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0%高,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相当,二者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效果,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等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疗法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OPD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稳心颗粒组77例和普罗帕酮组51例,采用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评定治疗4周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62%和82.35%,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稳心颗粒组的不良反应较低(P0.05),而且无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普罗帕酮组与心脏有关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25.00%。结论稳心颗粒在COPD患者中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无致心律失常作用,适合在COPD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湘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稳心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脂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稳定颗粒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均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无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特征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每24h室早搏次数以及每24h短阵室速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美托洛尔治疗中使用稳心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临床应用较好。  相似文献   

5.
杨瑾  李桂娟  常丽霞 《内科》2014,(5):564-56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伴心衰患者66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心衰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7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0)。两组均首先常规扩冠及纠正心衰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期前收缩情况、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期前收缩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指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ST段降低及ST段降低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M组41例和M+W组42例。M组以美托洛尔治疗,M+W组在M组基础上加稳心颗粒治疗。比较(1)心律失常缓解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心率、ST段压低值、压低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的差异。(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1)M+W组较之M组心律失常疾病缓解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心率、ST段压低值、压低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相似(P0.05);干预后M+W组较之M组心率、ST段压低值、压低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改善更显著(P0.05)。(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律变异性,且用药安全性高,对患者转归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 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痰液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mMRC、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量、PaC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稳心颗粒,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24 h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108/108),高于对照组的94.4%(102/108)(P0.05);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06/108),高于对照组的83.3%(90/108)(P0.05)。此外,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1)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快速、有效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噻托溴胺治疗,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条件筛选单中心连续时间段内于急诊或呼吸内科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47例,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住院治疗有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分组,116例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包含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观察组;131例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案不包含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对照组;以住院时间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次发作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评估全身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价值。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及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次住院时间间隔有统计学差异(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延缓患者再发作时间的独立保护因子(P=0.004)。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患者康复及延缓再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冲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并探讨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量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心电图V2导联Tp-Te间期,并采用心率校正得出槡Tp-Te/RR。比较患者与健康组V2导联Tp-Te间期、槡Tp-Te/RR平均值的差别;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V2导联Tp-Te间期、槡Tp-Te/RR平均值。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V2导联Tp-Te间期、槡Tp-Te/RR平均值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组V2导联Tp-Te间期、槡Tp-Te/RR平均值较存活组均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Tp-Te间期延长,Tp-Te间期变化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Tp-Te间期进行研究有助于患者临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剂量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小剂量尼可刹米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5,(6)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Bi PA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Bi PAP机械通气治疗。治疗3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 CO2为(53.17±8.49)mm Hg,对照组患者为(73.43±4.68)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a O2为(88.79±5.42)mm Hg,对照组患者为(59.98±4.42)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Bi PA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效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状况,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辅助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行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潮气量、平均分钟通气量、平均呼吸频率、平均漏气量、人均带机时间/日及人均带机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治疗,有助于降低呼吸肌做功,改善人机协调性,价值优于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不规则趋化因子(FKN)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2例,依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50例)和稳定期组(n=72例),同期选取体检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30例,所有人员均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血清CTRP-9、FKN、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_1%pred明显低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TRP-9、FKN、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FEV_1%pred明显低于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血清CTRP-9、FKN、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CTRP-9、FKN均与FEV_1%pred呈负相关,但均与IL-1β、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TRP-9、FKN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促进了患者肺部炎症反应损伤而导致急性加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改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可改善心衰症状,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