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希  李梅玲  张赞 《现代养生》2022,(22):1980-1982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12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6min步行距离、治疗总依从率、饮食控制率以及体重控制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以及体重控制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探究促进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外二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包括心脏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脏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脏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床上活动时间为(10.72±0.54)min、下床活动时间为(15.12±0.45)min、生活质量评分为(94.36±2.87)分,高于对照组的(5.18±0.81)min、(8.73±0.38)min、(80.21±2.26)分;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52±1.95)d,短于对照组的(12.23±2.01)d,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PCI术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脏康复运动干预,观察并比较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以及QOF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BNP、LVEF、6 min步行距离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QO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行心脏康复运动干预,可增强运动能力,有利于心脏康复,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护理满意度及随访1个月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随访1个月中的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就诊、饮食控制、自测血压、自测体质量、自测尿量等方面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LVEF,LVEDV,LVESV及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V和LVES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WT距离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HF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还可促进患者康复,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其运动耐力及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本院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86例,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43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运动耐力、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距离(381.23±37.34)m,大于对照组的(340.58±35.25)m,LVEF(57.31±5.76)%,高于对照组的(52.09±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1、4.003,P<0.001);2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2,P=0.091)。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27)。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功能,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运动治疗老年CHF(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纳临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康复运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6月内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观察组治疗1月后6 min步行距离、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月后LVESD、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月内再住院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可有效缓解老年CHF患者心悸、气促等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需求导向的生理-心理维度协同式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HF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需求导向的生理-心理维度协同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亚量表(HADA)及抑郁亚量表(HADD)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遵医行为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HADA及HAD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HADA及HAD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心理调适、遵医用药等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6MWD及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6MWD长于干预前,MLHFQ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需求导向的生理-心理维度协同式护理应用于老年CHF伴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56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6月—2019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7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康复运动)。结果(1)治疗前,两组LVEF、LVEDd、A/E、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治疗方式后,研究组LVEF、LVEDd、A/E、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以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自我管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6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护士主导的自我管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血浆脑钠肽(BNP)、醛缩酶(ALD)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护理前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BNP、AL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较高,N末端B型利钠肽(NT-poBNP)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BNP、ALD水平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自我管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能够增强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1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康复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胸部物理疗法和健康教育等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肺功能、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康复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给尘肺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治疗计划能明显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矽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张掖市甘州区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复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氧分压(Pa O)、二氧化碳分压2(Pa CO)、呼吸频率和心2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 O2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康复组P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 CO2、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康复组Pa CO2、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压疮及总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矽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应用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PA)、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6min步行试验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6 min步行试验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CV)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CV)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运动康复锻炼配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运动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较远,且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MHL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锻炼配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较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慢性心衰治疗的老年患者74例。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水肿消退、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舒适护理干预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服务,不仅可以缩短患者恢复与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分析康复理疗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天津市环湖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康复理疗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Berg评分、FAC指标评分以及10 min步行距离,以此来进行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Berg评分、FAC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erg评分、FA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10 min步行距离为(25.36±9.89)m,对照组为(26.45±10.34)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10 min步行距离为(45.32±12.57)m,优于对照组的(31.84±11.0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理疗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在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运动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急诊PCI治疗的156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及干预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LVEF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症状评分、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口服氨溴索口服液10mL(30mg),tid;氨茶碱0.1,tid,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按上述给药治疗同时予入院行康复训练1周。通过分析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的距离,来探讨肺的康复治疗价值,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症状评价。结果院内康复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6MWT运动距离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长期院内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耐力,减轻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厄贝沙坦及美托洛尔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HFNEF)患者活动耐力的疗效.方法 将有症状的48例HFNEF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24例)和美托洛尔组(24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厄贝沙坦组服用厄贝沙坦75 ~ 150 mg/d,美托洛尔组服用美托洛尔50~100 mg/d.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6MWT参数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舒张晚期A峰最大流速下降、舒张早期E峰最大流速/舒张晚期A峰最大流速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6)mm/s比(66±9) mm/s、1.05±0.22比0.89±0.31,P<0.05].厄贝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前步行距离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前步行前后收缩压差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步行前后收缩压差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前步行前后心率差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步行前后心率差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均可有效改善HFNEF患者症状及活动耐力,而厄贝沙坦疗效明显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