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的:评估和验证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出血和脑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价值。方法: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9年的8474例心房颤动患者,采集的样品测定GDF-15。患者分层基于预定义的值:根据GDF-15水平分组:组1,1200ng/L;组2,1200~1800ng/L;组3,1800ng/L。研究指标包括:心脏指标(脑钠肽、高敏肌钙蛋白)、炎症指标(白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PCI术后,他汀类药物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备PCI指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7例,分为合并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132例和未合并心房颤动组(未心房颤动组)115例,在PCI术前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分别测量PCI术前及术后6h及1周时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PCI术前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患者cTnI、hs-CRP高于未心房颤动组(P<0.05);PCI术后6h,2组患者cTnl、CK-MB和hs-CRP均明显升高,心房颤动组升高更明显(P<0.05);PCI术1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心房颤动组下降较未心房颤动组明显,但未回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PCI治疗,他汀类药物抗炎、保护心肌作用更强,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arto系统引导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变化。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36例,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清cTnT,并与同期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清cTnT,射频消融术前为(0.10±0.12)μg/L,术后为(1.7±0.8)μg/L(n=36);室上性心动过速组术前为(0.08±0.11)μg/L,术后为(0.57±0.16)μg/L,术前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43和13.822,P〈0.05)。两组术后比较,心房颤动组cTnT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6,P〈0.05)。结论 Carto系统引导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比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所造成的心肌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2001年ATRIA研究报道,年龄<60岁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1%,而年龄>80岁,患病率则可增至10%。心房颤动可使栓塞或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每年绝对风险为1%~2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指出,我国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人群。华法林虽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达2/3,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3种新型抗凝药物引起临  相似文献   

5.
应当重视心房颤动时各种心电现象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甚高 ,除早搏之外 ,它是第二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临床医生和心电学工作者几乎每天都要看到房颤的病例。心房颤动虽然是历史长久的心律失常实体 ,但它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生原理、电生理机制、治疗方法等各方面 ,仍然都是目前探讨与研究的热点。每位心房颤动患者 ,都具有心房颤动的共性 ,但每个患者又各自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临床工作者为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时 ,需了解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 ,综合其病因学、发病因素、心脏结构情况、心功能状态、伴存疾患、合并症等等问题 ,做出全面诊断 ,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措施。心电图是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并首次诊断为AMI病人330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37例)和非心房颤动组(293例),分析血清cTnI及BNP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330例AMI病人,心房颤动新发率为11.2%。与非心房颤动组比较,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P0.05),入院心率、血清cTnI和BNP水平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TnI(OR=1.229,95%CI:1.015~1.489,P=0.035)、BNP(OR=2.164,95%CI:1.420~3.299,P0.001)是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TnI、BNP对新发心房颤动预测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9.335 ng/mL、395.785 pg/mL;二者血清水平均高于临界值心房颤动发生率最高(48.99%)。结论入院时血清cTnI及BNP水平越高,AMI病人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度越高,联合测定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常常困扰不少心律失常的患者.他们常常希望将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同时希望得到窦性心律后能较久地维持它,这些愿望也是多年来医生的愿望。也吸引着不少的医务工作者去探索.至今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应用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为窦性以及应用它转复后维持窦性节律,都取得疗效较以往的为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在急诊科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房颤/房扑)患者的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2 190例房颤/房扑患者病例,随机抽取了5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肌钙蛋白I检测次数,TnI阳性率和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概率。结果:患者至少有1次TnI检测的为86.8%(434/500),其中TnI阳性率为15.7%,诊断为ACS者的概率为5.1%。至少2次检测的患者为41.8%(209/500),其中TnI阳性率为26.8%(56/209),诊断为ACS的占9.6%。结论:在急诊科,房颤/房扑患者有很高的TnI检测率,而急诊患者确诊为ACS仅约5%,提示急诊内科医师需综合评估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状况后再进行TnI检测,避免临床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信息,但是它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明确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酒精摄入和新发心房颤动相关性证据不一,尤其是在低剂量下。该研究评估欧洲队列在整个饮酒范围内酒精摄入、生物标志物和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和结果:在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汇集队列中,研究者随访107 845人,以评估酒精摄入(酒精种类和饮酒方式)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者收集经典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新发心力衰竭的信息,并检测生物标记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肌钙蛋白I。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香港沙田地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方法通过电脑检索香港沙田区医管局医疗系统,收集香港沙田区各医院及诊所2007年至2009年共3年所有诊断为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共计1 62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香港沙田地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1)随年龄增长,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由20岁年龄段的0.2%上升至70岁年龄段的30.6%;(2)心房颤动的类型以阵发性心房颤动多见,其次为永久性心房颤动;(3)心房颤动患者的入院原因以循环系统症状多见(占54.76%);(4)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疾病中最常见的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占50.6%),次之为糖尿病,接下来依次为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病。结论香港沙田地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及类型与其他研究资料有共性,但其亦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如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较少。  相似文献   

12.
<正>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有着严重的影响,而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大多尚处于研究阶段,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流.本院自1993年5月起对心房颤动的患者用乙胺碘呋酮进行复律治疗,并对每例患者进行了12个月以上的追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有着严重的影响,而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大多尚处于研究阶段.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流,率院自1993年5月起对心房颤动的患者用乙胺碘呋酮进行复律治疗,并对每例患者进行了12个月以上的追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近年来我国心房颤动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血栓形成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心房颤动持续时间48 h者易出现心房内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导致栓塞性脑卒中,进而增加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因此,有效评估血栓形成对改善心房颤动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预测指标,以期为临床有效预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目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欧洲,55岁以上的成年中心房颤动患者为880万[1].在美国,目前确诊的心房颤动患者接近230万人[2].在我国,60岁以上男性心房颤动患病率2.0%,女性1.6%[3];到2050年,60岁以上男性心房颤动患者520万、女性310万[4].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较无心房颤动患者升高...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效的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成为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策略的重中之重。新型口服抗凝剂为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现结合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一Ⅱ的异常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ACCESS2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一Ⅱ,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同时对心肌肌钙蛋白升高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48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率为44.4%;APACHEⅡ评分在心肌肌钙蛋白升高患者中明显升高;血清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Ⅱ同时升高患者,心衰发生率高。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损伤较为普遍且部分为亚临床损伤,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它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房颤可根据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3型:持续性心房颤动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心内科住院首次诊断为AMI患者共376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和房颤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76例AMI患者中,新发房颤46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更大,脑利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Killip分级更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值:3.429、95%CI:1.384~8.496、P=0.008)、肌钙蛋白峰值(OR值:1.014、95%CI:1.003~1.024、P=0.010)和TIMI评分(OR值:1.251、95%CI:1.020~1.534、P=0.031)与新发房颤相关。结论 hs-CRP、肌钙蛋白峰值、TIMI评分为影响AMI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冷冻球囊消融与左心耳封堵联合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心耳封堵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随访情况(心房颤动复发率、血栓栓塞、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发生率);对比两组围术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外周血超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二聚体(D-Dimer,D-D)浓度的变化;并用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各并发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复发率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栓栓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