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腔内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80例。根据手术是否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CDT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效果、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分别为及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消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3、6、12个月后,观察组静脉通畅率分别为45例(100.0%)、43例(95.5%)、41例(91.1%)及41例(91.1%),对照组分别为29例(82.8%)、27例(77.1%)、26例(74.2%)及25例(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与4例(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VT复发率分别为4例(8.89%)与5例(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置管溶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的不同时间选择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各42例。三组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观察A组行亚低温治疗12h,观察B组行亚低温治疗24h,对比各组疗效。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B组较观察A组下降更加明显(P0. 05)。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 52%、76. 19%、85.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疗效等级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在治疗后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治疗后3d、7d的颅内压明显低于观察A组(P 0. 05)。治疗后1d、3d、7d观察A组与观察B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d观察A组与观察B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B组较观察A组下降更加明显(P 0. 05)。三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结合亚低温治疗24h可改善患者颅内压、氧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减轻颅脑的炎性损伤,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并发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恶化率、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2 h、24 h、7 d、14 d 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 05),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7 d NHI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14 d 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再灌注损伤、颅内出血、血管闭塞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危肺栓塞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栓变化、各项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 00%)比对照组(84. 62%)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后,观察组存在2例肺动脉干一级分支充盈缺损,对照组存在5例。经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PAP)、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D-二聚体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7. 69%)低于对照组4例(30. 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高危肺栓塞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下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甲状腺癌患者87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 57%,P0. 05)。观察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 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 MMS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升高(P0. 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3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4例和对照组193例,观察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腔内激光闭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内外兼治,能够加速溃疡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在老年乳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该院就诊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静脉镇痛法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法麻醉。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指标、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普通血流动力学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T2、T3、T4时点时观察组MA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精确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 h、6 h、12 h时观察组静息VAS、活动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乳腺癌外科手术麻醉应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可提升术中麻醉效果,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循环系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磺必利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服阿立哌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氯氮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分、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减少(P 0. 05),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CGI-SI评分均显著减少(P 0. 05),但两组患者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SSPI评分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SSPI评分总分、主动性和交往情况评分、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总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发病在4.5小时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行rt-PA静脉溶栓,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溶栓后临床疗效,以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治疗后90d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3±3.51)vs(11.32±1.12),(6.72±2.31)vs(9.24±2.53),(4.23±2.12)vs(7.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3.51)vs(61.3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mRS评分疗效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56%(25/37)vs 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脑出血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6.21%(6/37)vs 9.37%(3/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均较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0例,均为单侧患肢,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抽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数量1个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醒脑静与阿替普酶联合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对颅内血流速度、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替普酶+醒脑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缺血面积(9. 32±3. 86) cm2小于对照组(13. 02±4. 12)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21,P 0. 05)。治疗前,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动脉(中、前、后)、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68~4. 97,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GDF-15、GFAP、磷脂酰丝氨酸(Ps)、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D水平高于对照组,GDF-15、GFAP、P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28~25. 23,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26、26. 22,P 0. 05)。结论醒脑静与阿替普酶联合用于急性脑卒中可通过改善缺血区域血供和脑血管内皮功能,降低GDF-15、GFAP、Ps的表达水平,达到缩小缺血面积,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方法中核心技术的最佳选择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 200例(1 200条下肢),随机均分为射频消融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A组)、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B组)、激光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C组)、传统手术组(D组),每组300例(300条下肢)。于术后5、20、120、360 d时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下肢皮肤淤血率、皮肤坏死率、疼痛率、麻木率、皮肤感染率、皮肤色素减退率、大隐静脉再通率、浅静脉曲张复发率等8项指标。结果术后5 d:皮肤淤血率A、B、C三组较D组低(P0.05);疼痛率、麻木率B组低于A、C、D三组(P0.05);皮肤感染率及皮肤坏死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皮肤色素减退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0 d:疼痛率、麻木率B组较A、C、D三组低(P0.05)。术后360 d:大隐静脉再通率B、D两组较A、C两组低(P0.05);浅静脉曲张复发率B组较A、C、D三组低(P0.05)。结论大隐静脉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联合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的组合方式可作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科静脉曲张患者98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EAP)、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浅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CEAP程度分级有明显减低,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V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CIVI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TriVex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在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老年病人9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的先后,按照随机顺序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柏西普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视力水平、眼底荧光造影(FFA)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阈值敏感度(MT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眼力压(IO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囊样渗透、弥漫渗透、局部渗透人数均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病人,可有效恢复病人视力,减少视网膜渗漏及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经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NIESS评分和BI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NIE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 62%和82. 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 33%和16. 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且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不同置换液温度设置对高热患者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4例,分别设置对应的置换液温度为35℃、36℃。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每小时体温及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均呈下降趋势,A组体温下降速度比B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治疗后1、2、4、12 h体温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治疗后8 h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低温置换液可有效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35℃置换液在治疗开始后的前4 h降温效果更显著,但当治疗时间10 h后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增加,建议临床上可通过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对置换液温度进行阶梯式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奇断流术治疗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82例,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双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门奇断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常规变化情况、肝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分别为(79. 4±5. 2)%、(28. 6±2. 1) g/L,较对照组的(69. 3±6. 0)%、(24. 0±2. 8) g/L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氨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复发率(7. 3%)较对照组(26. 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病死率(4. 9%)与对照组(9. 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实施门奇断流术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细胞及肝功能水平,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瑞霞 《内科》2014,(2):202-203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鞘和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抢救的危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动脉鞘置管,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液体流速。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5.2%,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平均时间为(3.57±0.63)min,对照组为(9.74±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液体流速为(65.5±1.7)mL/min,对照组液体流速为(38.4±2.1)mL/min,观察组液体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鞘比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所用时间短、液体流速快,而且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可实施多项操作,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患者血栓清除术后行髂静脉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下肢DVT伴IVCS、行血栓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支架治疗组51例。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肢体消肿率,术后6、12个月静脉通畅率及Villalta评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组大腿与小腿消肿率分别为(29.75±11.74)%和(30.40±10.79)%,支架治疗组分别为(64.35±12.67)%和(61.0±18.89)%;单纯药物治疗组术后6、12个月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7.50%和75.00%,支架治疗组分别为96.07%和92.15%;单纯药物治疗组术后6、12个月Villalta评分分别为(8.16±1.80)和(7.44±1.50),支架治疗组分别为(6.76±2.40)和(6.17±2.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DVT伴IVCS患者血栓清除术后一期行髂静脉支架治疗能显著提高静脉通畅率,改善下肢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常法理论管理对门诊静脉采血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检查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9~12月进行静脉采血检查的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3月进行静脉采血检查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根据五常法理论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检查等候时间;采用《门诊静脉采血质量评价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检查质量;利用《静脉采血检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静脉采血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采血等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物品准备、采血操作、血样质量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对采血环境、穿刺技术、情绪安抚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常法理论管理能显著缩短门诊静脉采血检查患者的采血等待时间、提高静脉采血检查质量、提高患者对门诊静脉采血检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