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探讨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用药处方,调查患者的疾病分类、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判断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冠心病为主,DDDs位于前三位的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异山梨酯和尼群地平;除非洛地平和硝酸异山梨酯外,其他药物的DUI值均≤1。结论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用药方面基本合理,遵循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给药、合理配比用药的原则,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甚至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并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在西医临床疾病治疗中,通过联合用药能够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但同时,西医联合用药会增加用药的风险,如果联合用药不合理,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对西医临床合理联合用药的研究,提高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和临床药物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回顾性研究和调查分析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25例,主要包括充血性心衰患者不合理用药、心绞痛患者不合理用药、降压药物以及普罗帕酮不合理应用等。结论当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当中,不安全用药问题仍旧存在,大大提升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必须在明确问题产生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不安全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纳入此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用药状况以及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 180例患者共出现25例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13.89%,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抗菌用药不合理,而合理用药包含药物使用剂量的有效控制,药物联合治疗以及老年患者用药。结论临床医生应对自身的用药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加强,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使用的心血管治疗药物进行统计,并对用药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采用11种心血管药物对20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出现临床用药误区的共有450例患者,其中主要包括:盲目给药,不分主次、用药证据不足,治疗效率不高、药物配伍不正、用药不肯定,针对性不强以及用药浓度和速度不合理。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时,要想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就需要对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来提高疗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服用双黄连注射剂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服用双黄连的剂量、用药时间、年龄,及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等情况。结果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用药时间5~6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患者在服用双黄连注射剂时,超量服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在服用双黄连注射剂时,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用药时间的长短、超量服用、合并药物等有关,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双黄连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叮嘱患者服用双黄连注射剂,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现阶段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心血管内科的2315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463例(2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4例(3.6%),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医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一定要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强化自身理论以及经验总结,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血管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血管科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24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药物利用度指数和药物的应用频率值法对患者合理用药展开讨论。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用药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使用心血管药物之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要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医生要对患者个体特征、用药时机、药物配伍等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2DM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6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用药频度、安全性和用药情况(不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和研究。结果640例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用药频度由低到高排序分别为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阿卡波糖。640例中596例用药合理,用药合理性为93.13%,44例用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性为6.88%,其中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在用法、联用、书写不规范、剂量、数量等方面。65例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16%;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贫血、乏力头晕、便秘、低血糖。结论2型糖尿病使用过程中呈现较好的合理性,其中最常用的降糖药物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安全性较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问题,需强化用药指导和干预,提升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针对脑血管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以药品限定日剂量作为调查方法,分析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5年期间脑血管药物的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使用情况,并根据其情况作相关药物使用情况排序。还需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观察,以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观察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本次研究中共使用了91类针对脑血管病治疗药物,其中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调脂药、活血化瘀药物、自由基清除剂等类药物是研究使用的主要药物,而用药合理性主要受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次数重复、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针对脑血管病治疗中存在多种可应用药物,在此基础上应重视药物管理工作,提高患者对药物认知情况,以便提高用药的综合水平,继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中由阿司匹林引起的老年心血管疾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心血管患者100例,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均空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B组患者空腹口服泮托拉唑片,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用药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统计其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段均集中在6~1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由阿司匹林引起的老年心血管疾病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或泮托拉唑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合理用药管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4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存在用药问题7例(10.85%),漏服用药物、时间不正确以及用药方法不恰当是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漏服用药物、时间不正确以及用药方法不恰当,可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药师干预及药物指导、健康教育,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β阻滞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但也有不良反应,例如对中枢神经系统(CNS)、脂代谢和周围β受体过度阻滞等不良反应.本文就CNS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如下. 一、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β阻滞剂对 CNS 的不良反应有睡眠障碍、情绪抑郁、性功能减退及其它不良反应.Ananth等指出在使用常规剂量心得安时有时也会出现CNS不良反应,他果计23篇资料共797例用药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序贯组则联合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及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通过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序贯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心绞痛、急性血栓、心肌梗死复发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好,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是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用药安全监测,防止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老年2型糖尿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7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仔细阅览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同时记录治疗情况,包括用药种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将700例患者中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者纳为用药不良反应组,其他纳为非用药不良反应组,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诸如性别、年龄、吸烟史、并发症等,经检验初次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为自变量,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700例住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者124例,发生率为17.71%。主要累及患者内分泌系统,后依次为皮肤及附件、全身性损害、胃肠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局部损害、肝胆系统等;124例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包括69例(55.65%)可预防性用药不良反应,其他55例(44.35%)均为不可预防;15例(12.10%)患者属于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其他109例(87.90%)患者均为一般用药不良反应。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女性、高龄、并发症多、用药种类多、住院时间长、入院次数多均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程度多轻微,女性、高龄、并发症多、用药种类多等均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经济学分析法对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9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类中成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用药频度、金额、日均费用等统计分析评价中成药应用合理性。从近3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270例(每种中成药3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等统计分析评价中成药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2019年至2021年9种心血管类中成药年销售额分别为196.38万元、223.58万元、310.04万元,脑安颗粒与麝香保心丸用药费用、用药频度等均居前二位,脑心通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胶囊始终呈增长状态,复方地龙胶囊逐年减少,绝大多数中成药用药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值等于或接近1。270例患者总有效率84.07%,9种中成药有效率最高93.33%,最低8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1%。结论 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本院中成药应用呈逐年增长状态,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且中成药临床疗效较好,偶有不良反应发生,但整体水平未超过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合理用药分析,促进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20例患者中出现的用药问题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结果 4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26例存在用药问题,占总人数的6.2%。其中,配伍用药不合理9例,占总人数的2.1%;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6例,占总人数的1.4%;用法用量不合理5例,占总人数的1.3%;用药与诊断不对应3例,占总人数的0.7%;忽略用药禁忌症3例,占总人数的0.7%。结论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提出合理用药应对措施对促进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科药物治疗状况。方法以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精神科药物名称、使用方法、时间、精神科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停药后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患者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时,各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日常使用剂量。所有患者中,有15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对于1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后,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会产生的各类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精神药物治疗时的剂量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较安全地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合理性用药情况。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概括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方法。结果根据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常用的注射药物为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结论临床可供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药物较多,医院医师指导患者长时间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与胰岛素注射药物联合应用,并注意观察和分析患者用药的情况,对药物的耐受性,提高用药合理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艾司洛尔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平均分为3组,乌拉地尔组、艾司洛尔组和乌拉地尔艾司洛尔复合组。麻醉全部采用颈丛阻滞,观察、比较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组所用药物对控制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都有效,但复合组较另两组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不良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