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检查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50例)和轻度窒息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4.0%,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74.0%),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MB(肌酸肌酶同工酶)、CK(肌酸肌酶)、LDH(乳酸脱氢酶)和AST(血清谷草转氨酶)和重度窒息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上述心肌酶谱指标也显著低于重度窒息组患儿,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以衡量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程度,轻度窒息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心肌酶谱的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李金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6):460-460,468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心脏损害和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例窒息新生儿和10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24h内取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窒息组生后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窒息组心电图均有各种异常改变。结论窒息新生儿通过早期监测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可及早诊断和防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6二磷酸果糖组)26例和观察组(多巴胺+1,6二磷酸果糖组)38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250mg/(kg·d),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5g/(kg.min)。观察两组心音、心率、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改善心音低钝、心率缓慢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与1,6二磷酸果糖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缺血性心肌损害具有协同保护作用,疗效优于单独应用1,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磷酸肌酸钠,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谱中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及HBDH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30例心肌损害患儿,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因采用对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vitc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B)、血肌钙蛋白I(cTn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小儿心肌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酶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仅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AST)均出现显著上升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不同心肌损害程度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谱明显下降,但CK-MB、LDH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酶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能量合剂三磷腺苷(ATP)+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心肌炎患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加用ATP治疗,观察组39例予以ATP+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将两组的心肌酶谱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性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LDH以及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心肌炎治疗中采用ATP+果糖二磷酸钠安全有效,有助于心肌酶谱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7,(2)
目的比较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cTnI、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对患儿心肌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和/或伴产后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时的酶学及心电图变化。方法:对照组(A组,2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产后窒息组(B组,29例)和宫内窘迫伴产后窒息组(C组,23例),测定其血清AST、CK-MB、LDH、αHBDH及ECG。结果:C组上述心肌酶分别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1或<0.05),而B组的又高于A组(P<0.05)。C组的心电图变化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宫内窘迫伴产后窒息致心肌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液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I)、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功能[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CK-MB、CK、cTn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和E/A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CPS)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儿科收治的VMC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而观察组患儿给予注射用CPS;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抗氧自由基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K-MB、α-HBDH、cTnⅠ及AOPP低于对照组,SOD、MDA及EF、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S治疗儿童VMC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保护患儿心功能,考虑主要与其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复合辅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心肌炎患儿(2016年7月~2018年12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辅酶、果糖二磷酸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观察组)、82%(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2)两组治疗后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3)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辅酶+果糖二磷酸钠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乳酸脱氢酶(LD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K-MB、CK、HBDH及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CK、HBDH及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降低心肌酶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22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7例;根据G6PD水平又将观察组分为G6PD正常组和G6PD缺乏组。检测各组脐血G6PD、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BIL明显升高(P〈0.05);G6PD缺乏组的CK、CK-MB明显高于G6PD正常组(P〈0.05或〈0.01);观察组男性患儿的G6PD低于女性患儿,AST、LDH高于女性患儿(P〈0.05或〈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变化与黄疸程度有关;G6PD缺乏可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损害,不同性别患儿的心肌酶改变各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极化液与1,6-二磷酸果糖分别单独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损伤病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极化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78.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8.914,P0.05)。两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将极化液应用于急性心肌损伤病人的治疗能够有效保护心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在婴幼儿肺炎并心力心衰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治的41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3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恢复期AST较急性期显著降低(P<0.05),余心肌酶谱各指标呈下降趋势,但与急性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可以反映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CK-MB增高是判断心肌损害的关键指标,及时检查、积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是否更容易导致心肌损害。方法对131例急性腹泻病患儿检测大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62例作为观察组,阴性6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腹泻病情、心肌损伤相关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和影像学改变、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的生化检测。结果两组腹泻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免疫抑制法)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肌钙蛋白T仅1例弱阳性。心电图和影像学无心肌损害特异性改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不容易导致心肌损害,用免疫抑制法测定的CK-MB水平可能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营养素-1(CT-1)、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新生儿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新生儿窒息(NA)患儿纳入缺氧心肌损伤组,按照心肌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28例)、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2例)、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0例);按照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15例)、存活组(75例)。另选取90例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CK-MB、CT-1、cTnT水平,比较住院期间NA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生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CK-MB、cTnT、C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天、第3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P0.05)。出生第5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90例NA患儿中住院期间死亡15例,死亡患儿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早期检测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血浆CK-MB、cTnT、CT-1表达水平有助于对NA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心肌损伤患儿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鞣酸苦参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双解止泻颗粒;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腹鸣、腹泻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LDH、CK、CK-MB、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LDH、CK、CK-MB、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症状,减轻患儿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52例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肌损害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其余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酶学数值:LDH(573.54±33.43),CK(373.54±23.43),CK-MB(93.54±3.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会显著影响患儿的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数值。及早检测,可以对患儿进行有效诊断,为抢救争取时间,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