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筛选、左室电极的植入及评价CRT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7例,年龄60±1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术前均经VVI评价左室内十二节段任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及标准差,并分析左室内收缩最延迟部位。行CRT治疗,将左室电极植入左心收缩最延迟部位相关的冠状静脉窦分支血管内。分别在术后第1,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CRT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以及VVI评价同步性参数的变化。结果随访3个月,患者心功能分级提高I~II级,6min步行距离由309.77±76.05m增至402.06±87.09m(P<0.05),左室射血分数由0.32±0.04增加至0.42±0.07(P<0.01),二尖瓣返流减少。VVI结果显示室内不同步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VVI技术可用于评价心脏的同步化状态、指导CRT的治疗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为心力衰竭和传导异常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肌起搏来改善心脏功能。基于双心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目前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中有30%~40%的心力衰竭患者对常规双心室起搏无反应。因此,包括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等更接近生理性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运而生,此外,单纯左心室起搏和多点起搏技术等也是未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发展方向。现综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左室扭转参数与收缩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行CRT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4个月采集患者左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及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和长轴切面的二维高帧频图像,运用Siemens Syngo WorkPlace软件测量不同短轴切面心底、心尖的旋转角度,最后计算左室扭转角度;观察不同时间点的QRS波时限、左室壁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12-SD)、跨主动脉瓣血流时间速度积分(AVT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V)、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11例CRT-P,19例CRT-D植入手术。术后LVEDV、LVESV、生活质量评分改善,QRS波变窄(P0.001);LVEF、AVTI、6 MWT增加(P0.001)。术后1、4个月时收缩期左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Ar)、左室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PBr)、左室扭转角度峰值(Ptw)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术后1、4个月时Ptw(SM)和Ts-12-SD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385、0.435、0.422,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375、0.411、0.37,P均0.05)。术前Ptw和术后1、4个月时的LVEF也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379、0.375,P均0.05)。而术前、术后1、4个月时的Ptw(SM)和Ts-12-SD与QRS波时限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左心室扭转指标可准确评价左室的收缩同步性,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除Ts-12-SD外简便的新型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十几年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被广泛地用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表明,CRT能明显改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最新国际指南也将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CRT治疗的I类适应证。但CRT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和疗效仍不是很清楚。现对CRT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及其在轻度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药物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对于心功能Ⅲ-Ⅳ级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唯一能显著改善预后的有力治疗方法。本文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适应证的拓展、QRS时限与形态在CRT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优化程控与CRT治疗机制、CRT起搏电极植入技术及电极位置对应答效果的影响、CRT应答的预测因子评价与治疗展望五个方面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合并QRS波时限延长[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的标准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天欢  李小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12):1290-1293+1305
心力衰竭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原因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力衰竭中的一种器械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双心室起搏改善心室收缩的不同步,进而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CRT应用于临床,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其适应证在不断扩大,但CRT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的选择在临床上一直存在疑问,且近几年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开始应用于CRT中,使这一领域出现新的憧憬。现就目前CRT的研究现状,其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和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的抉择进行综述,给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心衰)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 ~2%,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多,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每年约有300万人受到CHF的折磨,预计到2016年,≥65岁老年人中CHF的发病患者数将增加50%以上.尽管各种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减少心室重构的药物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的应用已使慢性CHF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仍很差.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s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十余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CHF的新方法.它是借助于起搏技术使患者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功能障碍恢复原固有心脏循环同步状态的方法[2].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RS(HeartRhythmSociety)第 2 5届科学年会于2 0 0 4年 5月 19~ 2 2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是本次会议的热点 ,下面就其中的精彩内容作一介绍 :1 QRS波群时限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敏感指标大量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 ,对左室射  相似文献   

1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心电学异常往往合并心衰共存于心肌病患者中 ,异常的心电顺序使心脏收缩和舒张不协调 ,从而损害心功能。近来短期和长期研究发现应用心脏起搏可使心脏活动再同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认为心脏再同步化疗法是严重心衰合并心电学异常患者的一种理想的非药物辅助治疗选择。其潜在的机制包括 :心脏整体活动的再同步化 ,拮抗神经内分泌活性、逆转心脏重塑 ,抗心律失常等。该方法有严格的适应证 ,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文章综述了心脏失同步化的病理生理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显效机制、技术关键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式。传统上将QRS波群宽度作为心脏再同步化手术评估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心脏再同步化术后无反应。术前评估心肌的机械运动不同步尤为重要,利用超声、MRI和CT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检测心肌应变参数绘制牛眼图,可准确挑选合适患者,判断术中电极植入位置,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术后反应性。现将针对不同检查的应用及各自特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用心脏再同步化(CRT)的技术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是一个新的治疗方法。CRT又名心房同步双心室起搏装置,近年来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已报道了这项治疗的临床效益,认为是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心电学异常患者的一种理想的非药物辅助治疗选择。文章综述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机制,相关的临床试验,临床思考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强调该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其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推广应用,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初步经验。方法1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了CRT-D治疗,其中6例患者接受了具有心衰预警功能的InSyncSentry。基础病因为扩张性心肌病12例,缺血性心肌病5例;13例患者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作病史。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D,左室导线平均起搏阈值为1.6V,除颤阈值≤20J,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3个月,5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的电击除颤。1例置入InSyncSentry的患者由于心功能恶化出现2次心衰报警事件,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CRT-D置入手术相对安全,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尽管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心脏失同步化的心衰患者,常规抗心衰药物仍只能短期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能减低死亡率和心衰所致的再住院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合并心房颤动,这类患者也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不同步运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他们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但这些患者容易产生双室起搏不完全,使CRT有效性明显降低。有试验证明房室结消融能提高这类患者CRT的成功率。该文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机制、CRT及房室结消融在CRT中的必要性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合并心房颤动,这类患者也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不同步运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他们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但这些患者容易产生双室起搏不完全,使CRT有效性明显降低。有试验证明房室结消融能提高这类患者CRT的成功率。该文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机制、CRT及房室结消融在CRT中的必要性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疗效肯定;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相关指南不断细化。本文结合近年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应指南更新要点等对CRT/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晚期心力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起搏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最早于 1 990年由Hochleitner首次报告 ,他采用短AV间期的双腔起搏 ,治疗 1 6例等待心脏移植的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使呼吸困难及肺水肿症状获得改善 ,心功能分级有所好转 ,1年内的预期死亡率降低。然而 ,以后的一些研究结果并非完全类似 ,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不能充分肯定。于是 ,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那些疗效好的患者其机制是什么 ,如何挑选出有预期疗效的那一亚组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和心室功能丧失所致的系统灌注不足 ,后者主要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发现 ,晚期心…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即使采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善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部分病例与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有关。心脏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