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衰中医论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心衰属中医“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病症范畴,系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并发症,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最新治疗为延缓及防止心肌重塑的发展,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慢性心衰病程长,病因病机复杂,与肾阳虚衰、元气不足、心血瘀阻、水饮内停有关,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在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慢性心衰的主要论治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证 ,为多种心血管疾病末期表现 ,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咳喘”、“痰饮”、“水肿”等病的范畴。中医药治疗心衰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对潜在性心衰、难治性心衰以及洋地黄中毒病例 ,更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我们根据临床实践 ,就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归纳如下 :1 以病为纲 ,以证为目 ,纲目结合 ,不失时机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病名 ,中医虽无相对应的名称 ,但早在《内经》就已有关于心衰的描述 ,历代医家对心衰的认识内容散见于心悸、水肿、喘证、积聚等…  相似文献   

3.
“固本救心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课题观察和评价在常规应用抗心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病辨证结合,应用“固本救心方”治疗中医辨证为心气虚衰、肾阳亏损、痰(饮)瘀内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级)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室利钠肽(BNP)的变化的观察,探讨“固本救心方”治疗心衰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药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入选对照组患者接受心衰标准治疗。中药组治疗组在应用抗心衰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救心方”中药。均观察2周。进行临床研究和观察BNP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显示,30例服用“固本救心方”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心功能的改善、证候积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BNP的变化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固本救心方”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心衰,可能通过抑制神经一内分泌的过度激活而发挥良好的疗效:2.“固本救心方”治疗I厦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曲凤  田盈 《河南中医》2014,(4):629-631
心力衰竭(心衰)乃现代临床一大难治病证,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研究通过查阅、研究中医古代文献对心衰相关内容的论述,总结整理古代医家在心衰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并着重论述心衰“气、血、水相关”的病机理论,从而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衰提供少许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乐文 《河南中医》2007,27(8):83-8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常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慢性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中医在近10多年对心衰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逐步深入,弘扬了中医特色和优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鉴于前人经验,对心衰治疗在中医方面进行探讨,发现补肾纳气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环节。慢性心衰的发生多由久病体虚或禀赋不足,脾胃气弱,宗气先衰,不能贯心脉以资生心气,初起以气虚为主,心主血脉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6.
邱笑琼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17-1717
随着中医对心衰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有关心衰的辨证论治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实质上为宗气不足,治疗上应该以“升补宗气”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文从宗气与心肺的关系、宗气不足在心力衰竭中的地位及临证予升补宗气为大法以治疗心衰这几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名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南夷 《新中医》1994,26(2):7-9
本文回顾了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过程,并就该病的中医病名展开讨论,认为中医也以“心衰”名之为妥,因“心衰”一词,即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亦能较好地揭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临床特点及转归预后,且符合中医的文化习惯,易为中医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惊悸、喘证、瘀证、心水、心痹等范畴。有学者认为“心衰”L’J、“悸——喘——水肿联还”‘’‘作为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为妥.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因病机心衰的产生,主要由于五脏阳气虚弱,水饮瘀血互结而成,每以外感六淫病邪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加重L’J.心衰与中医心肾在病理上有着密切内在联系,心肾虚报,水火逆乱,是心衰的主要病理,又是引起心气不足的根本,尤以心肾阳虚,水饮溢泛为其最基本病理,在心衰不同病理阶段,均可表现为心肾阳气虚衰的共同病机“〕。ZM证施…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不可逆性和高致死性,预防其发生、发展和迁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西医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而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综合了预防和调摄,对于心衰有着全方位的防治手段,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2022年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修订突出“防治并重”的原则,这与中医学的防治理念契合。基于此,本文首先将新指南中心衰的四个分期,即“心衰风险期、心衰前期、症状性心衰期、心衰晚期”,与“形气未伤、形气已伤、形气大伤、形气衰败”四个中医病程相对应。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出发,提出“四防”治疗理念,即“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久病防延”。结合临床对心衰治疗的观察及总结各医家经验,进而阐述四期的治疗方法,即“调脾防治为先,疏肝补脾为要,泻肺利水为法,从肾论治为务”,以期对心衰的预防和治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医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即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其治疗大法为益气温阳,活瘀利水’“。基于以上认识,近年采用专方专药治疗心衰的研究有所增多,且大多制成一定的剂型,有应用方便,效专力宏等优点,现将就近十年来有关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汤剂汤剂为中医传统剂型,综观中医治疗心衰临床报道,以汤剂治疗者占60%,说明汤剂在临床上仍为最常用剂型。刘成源等“’采用心衰灵(附子、干姜、五妹子、北五加皮、黄连、黄羊、积实、事老子、半夏)沧疗慢性心衰21例,治疗后患者症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