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多种无创检测方法联合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情况。方法无并发症的DM患者30例,对照组27例,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压力波增强指数(AI)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技术)检查,比较两组动脉硬化参数及其相关性。结果 DM组及对照组IMT、ABI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右两侧baPWV[(1449±232)cm/s比(1291±171)cm/s,(1452±222)cm/s比(1280±178)cm/s;P0.01]及ET技术中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137±51)kPa比(101±34)kPa,P0.01]、硬化参数(β)[(10.6±4.2)比(8.2±2.7),P0.05]、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7.0±1.2)m/s比(6.1±1.0)m/s,P0.01]在DM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M组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67%(20/30)比26%(7/27),P0.01];Ep、PWVβ分别与左右两侧baPWV呈正相关。结论 DM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ET技术中Ep、β、PWVβ与baPWV均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40例。按照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不同分为正常组(脉搏波传导速度9m/s)与异常组(脉搏波传导速度≥9m/s),各70例。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情况,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年龄、病程分别为(52.4±12.8)岁、(10.1±8.2)年,均显著低于异常组的(63.1±14.3)岁、(15.2±10.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5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显著高于异常组,低频(LF)、高频(HF)以及LF/HF均显著低于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传导速度与SDNN呈显著负相关(r=-6.293,P=0.000),而与LF、HF以及LF/HF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00;r=0.577,P=0.000;r=0.633,P=0.000)。正常组舒张压(SBP)与脉压(PP)均显著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的指标,且随着心率变异性的增加,会降低病人血压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脉造影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评分(SYNTAX)积分分为轻度组(74例,SYNTAX积分23分),中度组(72例,SYNTAX积分23~32分)和重度组(60例,SYNTAX积分32分)。并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baPWV、踝臂指数(ABI)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冠心病患者baPWV、cfPWV及ABI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aPWV、cfPWV及ABI是否为SYNTAX积分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baPWV[(1.2±0.3)m/s比(1.5±0.4)m/s比(1.8±0.6)m/s比(2.0±0.7)m/s]和cfPWV[(1.3±0.5)m/s比(2.5±0.7)m/s比(2.9±0.8)m/s比(3.4±0.7)m/s]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ABI显著降低[(1.02±0.32)比(0.82±0.24)比(0.73±0.16)比(0.56±0.09)],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cfPWV水平与SYNTAX积分显著正相关(r=0.613,P=0.007及r=0.528,P=0.023),而ABI水平与SYNTAX积分无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高血压,baPWV及cfPWV是SYNTAX积分的危险因素(OR=4.016~5.809,P0.05或0.01)。结论:baPWV检测能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硝酸酯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开始前及研究3个月后采用欧姆龙/科林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脉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44.32±6.72)mmHg∶(56.21±11.23)mmHg,P0.001],baPWV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38.67±361.92)m/s∶(2051.32±412.63)m/s,P0.01]。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有改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胆固醇(TC)≥5.7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3.6 mmol/L]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的短期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5月~2011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8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饮食控制(n=39),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n=39)。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采用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方法,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两组患者baPWV和ABI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脂均下降,处理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aPWV和ABI较治疗前无变化[baPWV:(1539±171.9)m/s vs.(1527±232.2)m/s;ABI:(1.2±0.2)vs.(1.2±0.3)],治疗组baPWV较治疗前下降[(1442±102.1)m/s vs.(1580±20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较治疗前升高[(1.3±0.3)vs.(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有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aPWV、ABI值,对外周动脉硬化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入选2008-05-2009-03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予以行活动平板与baPWV的检查,根据运动血压结果分为运动高血压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36)和运动血压正常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89),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量baPWV作为反映大动脉硬度的指标。结果运动高血压组患者baPWV显著大于运动血压正常组[(14.9±1.3)比(13.0±0.9)m/s,P<0.01]。亚极量运动收缩压与baPWV密切相关(r=0.64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OR1.022,95%CI1.012~1.032)、静息收缩压[1.127(1.013~1.254)]、体质量指数[1.368(1.049~1.783)],均为影响运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运动血压与baPWV密切相关,大动脉硬化可能是导致运动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非高脂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非高脂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降压治疗)和治疗组35例(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晚),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baPWV水平降低[(3.68±1.49)mg/L vs(6.67±3.31)mg/L,P=0.00;(13.46±2.3)m/s vs(16.52±1.91)m/s,P=0.00],对照组治疗后hs-CRP和baPWV无明显变化[(6.09±5.98)mg/L vs(6.58±5.48)mg/L,P=0.72;(15.96±1.9)m/s vs(16.05±2.0)m/s,P=0.2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s-CRP、baPWV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AST和ALT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高脂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改善动脉硬化,降低血浆hs-CRP,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开滦研究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二者的一致性(差异及关联)。方法选择参加baPWV检测且基线资料完整的43 235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人群。将研究对象按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风险人群和正常人群。在两人群中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baPWV与年龄、年龄的平方、平均动脉压(MAP)的回归方程,并以此分别计算两人群的ePWV。观察ePWV和baPWV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二者的差异和关联。结果在正常人群中,ePWV与baPWV分别为11.38±0.70 m/s和12.90±1.17 m/s;在风险人群中,ePWV与baPWV分别为14.29±1.85 m/s和15.74±1.76 m/s。无论在正常人群还是风险人群中,ePWV与baPWV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的ePWV与baPWV均高于女性。同时,baPWV略高于ePWV(P0.01),在正常人群和风险人群中,二者平均差值分别为1.80 m/s和2.17 m/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二者在总人群、正常人群和风险人群中的线性R~2分别为0.428、0.279和0.388。结论 ePWV与baPWV具有相似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二者差值相对较小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联。因此,ePWV可作为baPWV的良好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中心动脉压(CAP)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4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IMT、baPWV及CAP的测定。根据baPWV分为异常组(baPWV≥14m/s,208例)和正常组(baPWV14m/s,236例)。用简单相关分析检测baPWV与CAP及IMT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aPWV与CAP及IMT的关系。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年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中心动脉收缩压(CASP)、中心动脉舒张压(CADP)、中心动脉脉压(CAPP)、反射波压力(AP)、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AIx)、75次心率AIx校正指数(AIx75)及IMT相关(P0.05)。进一步控制年龄、24hSBP、dSBP、nSBP后,CASP、CADP、CAPP、AP、AIx75、IMT仍与baPWV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SP、CAPP、IMT与baPWV相关。结论:CASP、CAPP、IMT是baPWV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 53 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相关指标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组织多普勒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及 E/Ea 比值。应用脉搏波分析仪测量中心动脉压 , 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定 baPWV 及踝臂指数。结果 E/Ea≥15 组 baPWV 显著高于 E/Ea<15 组(1844.26±347.90 与 1616.23±295.08, P<0.05),而踝臂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baPWV 与 E/Ea 呈显著相关(r=0.289 ,P<0.05)。结论 baPWV 与 E/Ea 显著相关,提示 baPWV 可作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稳定型冠心病患者5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EMP(CD31+/CD42b-)水平,同时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装置测定baPWV,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EM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 748.4±102.1个/微升比847.4±86.4个/微升,P<0.01);冠心病组患者baPWV较对照组增快(1 931.1±328.3 cm/s比1 532.1±147.3 cm/s,P<0.01)。血浆EMP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r=0.42,P<0.01)。以baPWV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浆EMP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EMP水平升高,baPWV加快且与EMP水平呈正相关,血浆EMP水平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8):733-739
目的观察非高血压人群平均动脉压水平对动脉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开滦研究自2006年开始,随后每2年进行一次随访,本研究选取了在第二、三、四、五次随访期间完成两次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并且第一次baPWV测量时为非高血压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两次baPWV之间的差值作为动脉硬化进展的评价指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高血压人群基线平均动脉压、随访期间平均动脉压变化对随访末的动脉硬化及随访期间动脉硬化进展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共11 697人,年龄(43.7±12.2)岁,其中男性6 284人,占观察对象53.7%。随访时间为3.66年,基线平均baPWV值为(1 346.17±239.85) cm/s,随访末平均baPWV值为(1 403.41±273.52) cm/s, baPWV进展均值为57.23 cm/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血糖、血脂等混杂因素后,基线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 mm Hg,随访末baPWV增加8.64 cm/s, baPWV进展增加3.67 cm/s。随访期间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 mm Hg,随访末baPWV增加5.15 cm/s, baPWV进展增加2.96 cm/s。结论在非高血压人群中,基线平均动脉压和随访期间平均动脉压的升高是影响动脉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P)对女性产后新发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97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分娩且分娩资料完整的5266例开滦女性职工,对该人群进行baPWV检查,其中产后至少参加2次baPWV检查者1040例,最终符合纳入条件者838例。根据HDP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HDP组和非HDP(NHDP)组,以产后第1次查体未检出动脉硬化(baPWV14m/s),但第2次查体发现动脉硬化(baPWV≥14m/s)者定义为新发动脉硬化,并对新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纳入分析的838例研究对象中,NHDP组753例,HDP组85例,年龄24.0~55.0(39.9±6.2)岁;(2)距第1次baPWV查体间隔(3.98±1.60)年后,NHDP组、HDP组第2次baPWV测量值均较前升高,但HDP组两次baPWV测量值均高于NHDP组。总人群新发动脉硬化检出率为17.7%(148/838),其中NHDP组、HDP组新发动脉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15.9%(120/753)、32.9%(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P0.01);(3)HDP组新发动脉硬化的风险是NHDP组的2.07倍,OR(95%CI)为2.07(1.47~2.93),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P是新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95%CI)为2.45(1.46~4.15)。结论 HDP女性产后新发动脉硬化的检出率高于NHDP者;HDP是女性产后新发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21例(C组)、高血压病无心力衰竭组21例(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20例(A组),测量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E/E'等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以及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baPWV均显著升高[(6.5±2.5)m/s︰(8.7±2.1)m/s、(12.7±4.2)m/s,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BNP与baPWV呈独立正相关(β=0.300、0.376,P0.05)。baPWV、脉压是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E'的独立影响因素(β=0.474、0.296,P0.05),随着baPWV、脉压的增大,E/E'增大。结论:BNP与收缩压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baPWV与脉压是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E'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baPWV的升高,E/E'升高,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率变异性特别是低频部分(LF)的关系,评估这两个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n=89)患者及双期高血压(DH,n=98)患者,应用 SUN-8800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采用5 min 短程频域分析法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指数。89例 ISH 根据危险程度分为低危(n=3)、中危(n=17)、高危(n=35)以及极高危(n=34)4组,观察不同危险程度组间 cfPWV、crPWV 及 HRV 指数与心血管危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ISH 的 cfPWV 明最高于 DH[ISH:(399.6±48.2)cm/s 比 DH:(374.3±39.7)cm/s,P<0.01],而两组 crPWV 无明显差异[ISH:(371.5±37.5)比 DH:(363.5±31.5)cm/s,P>0.05];ISH 的心率变异指数、LF 以及 LF/HF 明显高于 DH[ISH:(3.28±0.86)log ms~2比 DH:(2.93±0.59)log ms~2,P<...  相似文献   

16.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运用“当动脉硬化时由心脏输出的血液产生的波动(脉搏波)的传导速度会加快”这一原理,测量2次心跳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判断血管的弹性程度。计算公式为:PWV(cm/s)=L/t。L为两个探头间的距离,t为两个波形的时间差。我院应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进行动脉血管检测,对早期发现的病变状态进行及时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发现慢性心率加快与高血压的发展及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具有相关性,随着慢性心率加快,老年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加;而血压昼夜波动节律减弱或消失者更易发生心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近年来用于衡量动脉硬化的新指标。本文主要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慢性心率加快与血压昼夜节律和baPWV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效果及其对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将E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缬沙坦组(氨+缬组)和氨氯地平组(氨组),每组各50例。治疗24周后,测定各组血压、心率和baPWV的变化。结果:1治疗24周后,氨+缬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aPWV均显著低于氨组[收缩压:(114±9)mmHg vs.(131±14)mmHg;舒张压:(72±7)mmHg vs.(84±8)mmHg;baPWV:(1457±198)cm/s vs.(1544±222)cm/s,均P0.05]。2氨+缬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74±12)次/min vs.(68±11)次/min,P0.05],而氨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73±10)次/min vs.(72±9)次/min]。3氨+缬组和氨组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氨+缬组随访期间4例患者出现头痛,2例患者出现干咳,氨组有13例出现脚踝水肿,且症状均随治疗自动消失,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单药相比治疗EH的效果更优,安全性更好,并且能降低baPWV,具有逆转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HbA1c正常组(44例,HbA1c≤6.5%)和HbA1c升高组(58例,HbA1c6.5%),检测各组患者的baPWV及血脂、血糖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1.82±0.2)mg/L比(2.7±0.1)mg/L比(3.5±0.1)mg/L]均显著升高,baPWV[(1412±95)cm/s比(1755±72)cm/s比(2040±105)cm/s]显著增加(P均0.05),且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和baPWV显著高于HbA1c正常组(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理想者的,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对血管早期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00例。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两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值的差异,对血脂异常进行临床分型,比较各血脂异常亚型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的差异,并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1674.0±13.0 cm/s)较单纯高血压组(1594.0±11.2 cm/s)显著升高(P<0.001);两组间踝臂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高血压病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均与动脉硬度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与反映动脉僵硬度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密切(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β=0.104,P<0.001),是仅次于收缩压和年龄的影响因素。结论血脂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高脂血症加速了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硬度的影响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