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研究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后复查病人末次给药时限对复查结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复查的最早有效时限。方法:390例首次诊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经治疗后症状好转、体征消失的复查对象,采用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培养法检测阴道分泌物念珠菌阳性率,记录检测距末次给药的不同时限。结果:念珠菌阳性率随取标本距末次给药时间间隔的延长而下降,直接涂片法以距末次给药时限>2天后下降明显,>3天后趋于稳定,分别为60.1%、20.5%(P<0.05),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P<0.05)。真菌培养法检测白色念珠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查距末次给药不同时间对白带涂片法复查结果影响较大,停药4天后取样结果趋于稳定。真菌培养法则对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患者就诊时主诉外阴瘙痒、灼痛,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安,痛苦异常,有的还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我院门诊近年来用2%~4%碳酸氢钠阴道冲洗配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疾病,是造成育龄妇女外阴奇痒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极高.从2002年3月~2003年2月,我们对门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碘伏 达可宁栓、新洁而灭 制霉菌素两种方法对比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孕妇与非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何不同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器官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孕妇更容易感染。据研究,非孕妇阴道内念珠菌带菌率为10%~15%,而妇女妊娠后带菌率可上升至20%~30%。孕妇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之所以增加,与阴道处于高浓度雌激素环境,阴道上皮细胞内所含糖原浓度上升,阴道内酸碱度下降,阴道内正常细菌减少有关。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属于真菌的念珠菌繁殖。有趣的是,孕妇分娩后阴道环境向完全相反方向变化,阴道念珠菌带菌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的皮肤、黏膜及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抵抗力降低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致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时,念珠菌可大量繁殖,侵犯阴道浅表上皮细胞,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90%的念珠菌阴道炎是由念珠菌中的白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阴道炎发病非常普遍,约30%~50%的妇女一生中曾有白念珠菌感染,可由肠道传染而来,与手足癣病无关。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目前认为阴道局部细胞介导免疫在宿主的抗念珠菌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局部Th1和Th2细胞的协调作用决定了机体对真菌的易感性。另外,体液免疫和阴道上皮的天然抗念珠菌感染机制可能也发挥了抗念珠菌性阴道感染的作用。针对念珠菌特异抗原制成的疫苗、抗体、细胞因子等可望成为防治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276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病原菌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日花  张旗  贾玉玺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17-3518
目的:探讨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常见致病菌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76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行阴道念珠菌培养,对培养阳性的272株念珠菌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76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272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8.6%,其中白念珠菌205株,占75.4%,光滑念珠菌31株、热带念珠菌28株、克柔念珠菌3株及其他5株,合计67株,占24.6%。结论:白念珠菌是导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据统计,70%的妇女一生中患过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约10%的妇女阴道有念珠菌。近年来,我院门诊采用氟康唑与克霉唑联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念珠菌性阴道炎 是由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生存在人体的阴道、口腔、消化道内和皮肤粘膜中,一般不引起病变。当人体免疫力降低,白色念珠菌就会乘机繁殖,达到相当数量时就会致病。所以有不少女性通过性接触感染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是阴道瘙痒和烧灼感,阴道粘膜充血、发红、水肿,并产生水样或脓性白带。孕妇患病还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  相似文献   

10.
刘亚莉  肖敦振  高俊  姚念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98-4600
目的: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激素化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A)、另设单一白念珠菌感染组(B)、单一雌激素化组(C)、模型用药(消炎痛)组(D)和空白对照组(E)。在接种后4、7、14天取小鼠阴道灌洗液并摘取阴道组织,动态观察灌洗液中白念珠菌菌丝生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与E组比较,A组和C组小鼠阴道组织PGE2水平均增高;与B组及D组比较,A组阴道灌洗液中见更多菌丝生长,且阴道组织PGE2水平增高。结论:雌激素可诱导小鼠阴道组织产生PGE2,与白念珠菌菌丝生成和阴道炎形成及持续感染有关;消炎痛能抑制小鼠阴道内白念珠菌菌丝形成和PGE2合成,阴道内给予消炎痛有助于治疗白念珠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1.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 ,目前认为阴道局部细胞介导免疫在宿主的抗念珠菌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局部Th1和Th2细胞的协调作用决定了机体对真菌的易感性。另外 ,体液免疫和阴道上皮的天然抗念珠菌感染机制可能也发挥了抗念珠菌性阴道感染的作用。针对念珠菌特异抗原制成的疫苗、抗体、细胞因子等可望成为防治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P ROM)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感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产科接诊的胎膜早破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62例标本共检出念珠菌89株,念珠菌带菌率为15.8%,检出率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常用抗生素中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其次是咪康唑。结论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是造成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应重视念珠菌的筛查,减少母婴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据统计,70%的妇女一生中患过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约10%的妇女阴道有念珠菌[1]。近年来,我院门诊采用氟康唑与克霉唑联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生殖器念珠菌病(俗称生殖器发霉)指男性的念珠菌性龟头炎和女性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随着性病概念的更新,这种由性接触方式传播的疾病也被归入性传播疾病的范畴。据报道,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妇女患念珠菌性阴道炎,仅英国1980年的发病人数就有3500多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阴道念珠菌感染正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超排卵治疗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重要步骤,在超排卵过程中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将影响经阴道取卵和胚胎移植手术的进行,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的念珠菌病.本文对我院近2年超排卵过程中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32例用阴道上药和聚维酮碘(PVP-1)阴道擦洗的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孕妇与非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何不同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器官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孕妇更容易感染。据研究,非孕妇阴道內念珠菌带菌率为10%-15%,而妇女妊娠后带菌率可上升至20%-30%。孕妇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本院2017年2月-5月2 315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运用生理盐水法结合革兰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5.0%、12.5%、0.9%、0.2%,四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4,P0.01)。各年龄组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念珠菌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1.7%、5.5%;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分别为18.1%、80.0%。结论本院妇科患者念珠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较高,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现象严重,对阴道分泌物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臭氧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病情常反复迁延发作,给妇女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痛苦,笔者采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取得良好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为2005年8月~2006年2月来本站就诊、落实避孕节育手术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9.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80%~90%是由真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过度生产而引起的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有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约有30%的孕妇阴道内有此真菌寄生[1],主要是因为妊娠期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大于4,加之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常有营养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促进了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1]。孕妇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妊娠中、晚期,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20.
以往认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近十年来,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发生明显变化。①局部抗真菌的药物广泛应用。②口服氟康唑上市。这两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它念珠菌的疗效不太理想。这样有可能使从外阴性念珠菌病分离出的真菌类型发生改变。为寻找念珠菌病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做以下研究。对象为156例外阴、阴道骚痒或兼有阴道分泌物患者。检测标本为阴道拭子。标本首先接种于非选择性mycoti琼脂,然后,30℃孵育,每天目测观察是否有菌落的形成。5d后无菌落形成则判为阴性。如出现菌落,则转种于Rem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