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1)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两组持续4 w。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平衡功能、上肢肢体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1.22±5.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76±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P0.05)。观察组康复后简易上肢功能(STEF)评分[(72.31±4.87)分]和Fugl-Meyer(FMA)评分[(51.27±5.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72±7.29)分和(39.27±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9.724,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手指主动活动范围(AROM)[(19.32±2.56)°]、最大屈曲角度[(53.17±5.98)°]和最大伸展角度[(38.65±4.97)°]明显高于对照组[(13.09±3.25)°]、[(41.36±7.91)°]和[(27.6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8、6.523、7.596,均P0.05)。观察组康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70.28±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83±6.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0,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上肢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前庭旋转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训练6次,共4周。评价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试验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后治疗组的平衡、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VR)技术与注意力训练法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丽水市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结合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VR康复训练,每次训练30 min,1次/d,每周6 d,共持续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与同期对照组相比,MMSE、FMA和BI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
结论使用VR技术与注意力训练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平衡功能的评定对制定康复方案和训练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平衡评定的内容包括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和被动平衡三个方面。临床上,中心摆动测量法在测定直立姿式和静态平衡方面日益受到重视;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gotest,TUG)是常用的动态平衡测量方法。BBS主要用于评测老年个体平衡功能;TUG应用于评测老年人平衡功能对预测跌倒风险具有可靠性。本文主要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动静态平衡功能的评定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水平、满意度。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与下肢功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有助于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0)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治疗组、虚拟现实(VR)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恢复治疗,头针治疗组头针康复治疗,VR治疗组给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治疗组给予头针康复治疗同时进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比较四组干预前、干预后12 w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左侧额颞叶低密度缺血灶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四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12 w内,头针治疗组、VR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FMA、MMSE、MB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FMA、MMSE、MBI评分较头针治疗组、VR治疗组明显增加。术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联合治疗组12 w后可见左侧额颞叶低密度缺血灶较前明显减少。结论头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7)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早期自主及被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测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STEF)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和ST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M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可改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为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观察了早期功能训练对6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良肢位摆放,给予传统康复治疗(针刺、红外线照射、手指点穴、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悬吊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给予康复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er量表、Brunnstrom量表、Ashworth量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上肢Fugl-Meyerer评分及Ashworth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经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肌张力Ashworth及上肢、手、下肢的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有关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从中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篇,涉及8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BBS评分(MD=5.93,95%CI 2.98~8.88,P<0.0001)、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MD=8.55,95%CI 5.17~11.92,P<0.00001)、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MD=4.72,95%CI 2.51~6.94,P<0.0001)、改良Bathel指数(MD=12.04,95%CI 6.32~17.77,P<0.0001)、MAS(MD=-0.4,95%CI-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短期正念行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时接受短期正念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机械手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淮安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84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A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虚拟情景训练,C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D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虚拟情景训练。对比4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简易上肢功能量表(STEF)评分,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人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以及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4组干预前FMA评分和ST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4组FMA评分和ST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组与C组相近(P>0.05),其他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干预前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4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D组>C组>B组>A组;干预3个月后4组两两比较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采用神经康复机械手配合虚拟情景训练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寻求进一步改善老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及对康复治疗认知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门诊或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行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分期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入院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评分分别为(62.35±17.29)和(53.11±20.22),MBI评分分别为(93.34±15.31)和(64.55±18.2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代康复理论指导下的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心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PRO-KIN平衡仪进行重心控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患者静态姿势图的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评定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重心摆动外周面积(ENV are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重心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康复干预组在发病48h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康复锻炼,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康复干预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此病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训练越早,康复越早”,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及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及社会。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