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在脑胶质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18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B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确诊脑胶质瘤的诊断结果、两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及复发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能状况(KPS)评分。结果A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其中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B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13例,高级别脑胶质瘤5例,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1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7例。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为21.88%,低于B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后复发率为12.50%,低于B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KP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显示脑胶质瘤的肿瘤边界,有利于脑胶质瘤切除手术,还可以降低术后脑胶质瘤的残留率和复发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DWI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坏死或囊变区、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E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ADC值和EDC值分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低和高(P≤0.05),且取ADC值12.60×10-4 mm2/s为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7.51%,特异度为73.17%,阳性预测值(PPV)为91.79%,阴性预测值(NPV)为88.24%.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EDC值)明显低于(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若取瘤周水肿ADC值取14.50×10-4 mm2/s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阈值,则敏感度为86.75%,特异度为80%,PPV为76.77%,NPV为86.67%.结论 ADC值(E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探讨其与胶质瘤分级及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分别测定A、B两组共40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GF-1和GFAP浓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组血清中IGF-1浓度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09 0);血清GFAP浓度显著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00 1)。经手术治疗后且疗效评价为有效的胶质瘤患者,其血清中IGF-1、GFAP浓度较术前水平显著下降(P<0.001 0)。结论 IGF-1、GFAP是两种较好的脑胶质瘤血清标志物,在其分级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在脑胶质瘤术中判断残余肿瘤的价值.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64例,用高频专用术中探头在脑胶质瘤根治术结束时行超声检查判断有无残余肿瘤,并于超声判断残余肿瘤处及超声阴性部位取材,术后送病理学检查.在超声辅助下,神经外科医生进一步切除所见残余肿瘤.将超声影像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比,评价超声判断胶质瘤残余肿瘤能力和价值. 结果:术中超声诊断残余肿瘤的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98.27%、准确性为89.01%,其中,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根治率显著提高(P < 0.01),高级别胶质瘤根治率无明显改变(P > 0.05).结论:术中超声对胶质瘤残余肿瘤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术中超声与病理评价颅脑胶质瘤切除程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评价脑胶质瘤切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颅内胶质瘤患者术前采用超声定位病灶,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超声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对超声判断的瘤腔周围残余肿瘤及脑组织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术中超声判断残余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48例颅内胶质瘤患者中,低级别胶质瘤26例,高级别胶质瘤22例,术中共活检150次.术中超声诊断残余肿瘤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91.4%,术中超声判断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高级别胶质瘤,以向残腔周围脑组织突入的不规则偏强回声团为超声诊断残余肿瘤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结论 术中超声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提高颅脑胶质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以癫痫起病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13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癫痫改善情况:EngelⅠ级28例(82%),Ⅱ级3例,Ⅲ级3例;术后短暂轻偏瘫7例,失语6例,随访3个月至6年,仍有2例轻偏瘫.[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治疗以癫痫起病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urora-A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胶质瘤发生、进展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利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Aurora-A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Aurora-A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AuroraA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病理级别增加,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并且不同病理级别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rora-A阳性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肿瘤复发、生存时间相关(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术后发生复发、生存期〈2年的患者,Aurora-A阳性表达越高。结论 Aurora-A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判定脑胶质病理级别、进展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脑胶质瘤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进行灰阶超声造影及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分别获取正常脑组织和肿瘤内部感兴趣区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并对高、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造影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15例为高级别胶质瘤,16例为低级别胶质瘤,超声造影显示峰值强度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达峰时间较周围正常脑组织短(P<0.05),平均渡越时间较周围正常脑组织长(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获得的造影参数可为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常见肿瘤的临床和MRI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经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肿块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观察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差异。 结果基底节区病变常见囊性变,以胶质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脂肪信号仅见于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水肿程度较轻,低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更明显;出血多见于胶质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低级别胶质瘤多表现为轻、中度强化,胶质母细胞瘤和淋巴瘤多表现为明显强化。 结论基底节区肿块样病变在影像表现各征象上有一定差别,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0例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明确分为病理诊断组和病理未诊断组;术后98例患者复查头颅CT,根据术后有无出血征象分为术后出血组和术后未出血组。分别比较术后病理诊断与未诊断组、术后出血与未出血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92例病理结果可以明确诊断,病理诊断率为83.6%。术前影像学定位方式是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的影响因素(P<0.05),采用MRI定位患者的病理诊断率较高。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高级别胶质瘤是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高级别胶质瘤是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02,P=0.005),且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0.35、特异性为0.914、阳性预测值为0.737、阴性预测值0.671、约登指数为0.264,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632(P=0.027)。结论:术前采用MRI定位方式能显著提高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高级别胶质瘤是影响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技术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分级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进行诊疗的6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3D ASL及DWI检查,根据患者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验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5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纳入低级别组,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纳入高级别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3D ASL[总脑血流量(TBF)、局部总脑血流量(rTBF)、健侧脑白质血流(CBF)、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DWI[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ADC(rADC)]检查结果的异同,探究3D ASL及DWI技术对在术前分级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高级别组的3D ASL检查CBF、rCBF、TBF、rTBF值分别为88.11±13.26、6.22±1.98、2.88±0.83、4.23±0.98,均高于低级别组(60.11±15.56、3.77±1.22、1.45±0.21、1.8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3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对术前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36例,含I级4例、Ⅱ级32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40例,含Ⅲ级25例、Ⅳ级15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进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及DSC-PWI检查,经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检测肿瘤实性部分最大r CBV值(患侧与对侧正常脑实质CBV的比值),分析高、低级别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r CBV值,采用t检验分析法。绘制ROC曲线,确定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r CBV值的理想阈值。结果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r CBV值与其病理级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最大r CBV值分别为(0.87±0.93)、(2.04±1.53)(CI±Se),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以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r CBV值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时,所获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3;以1.35作为理想阈值时,其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3.0﹪。结论胶质瘤DSC-PWI检查所获得的肿瘤实性部分最大相对血容量r CBV值的检测对术前评估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和脑膜瘤患者术前行T1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检查,为上述3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定量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7例,高级别胶质瘤12例)和脑膜瘤(良性脑膜瘤13例、间变或恶性脑膜瘤6例)患者各1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CE-MRI检查。利用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 Linear对各组数据进行微血管渗透性定量分析,获取病变实性成分的T1加权信号时间浓度曲线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渗漏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速率(转运系数)Ktrans、对比剂血管外细胞外液间隙容积Ve、对比剂血浆容积(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参数在这3种肿瘤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高级别胶质瘤Ktrans值、Ve值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Vp值略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但无统计学差异;脑膜瘤Ktrans、Ve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Vp值略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但无统计学差异;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膜瘤的Ktrans值、Ve值、V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能有效将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定量区分开来,同时,通过DCE-MRI定量分析提高了脑胶质瘤和侵袭性脑膜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评估脑99mTc-HMPAO吸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和患者预后康复的关系,共36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经作99mTc-HMPAO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按WHO分类,其中包括17例低级别胶质瘤和19例高级别胶质瘤。使用肿瘤感兴趣区与小脑比值(TCI)半定量损害区99mTc-HMPAO的摄取。损害的99mTc-HMPAO的摄取指数与其组织学级别和MRI特点的关系被分别评估。研究提示与低级别胶质瘤相比,高级别胶质瘤的血流异常往往是明显的,99mTc-HMPAO吸收值可能是判定患者预后和功能康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波谱分析(MRS)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科检查随访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恶化情况分为低级别组32例和高级别组48例,均进行核磁共振(MRI)扫描,包括DWI、MRS检查。记录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酸(Cr),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高级别组Cho/NAA、Cho/Cr水平高于低级别组,ADC水平低于低级别组(P0.05);ADC诊断脑胶质瘤分级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诊断价值更高;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WI结合MRS诊断准确率为95.00%,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5.83%。结论 DWI结合MRS可对脑胶质瘤准确分级,且ADC诊断脑胶质瘤分级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DM2在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及恶变前后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其与低级别胶质瘤复发恶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同一患者的初发及复发、恶变胶质瘤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共24对,标本常规切片,HE染色,按照2000年WHO对神经上皮源性的分级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病理分级.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24对初发及复发、恶变的低级别胶质瘤.结果 MDM2的表达与低级别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有关(P<0.05).结论 MDM2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评价低级别胶质瘤复发、恶性变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中超声、术中超声造影与MRI对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术前经MRI、术中超声及术中超声造影诊断并被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42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三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以及三种检查方法之间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一致性。结果二维超声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差(Kappa=0.381,P=0.013),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667,P=0.000),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83,P=0.000),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一致性中等(Kappa=0.476,P=0.001)。MRI与超声造影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21,P=0.000)。结论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MRI相比在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有优势,能为胶质瘤的诊断及初步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低级别CIN患者(≤CINⅡ),分别采用TCRC与LEEP进行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及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TCR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EEP组[(5.3±1.7)mL vs.(10.2±5.0)mL,P<0.05],术后2组出血及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病理诊断符合率、宫颈狭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RC和LEEP是治疗低级别CIN的有效方法,TCRC在术中出血及对宫颈深部病变者术后优于LEE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256层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并研究胶质瘤的灌注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行脑256层CT灌注成像扫描受检者55例,其中健康者15例(对照组),胶质瘤患者40例[包括低级别胶质瘤15例(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25例(高级别胶质瘤组)].采用MIStar后处理软件,在病灶最大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D,获得ROI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等灌注参数.应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检验比较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40例胶质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组患者的CBF、CBV和表面通透性分别为(51.41±11.60)mL/(100 g·min)、(6.26±1.67)mL/100 g和(5.71±2.22)mL/(min · 100 g),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32.73±7.06)mL/(100 g ·min)、(2.98±0.73)mL/100 g和(2.33±0.47)mL/(min·100 g)];低级别胶质瘤组的CBF、CBV和表面通透性均高于对照组[(21.06±2.06)mL/(100 g·min)、(1.76±0.17)mL/100 g和(0.90±0.07)mL/(min·10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叭).3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通透性为2.88 mL/(min·100 g)时,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3%;CBV为3.91 mL/100 g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3%;CBF为38.90 mL/(100 g·min)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6%.结论:256层CT灌注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脑胶质瘤的肿瘤血流动力学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复发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所有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记录手术切除方式、术后病理诊断、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及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复发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显效41例(54.67%),有效27例(36.00%),无效7例(9.33%),总有效68例,有效率为90.67%。所有患者随访1~3年,正常工作生活43例(57.33%),生活自理13例(17.33%),术后复发致生活无法自理19例(25.33%)。与复发相关的因素有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P0.05)。结论显微镜下切除脑胶质瘤临床有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是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