准备时间为(2.03±1.11)分钟,白班出车准备时间比夜班短(P(0.05),急救半径为(10.39±11.24)km;应急反应时间为(20.31±19.61)分钟,与出诊范围、昼夜分布有关(P(0.05);急救半径及应急反应时间较2007年增加(P(0.05)。结论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急诊队伍急救能力,加强急救网络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急救反应能力,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急救资源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种分类规律,为提高儿童的院前急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9 845例儿童患者中,男∶女为1.6∶1。各年龄组中,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最多,共2 492例,占25.31%;28 d以内的新生儿组患者最少,共251例,占2.55%。病种构成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在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最多,共2 492例,占25.31%;28 d以内的新生儿组患者最少,共251例,占2.55%。病种构成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在4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组最多,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在17岁的学龄前儿童患者组最多,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气道异物在13岁的幼儿患者组最多。结论根据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儿童患者具有年龄、性别及病种分类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院前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川省一个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民族地区旅游县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流动人口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松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所有属于流动人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疾病谱、性别、年龄及民族构成,分析急诊时间分布特点,描述其转归情况。结果:2013年松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所有属于流动人口患者共2 139例,男1 463例、女676例,年龄(35.81±15.27)岁,其中院前患者130例、院内患者2 009例,汉族1 739例(81.30%)、回族221例(10.33%)、藏族129例(6.03%)、羌族37例(1.73%)、其他民族6例(0.28%),外国人员7例(0.33%)。排名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山病(10.8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25%),多处挫伤(6.87%),上肢皮肤裂伤(4.39%),急性胃肠炎(4.02%)。2013年急诊科流动人口患者周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时刻分布高峰点为15点44分(P0.05),月份分布高峰点7月7日(P0.05),季节分布秋季每日急诊量最大、冬季最小(P0.05)。患者转归以门诊随访及留院观察为主,死亡人数7例(0.30%),其中多发性损伤6例,病因大多数为道路交通伤,转诊患者共123例,其中创伤117例。结论:我们可以根据急诊科流动人口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合理安排急诊资源,建议政府增加医疗投入,提高急诊救援特别是创伤救治能力,尽可能为流动人口提供健康保障,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延安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9月延安市社区和乡镇6层样本,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常住(≥5年)人口2970人,采用高频超声进行甲状腺检查,对总人群、性别、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异常的总阳性率31.58%(男性28.24%,女性33.70%);甲状腺局灶性结节粗患病率27.68%(男性25.37%,女性29.14%),标化患病率26.89%(男性23.71%,女性29.32%),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P〈0.05)。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粗患病率3.91%(男性2.87%,女性4.56%),标化患病率为3.67%(男性2.71%,女性3.91%),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无增加趋势(P〉0.05),其患病率主要集中在30~50岁,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延安市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采用高频超声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宇  刘浩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8-185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冠脉造影检查(CAG)确诊冠心病患者46例,均合并糖尿病,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造影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高血压发病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吸烟比例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女性组与男性组相比,单支病变较低(P〈0.05),多支病变较多(P〈0.05),血管病变数较多(P〈0.05),右冠脉(RCA)病变较多(P〈0.05),RCA弥漫病变较多(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较男性重,糖尿病对女性冠心病的影响较男性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淄博市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出诊月份等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淄博市2009年度院前急救患者534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为1.66:1,平均年龄48.96±17.62岁;前6位病种依次为车祸伤(26.4%)、损伤(21.0%)、心血管系统疾病(9.6%)、神经系统疾病(6.2%)、各种中毒(5.1%)、呼吸系统疾病(2.4%);出诊高峰时段为15-22时;月平均急救患者4454.92例,12月最多.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为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促进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武汉市江汉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的特点。方法:对从武汉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的2008年度武汉市江汉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患者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24±1.05(min)、16.41±7.82(min)、12.39±6.17(min),急救半径为9.17±4.36(km)。其中院前死亡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17±1.13(min)、15.86±8.17(min)和23.26±11.39(min);急救半径为8.96±4.28(km),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分别为2.26±1.08(min)、16.23±7.94(min)和22.97±10.48(min);急救半径为9.25±4.13(km)。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到达现场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院前死亡的患者(P〈0.01)。(2)院前急救,包括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第1季度为最多。(3)在2 198次院前急救中,创伤类居首位,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段最多;其次分别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4)创伤类的死亡位居首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2~5位,其中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居首位的是心脏性猝死。(5)男性的院前急救例数、总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1)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主要原因;(2)应重视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佛山市狮山镇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本区域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华立医院急诊科2009年度院前急救14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和21~60岁为主,创伤占55%,其中车祸占59%.非创伤急救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院前急救后64%患者急诊入院治疗,其中39%紧急入院手术治疗,7%)转入危重症监护室治疗.院前死亡67例,其中创伤导致死亡18例,非创伤49例,院前CPR成功11例.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为依据,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持续进行院前急救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实用价值。方法比较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126例(对照组)和建立绿色通道后132例(绿色通道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绿色通道组患者死亡率为0.7%(1/132),并发症发病率11.4%(15/132);对照组死亡率为5.6%(7/126),并发症发病率20.6%(26/126),绿色通道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一氧化碳中毒至得到急救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出现意识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院前得到有效急救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率,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保证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工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进行整体护理前后的两组病患进行比较,对其救治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38.66±10.32h),明显比实施前(40.86±16.32h);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70%也高于对实施前86.0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诊科猝死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猝死的认识和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急诊及院前急救猝死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6例猝死者中男性13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43.4岁;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97例(52.2%),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等疾患49例(26.3%),无明显疾病40例(21.5%);发生在日常工作93例(50.0%),情绪激动31例(16.7%),进餐后发生20例(10.8%),休息或睡眠中发生24例(12.9%),其他18例(9.7%)。结论: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呈年轻化趋势,心脏性猝死是主要原因。提倡健康生活和工作方式,做好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防治能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及改善急救水平和条件,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对提高猝死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某大型三甲医院2011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我院2011-01-01-2011-12-31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院前急救患者5117例,男女比1.46:1,年龄49.28±22.26岁;院前死亡患者349例,男女比2.14:1,年龄61.34±18.49岁;院前急救量与院前死亡例数,在时间段分布上,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9,P=0.013);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34.38%)、神经系统疾病(16.81%)、循环系统疾病(11.47%)、消化系统疾病(7.78%)、其他(7.60%)、中毒(6.59%);院前死亡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0.37%)、神经系统疾病(21.78%)、创伤(18.34%)、消化系统疾病(12.32%)、呼吸系统疾病(7.45%)、其他(2.87%);院前急救30~5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男性更易患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P值分别为0.000、0.008)。结论:①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对指导院前急救工作有重要意义,为疾病监控、预防保健等提供依据;②加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及中毒的宣传教育,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实施各种危重病的院前急救演练,提高救治成功率;③加强青中年男性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重点减少创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使青中年男性的预防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西宁市城东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青海省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西宁市城东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院前急救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53±1.02)分钟、(9.15±4.38)分钟、(12.65±5.84)分钟,院前死亡患者分别为(2.45±1.03)分钟、(8.85±4.29)分钟、(27.31±12.62)分钟,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分别为(2.36±0.95)分钟、(9.47±4.53)分钟、(26.83±13.15)分钟,三者在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院前急救患者的现场时间明显少于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P<0.01).②院前急救、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分别以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三季度为最多.③在1 471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其次是其他类;再次分别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④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心脏性猝死又是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最多的;创伤类的死亡位居第三,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⑤男性院前急救的数量、总死亡量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创伤和心脏性猝死分别以青壮年、中老年阶段为高发,并分别成为院前急救、院前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两院区急诊部收治ACS病人258例.按院区接诊病人进行分组,院区A的病人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组(A组) 112 例,院区B的病人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组(B组)146例,比较两组抢救进入时间、开始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发病至开始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日、治疗成功率、病人病死率;同时比较两组护理流程缺陷情况、护理质量考核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抢救进入的时间、开始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发病至开始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8~3.04,P〈0.05);两组护理流程缺陷部分指标、护理质量考核和病人终末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1~6.11,Uc=3.21、2.17,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单病种救治时间窗并改善ACS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