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醌茜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醌茜素对3种人胃癌AGS、MKN-28及MKN-45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醌茜素诱导AGS细胞凋亡能力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醌茜素对3种胃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经计算其IC50值分别为7.07μmol/L、22.55μmol/L及14.18μmol/L.醌茜素能诱导AGS细胞发生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01),并能够促进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P<0.001).当预处理ROS清除剂NAC后,能够明显抑制醌茜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p-p38、p-JNK、Bad、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1表达量增加(P<0.05),抗凋亡蛋白p-Akt、p-ERK及Bcl-2蛋白表达量减小(P<0.05).结论 醌茜素通过上调细胞内ROS水平,调控MAPK及Akt信号途径,进而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s,AT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活化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MAPKs活化及细胞存活凋亡的干预。方法原代培养大鼠ATⅡ,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AC组、H2O2组和H2O2+NAC组。电镜观察H2O2刺激后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p-p38和p-JN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刺激后ATⅡ呈典型凋亡改变,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凋亡率和细胞内ROS水平上升(P〈0.05),p-ERK、p-p38和p-JNK的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而NAC干预后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和细胞内ROS水平,并抑制p-ERK、p-p38和p-JNK的表达。结论氧化应激能激活MAPKs并诱导ATⅡ凋亡,NAC通过清除细胞内ROS和抑制MAPKs的磷酸化而对ATⅡ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28-31+36+封三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高糖培养施旺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培养并纯化后的大鼠施旺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加不同浓度西地那非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rf-2的表达。结果 高糖组施旺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降低[高糖组(0.33±0.04),正常对照组(1.00±0.05)],ROS水平增高[高糖组(50.61±6.75),正常对照组(23.44±4.18)],细胞凋亡率升高[高糖组(36.62±3.15),正常对照组(4.53±0.26)],细胞活性下降[高糖组(0.91±0.17),正常对照组(1.65±0.25)]。不同西地那非能上调高糖培养施旺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性。结论 西地那非可能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诱导抗氧化应激保护高糖环境下的施旺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镁钙合金浸提液对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镁钙合金制成不同浓度(体积分数10%、50%和100%)的浸提液,并将NCM460细胞制成5×10~6L~(-1)的细胞悬液,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实验1、2、3组,空白对照组每孔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高糖培养基2 000μL,实验1、2、3组每孔分别加入体积分数10%、50%及100%的镁钙合金浸提液2 000μL,分别培养1、3、5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CM460细胞中MMP9和TIMP3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NCM460细胞中MMP9和TIMP3蛋白表达。结果培养1 d后,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T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培养3、5 d后,实验1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2、3组NCM460细胞中MMP9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培养5 d后,实验3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2组(P<0.05)。培养3、5 d后,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培养1 d后;培养5 d后,实验1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水平与培养3 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3组NCM460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培养3 d后(P<0.05)。培养1 d后,实验2、3组NCM460细胞中T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实验1组(P<0.05)。培养3 d后,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TI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NCM460细胞中T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实验1、3组(P<0.05)。培养5 d后,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T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1组NCM460细胞中培养3、5 d后的T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培养1 d后(P<0.05),培养5 d后的TI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培养3 d后(P<0.05)。实验2组NCM460细胞中培养3 d后的TIMP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培养1 d后(P<0.05),培养5 d后的TI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培养1、3 d后(P<0.05)。实验3组NCM460细胞中培养5 d后的TI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培养1、3 d后(P<0.05)。培养5 d后,实验1组NCM460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3组NCM460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实验3组NCM460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后,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TIM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1、2、3组NCM460细胞中TIMP3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的镁钙合金浸提液对NCM460细胞中的MMP9及TIMP3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浸提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A549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诱导作用、相关的细胞内信号通道的激活和传导机理。方法:使用IL-1β刺激A549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p-p38)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一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IL-8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IL-8的蛋白水平。结果:IL-113刺激后细胞内PERK1/2、p-p38和p-JNK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A549细胞IL-8 mRNA表达明显升高;IL-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干预组。MEK1/2激酶抑制物U0126完全阻断了细胞内p-ERK1/2蛋白表达的升高,显著减低了IL-1β诱导的IL-8 mRNA和蛋白表达的增高;p38激酶抑制物SB203580部分阻断了细胞内p-p38表达的增高,对IL-8 mRNA无明显的影响但减低了IL-8蛋白表达的增高。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物SP600125不表现对p-JNK抑制作用,没有影响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p38信号通道,介导了A549细胞分泌IL-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对人淋巴瘤Namalwa 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
Namalwa细胞获得mtDNA缺失的ρ0-Namalwa细胞;营养缺陷法、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Western bloting检测COXII蛋白
表达等方法鉴定ρ0-Namalwa细胞;MTT方法及细胞周期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
术检测活性氧(ROS)及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结果ρ0-Namalwa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逐渐
死亡;ρ0-Namalwa细胞未扩增出mtDNA片段以及未表达COXII蛋白;与Namalwa细胞相比,ρ0-Namalwa的细胞增殖率、迁移及
侵袭能力、ROS水平及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ρ0-Namalwa细胞与亲本Namalwa细胞相比,生长
及迁移能力减弱,可能与细胞内ROS产生减少及细胞内Ca2+浓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阐明小檗碱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未处理),AngⅡ组(加入1 μmol·L-1 AngⅡ处理24 h),低、中和高剂量小檗碱组(1 μmoL·L-1 AngⅡ预处理3 h后,分别加入25、50和100 μmol·L-1小檗碱处理24 h)。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存活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p-JNK、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AngⅡ组比较,各剂量小檗碱组细胞存活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p-JNK、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檗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s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S/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黄酸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凋亡作用及探讨其机制。应用MTT法评价大黄酸对L-02细胞的活性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酸诱导L-02细胞的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内质网应激蛋白及caspase-4、caspase-3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大黄酸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L-02细胞活性,增加L-02细胞凋亡率;诱导细胞ROS水平增高,NAC预给药可显著降低其水平;大黄酸能显著上调L-02细胞内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GRP 78,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p-JNK),CHOP蛋白表达;NAC不能抑制大黄酸诱导的GRP 78,p-JNK,CHOP蛋白表达上调,亦不能抑制大黄酸诱导的caspase-4及caspase-3活性增加。表明大黄酸能够诱导L-0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非活性氧依赖性的内质网应激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0.4、4.0和40.0 mg·L-1)PTTTF组。采用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和PMN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L-6、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PMN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0及40.0 mg·L-1PTTTF组和DXM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MN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TTTF能够下调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其凋亡,并下调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封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在志贺杆菌感染的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中的表达情况,阐明志贺杆菌对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0窝SPF级昆明系5日龄乳鼠分为对照组乳鼠5窝和实验组乳鼠5窝,对照组乳鼠每天每只灌胃PBS缓冲液100μ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ecursor cells, EPCs)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和EPCs,取第3代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培养,培养过EPCs的无血清及因子的培养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conditioned medium, EPCs-CM)、无血清的α-最低必需培养基(alpha minimal essential medium, α-MEM)分别与肝细胞转化培养基按1∶1比例配置,作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α-MEM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在培养3、5、7、9 d时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清蛋白(albumin, AL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MSCs形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细胞均出现肝样细胞形态。空白对照组未见AFP、ALB表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3、5、7、9 d AFP、ALB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实验组比模型对照组AFP、ALB水平增高明显。结论:EPCs在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在体内外均可以发育分化出神经组织细胞,这对于了解神经发育的机制和研究神经组织退化性或者脑组织损伤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及其基因表达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雪旺细胞分化的潜能,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上的生长状况,利用分化细胞观察在BAM生物材料的复合情况,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妊娠10.5d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纯化后分别用8.5mg/L牛脑垂体提取物BPE、50μmol/L弗司扣林(forskolin)及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将诱导后的细胞种植于胶原膜及胶原凝胶,并于培养3、6d后分别进行光镜、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培养3d后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突起变长.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化显示外胚间充质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无GFAP的表达.而诱导分化后出现GFAP的表达,其中BPE及Forskolin联合应用后分化效果最好,约为79.2%.而在BAM凝胶和膜上细胞都可伸展并增殖.结论 BPE和Forskolin可不同程度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在BAM膜上分化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为该细胞与BAM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导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红细胞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EG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贴壁并向EPCs分化;采用荧光显微镜双染色、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间接免疫荧光检测VSMCs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ctin和calponin的表达;Transwell培养板建立早期EPCs和大鼠VSMCs共培养模式,以20%胎牛血清刺激VSMCs增殖,分别共培养6,12,24,48,72 h后收集VSMCs,采用BrdU标记法、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分析VSMCs 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周期进程。结果:从脐血单个核细胞成功培养了EPCs。EPCs和大鼠VSMCs共培养12,24,48,72 h后,VSMCs 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48 h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共培养组VSMCs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均相应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均以48 h最明显。结论:早期EPCs能够抑制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5.
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体外培养可以分化成为外胚层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这些细胞已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主要有拟胚体介导的神经细胞分化、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细胞分化、默认模式介导的神经细胞分化、单层粘附培养诱导的神经细胞分化和遗传工程介导的神经细胞分化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平滑肌祖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加有牛垂体提取物的M-199培养基中,第8天予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促进细胞分化,刺激15 d后运用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α-辅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调宁蛋白(Calponin)、CD34、Tie-2和Flk-1的表达,并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细胞α-SMA阳性表达率,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在PDGF-BB刺激培养15 d后细胞表达平滑肌细胞的标记α-SMA、SM MHC和Calponin,同时表达干细胞的标记CD34,并发现其Flk-1阳性表达,Tie-2阴性表达。PDGF-BB刺激后细胞α-SMA阳性表达率为(90.57±5.63)%,与阴性对照细胞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第8天,使用PDGF-BB刺激可使其向平滑肌前体细胞分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从诱导分化的小鼠胚胎于细胞中获取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Flk-1作为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血管前体细胞标志,流式细胞仪分选分化的类胚体中Flk-1阳性细胞,分别添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血管前体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的相关标志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分化效率和纯度.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分化第4天类胚体中有50%左右的细胞表达Flk-1,经分选的Flk-1阳性细胞通过进一步诱导,可以得到(95.9±3.5)% α-SMA阳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59.1±4.8)%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成功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法从诱导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实验为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种子细胞来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在体外能否引起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从而为研究胶质瘤细胞中存在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打下基础。方法:分别培养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以星形胶质细胞为对照,做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其结果;将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上清分别浓缩,并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其结果。结果:(1)C6胶质瘤细胞的培养上清引起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数目明显多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上清和新鲜无血清培养基(P<0.01);(2)将无血清培养的等浓度的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上清浓缩蛋白电泳,可见二者蛋白条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可以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2)C6胶质瘤细胞无血清培养的上清中存在着能够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诱导的途径和方法,为阐明胰岛β-细胞的发育机制和糖尿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传统的多步诱导法改良为两步诱导法,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并与传统的多步法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两步诱导,胚胎干细胞被诱导成了胰岛素分泌细胞,越过了先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再进一步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传统模式,使诱导时间缩短,诱导方法简化,所得胰岛素分泌细胞数量与传统方法所得相当.结论多阶段和两阶段诱导均可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20.
人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消化、过滤、沉降等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模拟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研究促进细胞生长的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离体细胞形态.结果: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达91.7%(11/12),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93.8%(15/16),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75.0%(12/16).间质细胞传代2次后,生长缓慢,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明显改善;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改善不明显.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比子宫内膜异位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人体的特点,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可作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体外细胞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