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包括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节律控制的药物治疗包括离子通道阻滞剂、基质治疗、连接蛋白、细胞内钙稳态和基因治疗等。Ⅰ、Ⅲ类离子通道阻滞剂是目前应用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有效性欠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对房颤发生基质有改善作用,可降低房颤的发生,但对房颤本身无治疗作用,其他方面的药物治疗尚处于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
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近代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ACC/AHA/ESC指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分为5类。针对5种类型房颤的各型处理策略,认真选择节律控制或心率控制治疗,配合以其他药物治疗措施,及时对房颤患者做出正确处理,对临床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抗凝治疗在房颤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注意抗凝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应该谨慎权衡后选择应用。房颤患者的具体状况均不同,治疗还是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佳治疗方案尚不能确定。其主要的治疗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复律并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维持窦性心律,另一种是用药物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两种治疗方案均推荐使用抗凝药。 目的 比较房颤长期应用节律控制或心室率控制两种干预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尽管近年来,在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房颤患者最常规的治疗选择.房颤的药物治疗在恰当的抗凝基础上可分为: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发病率为0.73%[1].房颤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缓解症状、治疗基础心脏病和诱发因素、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房颤的药物疗效差,不能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抗凝药物的应用虽然减少血栓栓塞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导管及外科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12-4].内、外科微创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各有优缺点,可结合其优点联合治疗房颤.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治疗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药物治疗困难重重,多数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严重,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不高,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净收益"十分有限.控制心室率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华法林为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栓塞风险和其病死率的药物,因此被誉为是房颤药物治疗的基石.但是2006年华法林抗凝这一基石的动摇,使整个房颤的药物治疗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由于华法林可以引起致命性出血、临床应用极不方便,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影响了房颤患者的生活等因素,华法林的应用指征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2006年房颤处理指南中已经大为从严[1].一劳永逸的消除房颤,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栓栓塞事件、恢复心脏功能、降低房颤患者的病死率无疑是房颤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的节律控制是指通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流电转复、导管或外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并进行长期维持。如今节律控制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回归核心地位,导管消融迅速崛起,使用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将是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房颤中心联盟相关专家就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应用的座谈会纪要。专家们分别从最新循证证据、相关指南、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现状、临床应用经验等方面, 对无或轻微结构性心脏病、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房颤消融术后4类房颤患者节律控制药物使用进行详细交流。会议认为, AAD的应用应遵循指南, 参考最新循证依据, 总结临床经验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治疗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可采取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策略,对于慢性房颤,指南推荐控制心室率,对心室率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尽管有一些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但是在房颤的节律控制和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均有重要应用。临床研究显示,胺碘酮比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更常用。  相似文献   

10.
预防脑卒中是心房颤动 (房颤 )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应用抗栓治疗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但房颤患者中华法林应用不足。近年来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有新的药物和技术 ,如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运用、新的抗凝药物ximelagatran、左心耳堵闭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近年来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段,而对于房颤的预防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且房颤复发率高,目前亟待探索预防和治疗房颤的新方法和措施。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房颤与炎症的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阵发性房颤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的维持;(2)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3)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近年来,随着对房颤临床和电生理认识的加深以及一些新的药物的出现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房颤的治疗有了很多新的进展,有些进展甚至是突破性的.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手段包括电或者药物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减少复发或者发作次数;控制心室率,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消融或手术病灶根除和起搏治疗等。房颤患者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发现、控制甚至消除诱发/维持房颤的危险因素,如积极治疗甲亢或者心衰。  相似文献   

14.
预防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应用抗栓治疗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但房颤患者中华法林应用不足.近年来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有新的药物和技术,如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运用、新的抗凝药物ximelagatran、左心耳堵闭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房颤)的节律控制是指通过心脏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或导管消融治疗恢复和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心血管预后,为房颤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心房颤动(房颤)的律率治疗包括房颤的心室率控制,房颤的转复,转复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等三方面,涉及药物及非药物两大类的治疗。尽管律率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姑息性缓解症状的治疗,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控制心室率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室率控制包括药物和消融两方面的治疗。1.1急性期心室率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最新研究证明,以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为主的节律控制策略明显改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预后,房颤治疗将告别室率控制策略而进入节律控制时代,房颤AADs的应用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熟知房颤患者常用各种AADs的特征及如何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房颤AADs...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尚无一个机制足以全面解释房颤的多样性,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很复杂,许多机制可能是相互关联的。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心率和心律控制,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和外科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1例男性患者,确诊肥厚型心肌病30年,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4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右肾梗死后接受华法林治疗2年。近3个月症状加重,并出现晕厥6次,药物治疗难以缓解,遂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和三维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室间隔增厚部位的射频消融术,术中房颤终止,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降至15mmHg,手术成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治疗目标.但是,6年前AFFIRM试验显示房颤的治疗选择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一时间传统的思维定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对AFFIRM研究深入分析发现,部分患者停用抗凝药物降低了从窦性心律中的获益,窦性心律仍是死亡率的独立相关因素.AFFIRM试验的结果再次强调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此后制定的房颤指南明确指出无论采用节律控制还是心室率控制都是以个体化的抗凝治疗为基础.那么,在应用抗凝药物的前提下,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孰优孰劣呢?而以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的手段又将会怎样影响房颤的治疗策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