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是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以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虽然心室异常学说在其病理生理机制中仍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心房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该文主要介绍心房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是区别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新亚组,其在人口学、病因学、合并症、生物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及预后方面均具有介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之间的独特临床特征,而在治疗方面,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似乎受益于能够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预后的药物治疗,但其获益情况有待进一步证实。现从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面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等许多方面仍不清楚,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现主要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是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并逐渐在心力衰竭中占主导地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与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相当,因此,急需对其临床特点与发病机理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然而,目前有关的研究仍无明确且统一的结论。在此,对近几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在所有心力衰竭患者中占有接近50%的比例,其发病率、病死率以及住院率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相当。过去20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的生存率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却驻足不前,并且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尚缺乏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一般实施经验性个体化治疗,其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治上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现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成年后闭合不全所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形式,其特征是左心房压力增加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特别是在运动时较明显。最近,使用房间分流装置人工形成心房分流已成为降低左心房(LA)压力来治疗HFpEF患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而PFO以自然的心房分流在HFpEF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卵圆孔未闭与心力衰竭(尤其是HFpEF)之间的联系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包括射血分数降低HF(即收缩性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HF(即舒张性心力衰竭)。标准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β-受体阻断药和螺内酯等,以及装置(心脏同步化治疗)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HF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结果,但对射血分数保留HF患者的益处并不明确。HF仍是住院的主要原因,症状性HF的1年病死率高达45%。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 终末阶段。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成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2%,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显著增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从最初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转变为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延缓 心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的长期策略。慢性心力衰竭依据左室射血分数可以分为射血分数降 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能有效的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生 率与病死率,因而文章将主要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目前依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未能形成公认的定义和治疗方法等。大多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动脉性高血压,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是导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血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潜在发病机制涉及相同的生物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氧化应激反应。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但其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具有发展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倾向性。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未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有效性,即大多数研究未能证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后全因死亡率降低,这些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定义的不一致性,指在不同研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截断值介于40%~50%。这篇综述文章提供了关于高血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和机制,以及在这两种情况下调查和治疗的有价值数据。  相似文献   

10.
2016年ESC心力衰竭指南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根据对射血分数保留、中间值及降低的心力衰竭在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可能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中间和过渡型。  相似文献   

11.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由于复杂的病理机制和缺乏单一的诊断标准,其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还无公认的能改变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临床进程的治疗方法.现阐述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潜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以期为该病的基础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心力衰竭(HF)指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收缩或舒张能力受损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根据LVEF将H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心源性猝死(SCD)指有或无明确诊断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骤停死亡,其死亡方式和事件是意料不到的。从症状出现到意识丧失,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 h内很快死亡。尽管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生存更长时间,然后去世,但仍被认为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率为1.1%~5.5%,占心力衰竭人数的40%~7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造成了社会的医疗支出沉重的负担。基于其发病率的持续增长,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在不久将来会成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虽然近10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发展,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却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现将国内外有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了解国内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探讨这些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对心力衰竭病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提示脑啡肽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啡肽酶抑制为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证据。目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中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016年美国及欧洲心力衰竭指南已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作为治疗慢性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的推荐药物。本文将对心力衰竭与脑啡肽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Springer图书馆中益气活血法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Jadad评分法评价入选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2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益气活血药联合西药可改善病人心功能(优势比=0.20,95%CI 0.15~0.24,P0.01),改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A)比值(加权均方差=0.93,95%CI 0.48~1.38,P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加权均方差=0.78,95%CI 0.65~0.91,P0.01)。结论益气活血药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可改善病人病情,为临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自《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单独列出后,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HFmrEF似乎是介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之间的临床状态,但在很多方面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更相似,因此最近欧美指南,都将其更名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l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最新的指南仍将HFmrEF单独列出,有助于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心力衰竭临床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产生了一些新认识。本文将从慢性心力衰竭的新认识、急性心力衰竭的新认识、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和新观点、慢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新认识以及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进展等五个方面介绍2020年心力衰竭临床新进展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现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等近10年文献,综合分析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现状。结果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既往多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首次提出于1984年,距今已有30年,但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研究相对较少,近10年来研究不断深入,但与射血分数降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比,认识仍显不足。结论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手段及用药仍无指南参考,多数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远期预后无影响,确定的证据尚需大样本、硬终点、长随访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提供。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经常共存,导致该类疾病患者预后不佳,加重了社会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两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现主要针对目前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