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含3D T1-VISTA)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初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5例患者的高清磁共振影像资料,排除图像质量不佳以及扫描层面倾斜无法进行数据测量的病例,共计46例患者的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将病人分为T2DM组(17例)、非T2DM组(29例),分别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左侧MCA、基底动脉(BA)的管壁情况。结果 HR-MRI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管壁情况。MCA斑块以下壁居多;BA斑块以左侧壁最多见,其次为腹侧壁。3D T1-VISTA可明确显示小斑块存在。T2DM组和非T2DM组比较,右侧MCA的管腔面积(LA)(P=0.003)、管壁面积/管腔面积(WA/LA)比值(P=0.018)及左侧MCA的WA/LA比值(P=0.015)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MRI技术可以清楚显示T2DM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细节,能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壁增厚,鉴别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斑块或血栓,可早期发现颅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vs(20.9±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8.7)%vs(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及动脉硬化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起病72 h确诊为MCA供血区梗死患者,行头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查。分别测量及计算入组患者双侧MCA的最窄层面及参考层面的血管面积(VA)、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狭窄率、重塑指数等参数及评估斑块分布、斑块内出血等特征。结果比较入组患者卒中侧及卒中对侧MCA,最窄层面V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窄层面LA卒中侧小于卒中对侧(P<0.05);而最窄层面W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及狭窄率卒中侧大于卒中对侧(P<0.05)。两侧MAC重塑方式比例不同(χ~2=14.166,P<0.05),且卒中正性重塑比例大于卒中对侧。MCA分布于下壁和腹侧壁斑块明显多于上壁或背侧壁;卒中侧分布于上壁和背侧壁斑块多于卒中对侧(χ~2=8.929,P<0.05)。两侧MCA发生斑块内出血的比例不同(χ~2=10.637,P<0.05),卒中侧要高于卒中对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负荷、血管正性重塑、斑块分布及斑块内出血与缺血性脑卒密切相关。HRMRI能够更加准确评估动脉硬化血管状态,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均为发病6个月内的MCA供血区梗死。所有患者完成头部CT血管成像(CTA)、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HRMR-VWI。经过原始图像后处理,分别记录CTA、3D-TOF MRA以及HRMR-VWI MinIP对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评估结果。以CTA为标准,采用Kappa分析分别检验3D-TOF MRA和HRMR-VWI MinIP与CTA的一致性。比较3D-TOF MRA与HRMR-VWI MinIP对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的差异。结果 (1)20例急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重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建立的高分辨磁共振数据库,将基底动脉存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人群和基底动脉正常且未发生供血区缺血性卒中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3D CUBE T1WI成像方法,测量并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斑块和管壁特征,包括管周面积、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直径。结果研究共纳入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46例和对照组55例。缩窄性重塑是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形式,占55.1%。1例患者的基底动脉可见缩窄性重塑斑块和扩张性重塑斑块共存。与扩张性重塑斑块相比,缩窄性重塑斑块的狭窄率更大(P0.01),重塑指数、管周面积、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和基底动脉直径更小(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的基底动脉管周面积和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P=0.137),而管壁面积(P0.01)和最大管壁厚度(P0.01)更大,管腔面积更小(P0.01)。结论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以缩窄性重塑为主的局灶性重塑,但不存在累及血管走行全程的普遍性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重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建立的高分辨磁共振数据库,将基底动脉存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人群和基底动脉正常且未发生供血区缺血性卒中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3D CUBE T1WI成像方法,测量并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斑块和管壁特征,包括管周面积、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直径。结果研究共纳入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46例和对照组55例。缩窄性重塑是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形式,占55.1%。1例患者的基底动脉可见缩窄性重塑斑块和扩张性重塑斑块共存。与扩张性重塑斑块相比,缩窄性重塑斑块的狭窄率更大(P<0.01),重塑指数、管周面积、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和基底动脉直径更小(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的基底动脉管周面积和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P=0.137),而管壁面积(P<0.01)和最大管壁厚度(P<0.01)更大,管腔面积更小(P<0.01)。结论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以缩窄性重塑为主的局灶性重塑,但不存在累及血管走行全程的普遍性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在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分析闭塞血管节段局部管壁特征和闭塞中远段腔内血栓信号特征。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结合纳入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闭塞病因进行评价并作为参考标准,比较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在病因分类中的准确率。结果 (1)25例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均完成HR-MRI检查,共诊断闭塞血管31段,其中常规管腔成像诊断了21段,常规管腔成像+HR-MRI诊断了30段;动脉硬化性闭塞24段(19例),动脉夹层性闭塞4段(4例),动脉炎性闭塞3段(2例)。(2)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中,闭塞节段近端管壁均可见偏心性增厚;动脉夹层性闭塞均见典型的双腔征或新月形高信号壁内血肿;血管炎性闭塞血管节段中可见长节段环形增厚及强化。(3)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对病因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7.7%(21/31)和96.8%(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管腔成像技术,头颈联合HR-MRI可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对判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和动脉炎性病变等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颅内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而常规影像学检查仅能显示管腔形态,无法显示管壁结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可用于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发展,辅助判断斑块稳定性,进而评估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目的 基于3.0T HR-MRI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壁斑块变化情况,以为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所见"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rominent laterality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LPCA)"与脑梗死范围和分布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50例MCA M1段闭塞所致急性肭梗死患者根据MRA表现分为PLPCA阳性组(24例)和PLPCA阴性组(26例),对两组患者NIHSS评分、脑梗死范围评分以及脑梗死在MCA各供血亚区的分布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PLPCA阳性组危险因素个数≥3的患者比例(9/24对18/26,P=0.046)、NIHSS评分(5.4±4.4对10.4±4.9,t=-3.690,P=0.001)和脑梗死范围评分(1.92±1.10对2.88±1.37,t=-2.745,P=0.008)均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PLPCA阳性组脑梗死累及MCA中部分支供血区(6/24对19/26,P=0.002)和后部分支供血区(2/24对15/26,P<0.001)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累及后部分水岭区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PLPCA阴性组(6/24对1/26,P=0.045),而发生MCA完全梗死的比例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0/24对6/26,P=0.023).结论 MCAM1段闭塞时,如果MRA观察到PLPCA,预示梗死范围较小和NIHSS评分较低,梗死较少累及MCA中、后部分支供血区,而易出现后部分水岭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符合研究条件且经头MRI检查和依据Fazekas评分确诊为LA的87例作为病例组;确诊无LA的93例作为对照组。记录TCD检查结果,包括颅内左侧各血管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管流速和脉动指数(PI)。结果 LA组与对照组比较,LA组患者左侧MCA、ACA、PCA、VA及BA的PI均较对照组高(P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探究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在椎动脉优势(VAD)作用下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科连续收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VAD判定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与非VAD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和临床资料如实验室检查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及影像学资料(MR检查资料),并根据HR-VWI图像分析基底动脉斑块特点,确定斑块的横向分布(包括腹侧壁、背侧壁、侧壁)以及纵向分布(远端、近端)。获得基底动脉最大管腔狭窄层面和参考层面的短轴横断面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狭窄层和参考层)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及血管面积,并根据公式计算狭窄程度、重构指数等,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及基底动脉形态学特征、斑块特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纳入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1例,其中VAD组51例,非VAD组20例。与非VAD组比较,VAD组年龄更大[(62±12)岁比(56±16)岁,t=2.243,P=0.027],男性患者比例更高[7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部可疑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因肺部可疑恶性病变在我院行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理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肺癌组(63例)和肺结核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右支气管动脉(BA)、肺动脉(PA)显示情况及管径等差异。结果肺癌组患者BA清晰显影率(93. 65%)高于肺结核组(52. 63%),分支显示数多于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肺癌组患者左、右侧BA管径与总截面积均大于肺结核组,1级、2级PA显影阳性率高于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肺癌组患者左、右肺存在病灶直接供血动脉的比例高于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CTA对肺部可疑恶性病变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价狭窄的大脑中动脉(MCA)周围的流空信号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于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者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筛选出完成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及72 h内完成了头颅常规磁共振平扫、头部弥散功能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HR-MRI的患者,依据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MCA周围是否有流空信号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梗死体积大小的数量、24 h内NIHSS评分及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MCA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有流空信号的分为A组13例,无流空信号的为B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位置有统计学差异(P<0.05),越靠近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越容易出现流空信号.两组梗死体积大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流空信号组脑梗死体积相对较小.两组入院24 h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好转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流空信号组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HR-MRI发现重度狭窄或者闭塞的MCA周围的流空信号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推测流空信号可以作为侧支循环良好的一种预测因子,这种流空信号对于减轻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脉搏动指数对评价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120例无脑卒中、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和Gosling搏动指数(PI)。结果 糖尿病组ICA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患者MCA和ICA的PI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和对照组,BA的P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I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r=0.48)。结论 糖尿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TCD所见,提示PI可反映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评估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能力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颈总动脉斑块分为颈总动脉无斑块(50例,A组)和颈总动脉存在附壁斑块(50例,B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速度向量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颈总动脉后壁及斑块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以及峰值速度。结果 A组及B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收缩期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以及峰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 B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收缩期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以及峰值速度均低于A组(均P 0. 05);硬斑块收缩期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以及峰值速度明显小于软斑块(均P 0. 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能敏感反映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能力的早期变化特征,可为临床评估颈总动脉硬化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MCA粥样硬化伴AC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ABPM、TCD及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天平均收缩压(24h-m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 SBP)、全天平均脉压(24h-mPP)、白天平均脉压(dm PP)及夜间平均脉压(nm P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晨峰血压异常发生率(66. 25%)明显高于对照组(3.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研究对象的全天平均舒张压(24h-m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 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m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双侧的颈动脉收缩时血管直径(CCA-D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双侧的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MCA-RI)、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出现率(96. 3%)明显高于对照组(26. 3%),血管内斑块数目 1个的比例(83. 8%)明显高于对照组(22. 5%),不稳定斑块出现率(71. 3%)明显高于对照组(15. 0%),血流速度异常率(86. 3%)明显高于对照组(1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进行ABPM、TCD、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检查能同时反映出机体的昼夜血压变化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为早期诊断MCA粥样硬化伴AC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MCA狭窄。将MCA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依据DWI显示的梗死模式,分别观察小穿支动脉梗死(SPAI)、大穿支动脉梗死(LPAI)、皮质支供血区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和大面积梗死(LTI)。结果①56例MCA狭窄患者中,SPAI 12例,LPAI 4例,PI 9例,LTI 1例,BZI 30例。②在BZI中前BZI 6例,后BZI 4例,内BZI 20例。③MCA轻、中、重度狭窄者中,以BZI最多,分别为39.1%(9/23)、41.2%(7/17),和87.5%(14/16),且在BZI模式中,又以内BZI最多,分别为26.1%(6/23)、29.4%(5/17),和56.3%(9/16)。结论在伴有MCA狭窄的患者中,脑梗死模式以BZI为主。而BZI中,又以内BZI最常见,其中MCA重度狭窄患者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0T HR-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价值。方法 回顾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笔者医院63例疑似颅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资料,行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以DSA为金标准,分析HR-MRI检查动脉狭窄效能;对比卒中与非卒中患者出院后责任斑块高度、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值。结果 HR-MRI诊断颅内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DSA相关性高(R=0.921,P<0.001),二者检验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一致性kappa值=0.715、0.751、1.000、1.000;与非卒中患者相比,出院6月、12月时卒中患者责任斑块高度更高(P<0.05),6月、12月、24月时NWI值更高(P<0.05)。结论 3.0T HR-MRI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DSA一致性和相关性高,NWI和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 壁成像对脑动脉夹层分离(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确诊为CAD且完成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HR-MRI检查的患者,比较和分析4种影像学技术对CA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夹层分离5例,椎动脉夹层分离7例,大脑中动脉夹层分离2例,基底动脉夹层分离1例.HR-MRI可见壁内血肿11例,内膜瓣9例,双腔征3例,假性动脉瘤2例.15例CAD患者共检出CAD18处,HR-MRI、DSA、CTA和MRA分别检出17处(94.44%)、14处(77.78%)、5处(27.78%)和6处(33.33%),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x2=24.939,P<0.001),HR-MRI(P均<0.01)和DSA(P均<0.05)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A和MRA,但HR-MRI与DSA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HR-MRI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CAD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对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123例,行CACS扫描及颈动脉MRI检查。将患者分为高CACS组22例(CACS≥400分)和低CACS组101例(CACS<400分)。记录颈动脉形态学指标:管腔面积、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管壁厚度、管壁标准化指数;颈动脉斑块包括:钙化、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斑块内出血及斑块表面破裂。进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结果高CACS组颈动脉整体的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和管壁厚度明显多于低CACS组(P<0.05)。CACS与颈动脉的管壁面积、管壁厚度、血管总面积和管壁标准化指数呈正相关(r=0.521、0.556、0.215、0.377,P<0.05,P<0.01)。颈动脉斑块钙化和富含脂质坏死核的出现概率与CACS明显相关。结论 CACS与颈动脉的斑块负荷、斑块内成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CACS对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斑块内成分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