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予中药平逆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中医证候、内镜总有效率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90.00%,治疗组中医证候及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14%和7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改善症状,修复内镜下黏膜损伤,且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内服小柴胡汤加减,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结果:治疗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肝胃郁热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内镜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镜积分与BDQ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7.0%和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率显著,长期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联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胃泌素(GAS)、食管黏膜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实验组给予柴芍六君汤联合左金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内镜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GAS浓度及食管黏膜组织中PPARγ、HIF-1α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实验组内镜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实验组血清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食管黏膜组织中PPARγ及HIF-1α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实验组PPAR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IF-1α表达水平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芍六君汤联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体内血清GAS水平,降低PPARγ及HIF-1α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肝清胃汤联合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给予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口服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调肝清胃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0%(47/51)、94.1%(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71.4%(35/4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肝清胃汤联合西药可以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疏和平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和平逆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和平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变化、胃镜下结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痛、噎膈、恶心呕吐3个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联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茶山医院经胃镜检查检出的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胃炎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消噎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消噎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沙比利。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6.67%。结论消噎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痛、反流、胃灼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试验组)及奥美拉唑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神经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NERD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SP、CGRP及LPO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金丸加味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左金丸加味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麦滋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93.33%,胃镜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7%,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观察组患者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3)观察组肝胃不和证治愈率高于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证(P0.01);对照组3种证型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72),对照组患者部分出现腹胀、轻微头痛、胃中嘈杂等不良反应。结论左金丸加味与奥美拉唑联合麦滋林均能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前者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对肝胃不和型证疗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的:探讨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 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 治疗组给予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8周为1个疗程,随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及食管黏膜修复作用,及其对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影响,评价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1%,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中药对改善嘈杂易饥、神疲乏力、抑郁或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等肝胃郁热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 中药组能更好促进食管黏膜修复作用,达到良好效果。 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可以降低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结论: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胃降逆汤,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反流诊断问卷(RDQ)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4周和8周的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61%与75.76%,治疗组为82.86%与9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0项中医症状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咽部不适,治疗组其余9项症状的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周观察治疗期间,均未发现因药物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采用调胃降逆汤协同西医常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返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清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疾病疗效及内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86.7%、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h食管pH值监测值和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胃镜下疗效和综合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痊愈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易怒等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H4总时间百分比、反流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和pH4反流次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镜下总有效率和综合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3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旋复代赭汤与小柴胡汤联合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小柴胡汤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旋复代赭汤与小柴胡汤联合随证加减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旋复代赭汤与小柴胡汤联合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魏群 《新中医》2012,(5):11-13
目的:观察清热降逆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 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降逆汤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mg,每天2次,口服。2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忌烟酒,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结果:2组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112.89,治疗组平均秩次148.11,P〈0.01;总有效率对照组78.46%,治疗组87.69%,2组比较,χ2=3.939,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清热降逆汤可以明显降低R E患者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增加胃动素(MTL)含量(P〈0.01)。经观察,未发现清热降逆汤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依从性良好。结论:清热降逆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清胃降逆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灼热、反流及胸痛等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降逆汤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夹脊通督针刺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通督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及显效患者复发率为25.0%,对照组为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通督针刺疗法是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