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得出:防治手段落后、山丘环境灭螺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生态湿地建设和自然灾害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并针对防治难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进行了思考,发现防治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分析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及达标考核评估方案对当前防治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当前重点是全面推进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进程;2015年四川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应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有效扑灭有突发疫情,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相关文献的定量分析,系统描述我国控制血吸虫病进程中防治策略的发展状况及演变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制订更适宜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与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的文献,收集历年出版的《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资料汇编》等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总结每一阶段出现的新方法对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影响. 结果 文献分析显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78)侧重于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研究、钉螺的生态分布以及灭螺方法和药物的研究;第二阶段(1979-2003)侧重在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以及流行规律、家畜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用吡喹酮扩大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第三阶段(2004 2013)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以及防治策略的转变、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在现场的防治效果. 结论 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新方法的出现,对不同时期防治策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也为我国下一步达到传播阻断乃至消灭血吸虫病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苏省金湖县在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 收集1970–2017年江苏省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分析不同防治时期实施的防治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1970–2017年,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经历了传播控制、传播阻断、监测与消除3个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钉螺控制、传染源控制和健康教育。期间累计开展查螺290 691.78 hm2,发现有螺环境3 420.98 hm2,累计开展灭螺 8 729.37 hm2,自2014年起未再发现钉螺。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525 377人·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2 815例,累计治疗病人2 844人·次、扩大化疗977人·次;自1990年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2017年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较1992年分别提高了54.59%和14.23%。结论 金湖县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均取得了显著效果,推进了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但今后仍应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仁寿县通过"双组长"领导、"五包"责任制、"五级"质控验收、"标本兼治"思路、"一点一策"防治规划、"三年验收,一年攻坚"传阻达标规划、"无耕牛"乡镇建设、"五大"综合治理工程、"查、灭、治、改、干、淹、宣"特色治理、"学校-学生-家长-社会"(1+N)辐射宣传模式、"血防村规民约"等措施的有效创新和落实,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仁寿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系列防治举措对巩固血防成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该病在洞庭湖区流行至少有2 100年的历史。20世纪初期在洞庭湖区发现并报告我国首例血吸虫病病例,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启动在洞庭湖区开展大规模防治工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防治工作者,与血吸虫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消灭钉螺为主、人畜同步化疗为主、控制传染源为主3个防治阶段,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本文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发现和防治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当前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未来防治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日本血吸虫病是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严重、防治难度较大的一种。日本血吸虫病不但在生态学和生物学方面明显有别于其它血吸虫病,而且传播环节、流行因素也比其它血吸虫病更为复杂。1984年前,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是阻断传播,防治的重点建议放在消灭媒介螺蛳上。由于经费限制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大多数血吸虫病流行国家难以开展以阻断传播为目标的防治活动或无法持久。  相似文献   

7.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了因地制宜的综合性防治血吸虫病策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至2008年底,全国有血吸虫病流行的12个省(市、区)中5个已阻断传播,454个流行县(市、区)中有265个已阻断传播,97个已控制传播;全国血吸虫病病例数由防治初期的1 000余万例降至41.3万例。目前,尚未控制传播的92个县(市、区)均分布在湖沼和高原山区,防治工作难度很大。由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综合性防治策略无法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策略虽可迅速降低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但由于钉螺分布广泛,传染源种类众多,难以控制再感染。应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防治模式,坚持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综合防治策略,将血吸虫病防治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习惯,逐步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的机会,以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直至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只有这样,血吸虫病防治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金湖县在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 收集1970–2017年江苏省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分析不同防治时期实施的防治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1970–2017年,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经历了传播控制、传播阻断、监测与消除3个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钉螺控制、传染源控制和健康教育。期间累计开展查螺290 691.78 hm2,发现有螺环境3 420.98 hm2,累计开展灭螺 8 729.37 hm2,自2014年起未再发现钉螺。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525 377人·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2 815例,累计治疗病人2 844人·次、扩大化疗977人·次;自1990年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2017年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较1992年分别提高了54.59%和14.23%。结论 金湖县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均取得了显著效果,推进了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但今后仍应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监测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血吸虫病监测范围由初期的重点地区逐步覆盖至所有流行县(市、区),监测内容由单一疫情监测延伸至包括疫情、流行因素以及传播风险等内容的综合监测.随着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的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模式将由"粗放型"向以监测预警为主的"精...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既定目标基本实现。但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依然广泛存在且孳生环境复杂、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且牛羊等主要传染源管控困难、现有防治技术与当前防治需求不相适应、防治成果基础不牢等是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成果、逐步解决上述困难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最终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和当前面临挑战基础上,遵循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精准防治原则,就《"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防治目标、防治策略、防治措施等方面达成专家共识,旨在为制定《"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该规划对现场防治工作的政策指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江陵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总结,阐述了江陵县近5年以政策保障为支撑,县乡两级政府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防治工作以质量控制为根本,采取样本集中检测、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工作督导,真实掌握全县疫情。江陵县创造性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二个围绕,三个同步"工作原则,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提高群众血防意识。该文将江陵县达到传播控制目标后,对今后血吸虫病防治迈向传播阻断进行了展望,提出建立高效敏感的监测体系及监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鹤庆县是云南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县之一 ,全县 7乡 1镇、5 4个村 (镇 )、2 84个自然村流行血吸虫病 ,15 463 1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 ,占全县人口总数的 60 .12 %。全县累计病人 48890人 ,累计钉螺面积 2 6764 3 80 m2 ,现已有 3 5个村(镇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个村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为认真总结防治工作成绩与经验 ,现对全县 10年的防治情况进行回顾。1 防治对策及措施1991-1995年 ,根据流行区特点分为坝区和山区两类进行防治。坝区实施以查灭螺为主 ,辅以查治传染源和健康教育的对策及措施。山区则实施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黟县历史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黟县1952~2016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对不同阶段血吸虫病流行与防治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特别是对2007~201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黟县1952年起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8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连续32年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和病畜,连续40年未查到钉螺,2016年12月份通过了安徽省"血吸虫病消除考核"标准。2007~2016年共查螺1 310.587 9 hm2,未查出钉螺;人群查病血检20 124人,阳性2例,粪检505人,未检出阳性;家畜监测2 219头,未发现病畜;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居民和学生的防治知晓率达100%,10年间均有居民主动向疾控部门报螺2~3次。结论黟县已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但仍有输入性传染源存在,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查螺及人群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日本血吸虫病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本血吸虫可自然感染四十余种哺乳动物。自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并将牛作为重点防控对象,重点实施了家畜圈养、封洲禁牧、以机代牛、安全牧场以及对感染牛化疗等控制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流行区人和牛血吸虫感染率以及感染性钉螺面积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正由传播控制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迈进。羊是血吸虫易感动物之一,既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流行区羊血吸虫感染率较高。但羊作为日本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且目前尚缺乏有关羊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作用的专项调查和系统研究。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梁幼生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调查,对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课题组对日本血吸虫在山羊体内的发育与繁殖(产卵)、羊粪对环境的污染、温度和湿度对羊粪中血吸虫虫卵存活的影响等进行了观察和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并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提出羊是我国日本血吸虫病重要传染源之一,有必要将羊日本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层面的防控规划。课题组还对羊血吸虫感染粪便孵化技术进行了改进,优化了羊血吸虫病病原诊断技术。这些创新性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内在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研究成果将丰富我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血吸虫病流行会严重影响流行区养羊业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且羊已经成为部分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做好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 重视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将羊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纳入国家层面的防控规划; ② 研发适用于羊血吸虫病防控的技术、产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青白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成效和经验。方法收集青白江区1956-2010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档案,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情况。结果青白江区共环境改造灭螺220余万m2,占历史钉螺面积的49.00%;近5年来反复灭螺1 347万m2;累计查病382 893人次,化疗12 153人次;30万人次参加了血防健康教育活动,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100%。2009年以来连续2年未查到钉螺;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牛。结论青白江区通过综合治理,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鹤庆县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应用性研究的成绩和经验。方法收集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基本情况和1980-2010年在不同时期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开展的防治对策、防治措施的有关应用性研究资料和取得效果。结果 1987年鹤庆县开展《大山区消灭传染源以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研究》课题,采用化疗加感染性螺点灭螺的防治措施,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15.23%下降为2.61%。2004年以来通过开展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实施控制传染源的策略后,2009年全县以行政村为单位实现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2010年全县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为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为0.08%。结论鹤庆县开展的血吸虫病应用性研究对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如何通过进一步努力达到传播阻断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有必要大力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 ,5 0多年来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有力地保障了疫区人民的健康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简述如下 :1 防治工作进展1.1 流行区的变化 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12省 (市、区 )的 4 2 6县 (市、区 ) ,经过 5 0余年的有效防治 ,至 2 0 0 2年 ,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等 5省 (区、市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在 4 2 6流行县 (市、区 )中 ,已有 2 5 2县(市、区 )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有 6 4县 (市、区 )控制了传播。尚有 110县 (市、区 )未能控制传播 ,主要分布在湖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和分析安县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成效与经验。方法收集汇总和分析安县1956-2014年的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治理工作资料。结果安县共环境改造灭螺123万m2,累计查病32.27万人次,扩大化疗9.94万人次。50万人次参加了血防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及居民知晓率均达到了99%。2010-2014年反复灭螺3 918万m2;截至2014年,已连续2年未查到钉螺;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与病畜。结论安县通过综合治理,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及疫情现状,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历史资料、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监测资料和血防能力资料,分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流行现状。结果 四川省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 537.54 hm2,现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 769例。2004-2015年累计查螺433 065.80 hm2,药物灭螺251 259 hm2;人群血检2 601.714 4万人次,人群化疗789万人次;检查耕牛127.611 7万头次。2004-2015年全省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数、有螺面积逐年下降,自2010年至今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畜,自2004年至今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部分地区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防治技术与硬件设备落后,血吸虫病防控能力较弱。结论 四川省已于2015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提高能力建设、建立敏感有效的监测体系、实施精准血防,从而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力争早日消除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自然灾害之一。洪涝频发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多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因此洪涝不仅对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严重危害洪涝地区的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本文针对2016年我国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分析了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影响。指出当前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正由传播控制迈向阻断和消除阶段,而频发的洪涝灾害将加剧洪涝地区钉螺孳生地的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染源的传播,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就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及其风险等及时作出评估、监测和预警,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作者提出了应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早、中、后期以及灾后等不同阶段,根据洪涝灾害的发生和疫情的发展等情况,落实和强化各项抗灾防病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传播的风险和危害,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确保按期实现血吸虫病阻断和消除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