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树地震31例伤残藏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50天住院地震伤残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调查玉树地震发生后50天地震伤残人员与同期骨科普通患者PTSD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为48.4%,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PTSD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在对地震患者进行手术等物理治疗、康复时应同时加强对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从而为灾难性事件后的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76名在四川省某三甲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芦山地震伤员,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国内广泛应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地震后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地震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为(44.22±17.92)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约29%,其中轻度占11%,中重度占18%。86%的伤员出现反复重现体验症状,67%的伤员出现警觉性增高症状,57%的伤员出现回避症状。结论芦山地震对伤员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负性影响,医务人员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应关注其心理创伤,促进其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尽管睡眠障碍在精神疾病中非常常见,但它常常被当作精神疾病的二级症状,认为对其主要精神疾病的治疗才是缓解睡眠苦恼的最可行办法。事实上,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言,采用针对睡眠紊乱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本文将论述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睡眠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和相关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5.12”地震2年后江油、北川安置点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及两者关系,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进一步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民版(PCL-C)为调查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评估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应激水平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 PSQI测评结果显示地震2年后560例安置点亲历者中有33.8%发生睡眠障碍,7.5%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良好组中,PTSD阴性358例占96.5%,PTSD阳性13例占3.5%;睡眠障碍组中,PTSD阴性160例占84.7%,PTSD阳性29例占15.3%.PTSD阴性组中,睡眠良好358例占69.1%,睡眠障碍160例占30.9%;PTSD阳性组中,睡眠良好13例占31.0%,睡眠障碍29例占69.0%.PSQI总分与PCL-C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显示:受灾程度重、年龄大、心理应激状况差是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地震2年后板房灾民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不容乐观.PTSD可引起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又会增加患PTSD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地震后100天住院地震伤残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调查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00天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地震伤残人员,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地震后100天住院地震伤残人员PTSD的患病率为26%;PTSD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目前伤残程度、前期是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成员伤亡情况密切相关(P<0.01),与性别、文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 目前仍住院治疗的地震伤、残人员有较高的PTSD发生率,躯体残疾程度、亲人遇难和是否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是导致PTSD主要因素.在进行物理康复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12”地震2年后江油、北川安置点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及两者关系,为刨伤后应激障碍的进一步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民版(PCL-C)为调查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评估地震亲历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应激水平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PSQI测评结果显示地震2年后560例安置点亲历者中有33.8%发生睡眠障碍,7.5%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良好组中,PTSD阴性358例占96.5%,PTSD阳性13例占3.5%;睡眠障碍组中,PTSD阴性160例占84.7%,PTSD阳性29例占15.3%。PTSD阴性组中,睡眠良好358例占69.1%,睡眠障碍160例占30.9%;PTSD阳性组中,睡眠良好13例占31.O%,睡眠障碍29例占69.0%。PSQI总分与PCL-C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显示:受灾程度重、年龄大、心理应激状况差是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地震2年后板房灾民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水平不容乐观。PTSD可引起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又会增加患PTSD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北川中学地震伤员康复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北川中学地震伤员的人数、伤情及功能障碍、康复现状及需求,为下一步康复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在校伤员和住院伤员进行现场功能评估,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对随机抽样的20例伤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例伤员中,骨折36%、截肢33%、挤压伤31%。其中56例(56%)伤员仍然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碍。在抽样调查的20例伤员中3例(15%)发生PTSD。结论:北川中学的地震伤员目前仍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截肢后功能障碍是康复重点;需要特别关注伤员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的基本特征。方法:对地震后42例急性应激障碍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30例(71.43%),中年31例(73.80%),中年女性26例(83.87%),内向性格28例(66.67%),农民26例(61.9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9例(69.05%),临床表现呆滞、少语28例(66.67%),症状出现在地震后>1 h29例(69.05%),开始缓解时间>7 d 28例(66.67%),住院时间>20 d 32例(76.19%),临床痊愈42例(100%)。结论: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以农民、低文化、中年女性多见,症状多表现呆滞、少语,病程较长,缓解较慢,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驻疆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焦虑、抑郁的共病症状,及睡眠状况。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测评对400例驻疆官兵进行相关调查。PTSD诊断采用PTSD筛查量表(PCLC)进行初筛,然后精神心理科专家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标准中PTSD的诊断标准,对PCL-C评分阳性的士兵单独谈话并确定诊断。共病症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睡眠情况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进行评估。调查的问卷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实际纳入356例,确诊PTSD 27例(7.58%)。PTSD组及非PTSD组在军龄、文化程度、婚姻、民族、训练伤史、骨干、岗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娱乐活动及干部管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PTSD组相比,PTSD组近半月应激状体及失眠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TSD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因地域特殊性,驻疆官兵PTSD的患病率较常人高。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对21例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伤员的护理干预.运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对伤员进行心理测评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发病率为61.76%.根据结果给予不同的护理支持,包括评价病情并制定康复计划,密切观察举止行为、保证伤员的安全,提供温馨的治疗环境,争取社会支持与关心,并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本组大部分伤员PTSD症状部分或完全纠正,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对亲身经历、目击的导致或可能导致自己、他人死亡或严重躯体伤害的意外事件、严重创伤的强烈反应。存在有异乎寻常的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程可迁延,影响预后。我院收治四川地震伤员34例,其中有3例伤员表现以兴奋为主的PTSD,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5.12”汶川地震2年后重灾区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症状特点和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以绵竹重灾区5家医院233名参与过救援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震后基本状况调查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进行调查.结果 震后2年护士PTSD筛查阳性率为1.7%,另有8.2%的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TSD的特征性症状群中,最突出的为高警觉性症状;年龄36~57岁(中年)、职称为主管护师、离异或丧偶者、健康状况差、地震中受过伤的护士群体,其PTSD检出率较高;健康状况差、离异或丧偶为2年后护士PTSD症状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震后2年护理人员仍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需引起关注,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状况,探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灾区伤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制的灾区伤员一般情况调查表、睡眠情况调查表以及心理应激调查表,对110例四川汶川灾区伤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灾区伤员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性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HAMA总分〉14分的有16例(14.5%);HAMD总分〉20分的有21例(19.1%);睡眠量表总分〉7分的有65例(59.1%);应激量表总分〉10分的有51例(46.4%);具有明显的创伤后综合症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学标准的有9例(8.2%);符合CCMD-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1例。结论地震对灾区伤员心理的影响是普遍而严重的,为灾区伤员提供早期的确当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状况,探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灾区伤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制的灾区伤员一般情况调查表、睡眠情况调查表以及心理应激调查表,对110例四川汶川灾区伤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灾区伤员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性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HAMA总分>14分的有16例(14.5%);HAMD总分>20分的有21例(19.1%);睡眠量表总分>7分的有65例(59.1%);应激量表总分>10分的有51例(46.4%);具有明显的创伤后综合症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学标准的有9例(8.2%);符合CCMD-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1例。结论地震对灾区伤员心理的影响是普遍而严重的,为灾区伤员提供早期的确当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震应激伤员心理健康状态及其睡眠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对34例因地震所致应激状态的伤员进行调查。结果地震伤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48.25±42.33)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或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妄想因子得分低于常模(P<0.01)。不同睡眠状况伤员的症状自评量表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地震伤员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相关,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关注伤员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袁芳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2):133-134
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突发性强、任务重、要求高,会使救援人员产生一系列的情绪、生理、认知、行为等应激反应,严重者还会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对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态进行系统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保证救援效果,促进灾后救援人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极重灾区某中学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月下旬,对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 500名同学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1 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中文版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某镇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 498)。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PTSD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地震时是否受伤(OR=1.995,P=0.000)、性别(OR=1.785,P=0.000)、绝望感(OR=1.597,P=0.000)、是否目睹死亡(OR=1.344,P=0.000)、年龄(OR=1.308,P=0.000)、是否目睹受伤(OR=1.262,P=0.000)、地震时是否被困(OR=1.209,P=0.011)、震后居住地点(OR=1.182,P=0.000)、是否目睹垮塌(OR=1.176,P=0.000)、家人情况(OR=1.104,P=0.000)、地震后是否住院(OR=0.828,P=0.041)12个因素。结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该中学的学生PTSD症状检出率较高,其与地震时是否受伤、性别、绝望感、是否目睹死亡、年龄、是否目睹受伤、地震时是否被困、震后居住地点、是否目睹垮塌、家人情况、地震后是否住院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观察及其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咨询由四川转运到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查阅病历,了解其受伤过程及症状表现。[结果]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及惊吓反应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地震灾区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护士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予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地震伤员恢复期和康复期心理护理。方法90例地震伤员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进行心理护理,震后1年评估伤员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震后1年伤员未发生PTSD。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地震伤员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咨询由四川转运到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查阅病历,了解其受伤过程及症状表现。[结果]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及惊吓反应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地震灾区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护士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予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