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买霞  叶路 《中华综合医学》2001,2(12):1066-1067
目的:研究土槿甲酸(PAA)对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AA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C7721)中,观察加药后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指数(MI)的变化;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作用;Hoechst3342/PI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AA明显抑制SMC7721细胞生长:IC50值为0.625μmol/L;MI于加药后48小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在用药后48小时达44.5%。结论:PAA可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奥曲肽-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OCT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应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OCT可抑制MCF-7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OC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缺氧与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常氧组、缺氧12 h组、缺氧24 h组、缺氧48 h组,各缺氧组通过含1%氧气、5%二氧化碳、94%氮气的三气水套式培养箱来模拟肿瘤缺氧微环境。采用iCELLigence系统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iCELLigence系统测定显示:在初始缺氧(12 h)细胞出现快速增殖的现象;随着缺氧时间的逐步延长约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MTT法检测表明:各缺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24 h组细胞较缺氧12 h组仍有增殖,但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细胞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S 期细胞比例下降,G0/G1期明显阻滞,长时间的缺氧可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显示:各缺氧组细胞的凋亡率与常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乳腺癌MCF-7细胞可在缺氧一定时间内生长,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缺氧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同时缺氧可诱导细胞凋亡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CF-7细胞传代培养后分组加药:第1组加入多西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组);第2组加入顺铂(顺铂组);第3组加入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为未加药的MCF-7细胞。加药24、48、72 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PCR-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对端粒酶活性、hTERT mRNA及转录调控基因C-myc表达的抑制呈明显的时效和效量相关性。结论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加强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对MCF-7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其端粒酶转录调控基因C-myc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LOV)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功能和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变化的影响。方法:4、8、16μmol/L LOV处理MCF-7细胞1-3d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相的分布及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细胞[Ca^2 ]i变化以及RT-PCR方法分析LOV对MCF-7细胞质膜钙泵PMCA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LOV对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细胞的生长阻滞于G0/G1期,该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关系,但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不明显;同时LOV可持续升高MCF-7细胞[Ca^2 ]i,但对MCF-7细胞质膜钙泵PMCA1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LOV导致的[Ca^2 ]i持续升高可能与LOV影响MCF-7质膜PMCA1功能有关;[Ca^2 ]i的升高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可能参与了LOV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与人端粒酶RNA组分(hTR)模板区互补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处理MCF-7细胞。发现经反义hTR寡核苷酸作用后,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至作用后72h,端粒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61.0%(P<0.05);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发生显著变化,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及G2/M期细胞数则减少;细胞增殖指数由0.46降低至0.29;并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出现,凋亡发生率为10.7%;而无义寡核苷酸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提示: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表明应用反义技术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乳腺癌可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汪闯  周建奖  谢渊  赵艳 《广东医学》2016,(3):332-335
目的:探讨胃泌素/CCK-B受体环对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肺癌A549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再用CCK-B受体拮抗剂丙谷胺(5 mmol/L)处理细胞(实验组),分别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及分光光度法检测3种癌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酶活性,对照组未用丙谷胺处理。结果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中胃泌素和CCK-B受体的表达均为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生长被显著抑制,caspase-3酶活性和凋亡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胃泌素/CCK-B受体环参与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阻断此环能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联合5-FU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联合5-FU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 方法:4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SK-BR-3和Bcap-37)与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或/和5-FU共孵育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指标Annexin V/PI)和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白藜芦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4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 MDA-MB-231,SK-BR-3和Bcap-37)的生长. 白藜芦醇对MCF7,MDA-MB-231,SK-BR-3和Bcap-37细胞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5,207,139和213 μmol/L. 单用5-FU对MCF7细胞的IC50为13 μmol/L,联合使用5-FU和白藜芦醇的IC50分别为9 μmol/L和3 μmol/L. 与单用组相比,65 μmol/L白藜芦醇和13 μmol/L 5-FU联合使用后,MCF7细胞Annexin V水平升高.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F7细胞的结果一致. 结论:白藜芦醇与5-FU合用可协同促进MCF7细胞凋亡,提示白藜芦醇可能用作治疗乳腺癌的二线化疗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Livin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生物学影响及siRNA沉默MCF‐7细胞Livin基因对4种化学治疗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 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CF‐7。分组:空白组(无转染)、脂质体组、反义组、错义组、联合组。MTT法测定氟尿嘧啶(5‐FU)、表柔比星(EPI)、多西紫杉醇(DXT)、吉西他滨(GEM)单药(单药组)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ivin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转染联合化学治疗药物对L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转染Livin siRNA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Livin基因表达变化。同时利用Annexin‐V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及siRNA Livin联合5‐FU、EPI、DXT、GEM 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Livin在MCF‐7细胞中高表达,4种化学治疗药物对 Livin表达无明显影响,转染Livin基因48、72 h后联合4种药物后能明显下调Liv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EPI、DXT、GEM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48、72 h均能明显的引起细胞的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转染Livin基因48 h联合4种药物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处理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能促进由化学治疗药物5‐FU、EPI、DXT、GEM引起的细胞凋亡,具有化学治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α( Livinα)特异的短发夹状 RNA( shRNA)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对外源 Livin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4组EGFP-Livinα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其中两组分别含shRNA 1、shRNA2对应的不同序列的cDNA干扰片断,分别电转染入MCF7乳腺癌细胞中,48h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实验组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ivin α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质粒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载体成功转染入MCF7乳腺癌细胞;干扰片段shRNA2可有效抑制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的含目的基因有效干扰片断的质粒可抑制目的基因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 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 7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特异性沉默SAMDC基因表达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SAMDC shRNA表达载体(pGPU6 SAMDC)转染乳腺癌MCF 7细胞,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AMD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实验(CCK 8法)和细胞周期分析评价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肿瘤侵袭实验观察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MCF 7侵袭活性的影响。结果SAMDC shRNA表达载体转染后,MCF 7细胞SAMDC mRNA水平下调43.8%,蛋白表达水平下降66.5%;MCF 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下降37%,细胞周期分析G1期细胞增加。结论SAMDC基因沉默可通过延长细胞周期的G1期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能降低癌细胞侵袭活性,提示SAMDC可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2.
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乳腺癌细胞 MCF-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NDGA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形成,使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NDGA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李蓉  岑洪  郭宝平  谭晓虹 《广西医学》2012,34(3):267-271
目的研究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的敲减作用及对乳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VEGF-C/siRNA载体,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观察其转染效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CF-7细胞在转染前后VEGF-C的mRNA表达,计算VEGF-C敲减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慢病毒VEGF-C/siRNA转染效率超过80%,VEGF-C的mRNA表达敲减率达50%,MTT结果提示慢病毒VEGF-C/siRNA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学实验结果提示VEGF-C/siRNA干扰后S期细胞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增加。结论慢病毒VEGF-C/siRNA转染率高,能有效敲减VEGF-C的mRNA表达,使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miR-373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miR-373抑制剂,通过脂质体转染至MCF-7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染后细胞内miR-373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Caspase-3与Caspase-8的表达情况,并应用MTT实验检测miR-373抑制剂对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miR-373抑制剂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miR-373的表达。转染后,MCF-7细胞中Caspase-3与Caspase-8的mRNA水平均升高(P〈0.05)。miR-373抑制剂对MCF-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miR-373抑制物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滑膜素(synoviol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滑膜素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利用腺病毒过表达滑膜素,并以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等检测其对于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滑膜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过表达滑膜素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过表达滑膜素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滑膜素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敲减MARCH6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MCF-7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靶向MARCH6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转染293T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收集慢病毒液感染MCF-7细胞后,应用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RNAi敲减MARCH6基因后,MARCH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影响;应用MTT,Br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增殖指数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增殖的改变。结果: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ARCH6 shRNA慢病毒质粒成功转染293T细胞,与同明视野对比,可见80%左右的细胞带绿色荧光;感染MCF-7细胞,90%的细胞均带绿色荧光; 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了MARCH6 shRNA慢病毒感染MCF-7细胞后,MARCH6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下降;MTT实验、BrdU法结果显示MARCH6基因敲减组的MCF-7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MARCH6敲减后MCF-7细胞出现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处于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增殖指数显著降低。结论:敲减乳腺癌MCF-7细胞的MARCH6基因表达后,抑制了MCF-7细胞的增殖,并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提示MARCH6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进展,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姜黄素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对MCF-7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姜黄素能使MCF-7细胞阻滞在G1/S期;Annexin V/PI双染法验证姜黄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RT-PCR结果显示Bax 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Bcl-2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同时,下调Bcl-2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地孕酮(MA)和三苯氧胺(TA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或联合应用TAM、MA作用于MCF-7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和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TAM可抑制MCF-7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小剂量的MA对MCF-7细胞生长与凋亡无明显影响,G0/G1.期细胞增多;两者联合应用时,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凋亡率上升.结论:TAM对MCF-7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加用小剂量的MA后,其抑制生长和凋亡诱导作用加强,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ZD6474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及杀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ZD6474、阿霉素单药及其联合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ZD6474单药及阿霉素单药对MCF-7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0.05)。ZD6474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阿霉素则使细胞阻滞于S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0/G1及S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ZD6474和阿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53、P73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ng/ml)TP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P对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RT-PCR检测MCF-7细胞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甲基特异性PCR检测TP对MCF-7细胞P53/P7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MCF-7细胞中P53/P73蛋白的表达。结果:T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 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ng/ml(P<0.01),高浓度(40ng/ml)时抑制率达(70.13.52)%。TP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DNMT1、DNMT3a、DNMT3b mRNA(P<0.05,P<0.01)的表达。TP处理MCF-7细胞后P5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降低,TP(20ng/ml)处理后P53 mRNA的表达升高,而在高浓度(40ng/ml) TP作用下表达明显上调(P<0.0501);TP处理MCF-7细胞后P7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则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且TP(20ng10ng/ml)处理后P73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05) ,并呈剂量依赖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TP(20ng/ml)处理MCF-7细胞后,P53、P73蛋白的表达均增强。结论:TP可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抑制P53特别是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促进P53/P73的表达,从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