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证据表明,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实际上,不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三酰甘油(TG)水平的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也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可依赖指标。新型的降脂药物应该是既能降低LDL—C,又不能升高TG水平。目前,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主要包括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如他汀类)、苯氧酸类(如贝特类)、胆汁酸螯合剂(如消胆胺)及其它(如烟酸类似物)。  相似文献   

2.
王豫辉 《中国药师》2004,7(8):637-639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改变饮食能有效控制高脂血症,但是许多病人最终都需要药物治疗.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抑制药(如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药物)、胆汁酸多价鳌合药(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药(如贝特类及烟酸衍生物)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相似文献   

3.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饮食调节虽对高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大多数患者最终还是需要药物治疗.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包括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和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升高HDL药物(如烟酸衍生物)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正>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引起CHD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血脂异常最为重要。一系列临床试验证实冠心病的预防可从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入手。胆汁酸是胆固醇分解的终产物。血清中胆汁酸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人体胆固醇代谢能力的高低,因此研究改变胆汁酸在血清中含量的方法对于治疗CHD具有重  相似文献   

5.
苏冰  黄恩 《中国药房》2002,13(7):436-437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饮食调节虽对高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大多数患者最终还是需要药物治疗。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包括胆固醇合成抑制剂 (如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即他汀类药物和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 )、升高HDL药物 (如烟酸衍生物 )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是由Schering-Plough与Merck公司共同研制推出的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分子式为C24H21F2NO3,属杂环类化合物。动物实验及前期临床试验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目前已完成Ⅲ期…  相似文献   

6.
血脂胆固醇升高是致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血脂升高,血脂沉着粘附于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收集1994~1997年我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病人247例应用普伐他汀(普拉固)降脂治疗,临床观察表明,普拉固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患者247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甘油三酯(TG)>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  相似文献   

7.
郭炯辉 《贵州医药》2006,30(8):711-712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降脂治疗能延缓或阻止AS的发生、发展,从而有效防治冠心病。而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特别显著的是LDL-C有大幅度降低[1]。洛伐他汀可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及一、二级冠心病,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冠心病病死率,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应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4…  相似文献   

8.
洛伐他汀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本文通过观察20mg、30mg、40mg三种剂量治疗高脂血症,探讨治疗高脂血症的剂量。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TC)>5.2mmol/L,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肝胆胰肾脏等疾患引起的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平价的I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酶(CHOD-PAP)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缩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P〈0705)。观察组中与A级患者相比,B级和C级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P〈0.05)。与此同时,与B级患者相比,C级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价其肝功能水平,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监测病情发展、预后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是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的结果 ,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血脂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 ,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血脂调节剂主要有五大类 :胆汁螯合剂如考来烯胺 (消胆胺 )等 ;烟酸类如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 (乐脂平 )等 ;贝特类如吉非贝特 (诺衡 )、非诺贝特 (力平脂 )等 ;他汀类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鱼油制剂如多烯康。本文综合文献及针对患者血脂成分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等的异常情况对上述调脂药物的选择作一简要阐述。1 仅降低血清TC的药物1 1…  相似文献   

11.
新型调脂药ezetimibe--胆固醇吸收的选择性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树脂类、贝特类等药物因为不良反应大,降低胆固醇效果差而不易被病人接受。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效果好,但某些病人单用他汀类药物不能有效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因此本文介绍了新近在美国上市的ezetimibe,一种新型胆固醇吸收的选择性抑制剂,在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都能稳定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段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10-11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清胆固醇(TC)水平升高,与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其发病率与血清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高脂血症或脂蛋白血症的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密切相样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诊断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大自体血回输疗法观察对血脂的各项指标:血脂[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的监测对比,以进一步探讨臭氧治疗通过干预脂类代谢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为指导临床应用臭氧治疗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由于体内脂类物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的一种病症.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并已被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从中医辨证分型现代化研究以及辨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廿醇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胆固醇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廿醇预防组和高脂造模组.多廿醇预防组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多廿醇灌胃10周;高脂造模组先给予高脂饲料4周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再按照总胆固醇水平分为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洛伐他汀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周后采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LDL-C/HDL-C、TG/HDL-C比值和动脉硬化指数(AI);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中TC、LDL-C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中TG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LDL-C/HDL-C比值显著性下降(P<0.01);AI显著性下降(P<0.0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多廿醇中、高剂最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多廿醇中和高剂量组的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多廿醇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胆固醇的作用,且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降脂药益多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多酯治疗32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250mg bid,疗程为3mo(月),治疗后降血清总胆固醇总有效率67%,平均下降20%(p<0.001);降血清甘油三酯总有效率84%,平均下降率4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总有效率73%,平均升高率46%(p<0.01)。在服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作者认为本药是一可取的降脂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庞国勋  王学超 《河北医药》2016,(22):3489-3491
胆固醇吸收是体内脂类来源的重要环节,过量的胆固醇吸收是引起高脂血症,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危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但经常会引起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本文从胆固醇吸收机制出发,对近年来在研究抑制胆固醇吸收的降血脂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清TC、ALB、PA和TB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207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TC、ALB、PA、TBA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胆汁酸明显升高(P〈0.01),而清蛋白、前清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胆汁酸逐渐升高,而清蛋白、前清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且前清蛋白下降比清蛋白下降更早,阳性率更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固醇、清蛋白、前清蛋白、胆汁酸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CAEF)减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禁食不禁水,用高脂乳剂分别与CAEF(含量20.0%,42.4%)或奥利司他灌胃3天,收集粪便,测定其中所含的总脂量、胆固醇和胆汁酸排出量,据其值评价各药物对肠道吸收脂肪及对肠道酯酶抑制的影响。结果 42.4%CAEF可显著升高粪便中总脂质、胆固醇和胆汁酸含量,且强于奥利司他(P<0.05)。结论 CAEF通过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这可能是其减肥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的调控。方法 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20 mg·kg~(-1)·d~(-1))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6周制备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22周,取肝脏组织HE染色,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或肠组织中Cyp7a1、Cyp8b1、Fxr、Shp、Lrh1、Hnf4α、Fgf15、Fgfr4、Jnk1/2及Erk1/2的基因表达,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肝脏中胆汁酸的含量。结果辛伐他汀显著降低了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TC及LDL-C水平(P<0.05),改善了肝细胞内的脂肪蓄积,但是同时引起了ALT的异常升高,出现了肝损伤征兆。在胆汁酸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胆汁酸通路相关基因的抑制,尤其是回调了胆汁酸合成关键酶Cyp7a1的基因表达(P<0.05),对Fxr、Fgf15、Jnk1/2及Erk1/2等相关基因也有显著上调作用(P<0.05)。辛伐他汀对胆汁酸调控肠肝循环通路基因Fgf15等有显著的回调作用(P<0.05),但是对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Cyp8b1的抑制没有回调作用。肝脏胆汁酸含量在高脂饮食压力下显著抑制(P<0.05),辛伐他汀对部分胆汁酸的肝脏丰度抑制程度加剧(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胆汁酸通路中关键基因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同时还发挥了其他调脂药物所不具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冠心病的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