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DM)、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16 38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间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1%,40.63%,DM患病率为4.27%,高血压患病率为43.8%.DM和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升高,经X2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层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增加而升高,DM患病率随腰围增加而升高(P<0.05),随BMI增加,DM患病率并无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血压患病危险性与BMI和腰围相关(P<0.05),而DM仅与腰围有关(P<0.05),与BMI无关(P>0.05).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密切.必须加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124户中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体质指数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6%、23.8%、34.1%和42.7%;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3%,24.2%,33.8%和43.5%;除男性体型偏瘦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群(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485(1.319~1.672)、1.827(1.536~2.191)、2.849(1.659~4.893);中心性肥胖女性BMI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642(1.112~2.425)、1.530(1.363~1.717)、1.644(1.299~2.080)、3.529(2.001~6.225)。结论 BMI与WC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价值;应将腹型肥胖尤其是全身性肥胖合并腹型肥胖的人群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吉林省延边地区不同指标肥胖汉族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特点。方法于2008-2009年在延边地区安图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所学校高三汉族学生1 785人,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测量全部学生身高、体重、腰围(WC)及血压,分别以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作为评价肥胖的指标。结果在BMI正常、超重和肥胖男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5%、39.1%和56.0%,女生分别为6.7%、14.3%和33.3%,不同体重男女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男2=37.8,χ女2=17.9,均P<0.00);在腰围正常和异常男生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8%和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学生高血压患病危险性明显升高,其OR值分别为6.008和2.668;BMI和WC均异常组、单纯BMI异常组及单纯WC异常组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OR值)依次为3.586、2.777和0.500。结论青少年BMI对血压升高的影响可能大于WC,且具有计量反应关系;BMI合并WC明显升高高血压患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韩冰  冯石献  周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887-188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29.96%,全身性肥胖患病率为12.52%,中心性肥胖患病率33.26%。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7.87%和51.80%,中心性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人群的4.56倍,超重和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3.17倍和6.76倍,超重且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腰围也正常人群的7.01倍。结论该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高,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中老年人高血压亚型患病现状,探讨不同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血压亚型患病的关系,为制定中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描述≥45岁中老年人群中3种高血压亚型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采用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WC)、腰高比(WHtR)、体质指数(BMI)对高血压亚型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14 848名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8.2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为17.44%,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病率为1.80%,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患病率为9.01%。IS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着BMI增长,3种高血压亚型的患病率均逐渐上升;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人群中ISH、IDH、SDH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种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血压亚型显著相关,肥胖人群与ISH、IDH、SDH高风险相关[OR值分别为1.95(95%CI:1.69~2.24)、3.04(95%CI:2.18~4.23)和3.28(95%CI:2.80~3.86)];高WC中心性肥胖人群与ISH、IDH和SDH高患病风险相关,OR值分别为1.85、2.20和2.20;高WHtR中心性肥胖人群与ISH、IDH、SDH高患病风险相关,OR值分别为2.02、1.89和2.22。结论各亚型高血压患病均与肥胖密切相关,且患病风险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天津市宝坻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以及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4-5月参加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体检的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WC(或WHtR)对高血压的联合作用和交互作用。   结果   共邀请1 692人, 1 417人(83.75%)参与本研究。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6.36%、BMI超重和肥胖者占66.50%、WC中心型肥胖者占74.66%、WHtR超重和肥胖者占75.38%。与BMI或WC正常相比, BMI超重(OR=1.65, 95% CI:1.19~2.30)和肥胖(OR=3.41, 95% CI:2.23~5.20)及WC中心型肥胖(OR=1.49, 95% CI:1.00~2.23)均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BMI联合WC超重/肥胖(OR=2.49, 95% CI:1.78~3.46), 或BMI联合WHtR超重/肥胖(WHtR超重: OR=2.05, 95% CI:1.41~2.99;WHtR肥胖: OR=2.37, 95% CI:1.50~3.76)的患病风险高于后者单独作用的风险(WC超重/肥胖: OR=1.39, 95% CI:0.90~2.15;WHtR超重: OR=1.02, 95% CI:0.62~1.66;WHtR肥胖: OR=1.44, 95% CI:0.55~3.81)。   结论   三项指标中, BMI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性最强, 且BMI超重/肥胖增强WC(或WHtR)与高血压的关联, 提示控制BMI相关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3~6岁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的关系,探讨儿童高血压与肥胖及肥胖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4—10月进行的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研究(Beijing children metabolic syndrome study,BCAMS)中1 862名3~6岁儿童(男942,女920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压水平与BMI及WC的关系;以BMI标准分别划分儿童超重和肥胖,以WC标准划分腹型肥胖,分析肥胖与高血压状态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北京3~6岁儿童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值按BMI和腰围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顺序依次升高;控制年龄和性别后,BMI、腰围与SBP和DBP呈独立正相关(P0.00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BMI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为45.9%,高血压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3.3倍;腹型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为38.6%,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6倍。【结论】儿童BMI、WC与SBP和DBP呈正相关,用BMI和腰围评价的肥胖均可增加儿童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增加呈现成倍上升趋势。控制儿童BMI和腰围可以降低儿童血压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 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 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1%,32.0%和49.2%;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5%,28.2%和41.5%;除男性肥胖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各BMI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9(95%CI=1.6~2.3),1.6(95%CI=1.3~1.9),1.6(95%CI=0.7~3.7);女性患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5(95%CI=1.3~1.8),1.4(95%CI=0.2~1.6),2.5(95%CI=1.2~5.2).结论 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宁市农村成年居民肥胖流行特点,探讨肥胖测量指标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肥胖和血脂异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镇(街道)居民1 475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肥胖测量指标BMI和WC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海宁市农村居民肥胖患病率为6.58%;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3.63%;超重及肥胖人群TG、TC水平高于BMI正常人群,HDL-C水平均低于正常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WC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P0.01),BMI、WC每增加一个单位,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率分别增加9.30%和6.40%。结论海宁市农村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较高,BMI、WC与血脂异常患病密切相关,血脂异常患病风险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H型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H型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长沙、衡阳、永州、株洲、湘西、岳阳6个地区抽取4 012名≥30岁社区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湖南地区4 012名社区成年居民中,低体重218人(5.4%),正常体重2 210人(55.1%),超重1 241人(30.9%),肥胖343人(8.5%);非中心性肥胖1 513人(37.7%),中心性肥胖2 499人(62.3%)。湖南地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39%、15.57%、23.93%和35.57%,非中心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82%和23.85%,不同BMI、WC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OR=1.783,95%CI=1.486~2.140)、肥胖(OR=3.256,95%CI=2.505~4.233)和中心性肥胖(OR=2.198,95%CI=1.829~2.64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低体重(OR=0.547,95%CI=0.352~0.85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BMI和WC与H型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关系,为超重、肥胖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山东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3个县(市、区)共计7 8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及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调查7 800名居民,相同体重指数分组内中心性肥胖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WC正常者(P0.05)。WC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甘油三酯升高患病率、血脂异常患病率均呈现随BMI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以同BMI分组的WC正常者为对照,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49(1.23~1.81)、1.50(1.25~1.80)、1.82(0.99~3.32),患糖尿病的OR值分别为1.53(1.01~2.20)、1.62(1.14~2.29)、3.55(0.85~14.83),患血脂异常的OR值分别为1.35(1.12~1.62)、1.60(1.35~1.90)、1.50(0.82~2.58),而与体重正常且WC正常组比较,超重和肥胖者中WC正常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58(1.32~1.90),2.71(1.48~4.9);患糖尿病OR值分别为1.33(0.92~1.92)、0.96(0.23~4.04),患血脂异常OR值分别为1.38(1.16~1.63)、2.29(1.30~4.02)。结论 BMI与WC均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肥胖的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BMI与WC。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与体质指数或腰围的相关性,为制定区域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4-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和南山区41个社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5 27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1.86%、17.85%和40.16%,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30.48%。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7.43%、10.75%和3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现在吸烟情况后,超重(OR=1.624,95%CI:1.433~1.840)、肥胖(OR=2.353,95%CI:1.919~2.886)和中心性肥胖(OR=1.166,95%CI:1.029~1.322)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肥胖(OR=1.488,95%CI:1.176~1.883)和中心性肥胖(OR=1.260,95%CI:1.076~1.475)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超重(OR=1.251,95%CI:1.103~1.418)和中心性肥胖(OR=1.228,95%CI:1.083~1.393)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与体质指数或腰围存在相关性,应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苏省成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肥胖及高血压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月22日―2019年4月8日对江苏省8个项目点117 69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57.79%,标化后患病率为26.79%。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超重和肥胖、中心性肥胖增加了高血压患病风险;与既无超重肥胖又无中心性肥胖人群相比,单纯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90.7%(OR=1.907,95%CI:1.849~1.968),单纯中心性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69.2%(OR=1.692,95%CI:1.566~1.828),既有超重肥胖又有中心性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了2.171倍(OR=3.171,95%CI:3.075~3.270)。结论 江苏省≥35岁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增加了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泸县成人的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泸县辖区的全部乡镇中抽取18岁以上成年人(共6 171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8.9%,其中男性18.6%,女性19.2%。BMI过低、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占13.0%、59.5%、21.5%和6.05%;WC肥胖率为36.0%。随着BMI和WC的增加,研究对象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BMI与WC均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且WC与血压水平的相关系数大于BMI与血压水平的相关系数,男女差异不大。结论 BMI、WC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身体锻炼来控制全身性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东莞市横沥镇≥35岁居民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横沥镇≥35岁的10 036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结果完成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共9 880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各为37.5%、16.5%、51.8%。男性超重患病率较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26.98,P<0.001),男女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基本持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34.6%。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各为133.7/77.5 mmHg、138.5/80.4 mmHg、136.2/78.3 mmHg;高血压患病率各为38.4%、50.8%、45.2%。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MI超重、肥胖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是BMI正常的1.78倍(95%CI:1.56~2.02)、3.20倍(95%CI:2.71~3.80),中心...  相似文献   

17.
吴善玉  朱文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77-2779,2781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3个肥胖指标与MS及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延吉市某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资料完整的886例对象按照不同的BMI、WC水平进行分层,比较分析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对WHtR指标与MS其他组分异常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寻找适合的切点,分析其对MS的患病风险。结果调查对象中肥胖程度比较严重,且各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各项代谢异常患病率均与BMI和WC有关,两者均异常时,各项表示代谢性健康风险的OR值明显高于BMI与WC各单项异常组(P﹤0.01),但仅有腹型肥胖时,其OR值均高于BMI超重而WC正常者;WHtR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9,P﹤0.01),当WHtR超过0.50时,个体MS患病危险度显著增加(OR:1.564,95%CI:1.046~1.896,P﹤0.01)。结论 BMI和WC异常可增加代谢异常疾病的患病风险,WHtR是较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在防治MS其他组分时应将体脂增多同时伴有脂肪分布异常者列为重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某重工业企业劳动力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血压特征,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社区人群的BMI、WC及血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区人群超重及肥胖率38.22%,高血压总患病率13.14%,其中男性患病率17.68%、女性患病率3.29%,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均值随着BMI、WC的增加而升高。提示本社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控制体重、腰围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对相关测量指标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某农村1661名中老年人(男612人,女1049人)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3.4%,高血糖检出率为23.8%,贫血患病率为35.3%。中老年女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腰围/臀围比(WHR)高于女性(P〈0.05)。65岁之前BMI、WC均较高(BMI〉25kg/m^2,WC〉85cm),65岁以后随年龄升高BMI、WC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BMI、WC、WHR、WHtR4者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正相关系数均为WHtR最大(P〈0.01)。结论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贫血患病率均较高,中老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男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高血糖,同时45~65岁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WHtR与BMI、WC、WHR、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的相关性均较强,可以作为有效的腹型肥胖指标和预测高血糖与高血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高寒地区人群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期为肥胖和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北极村1064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检测,并按照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与高血压相关性。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19.55%,超重的患病率为35.81%,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69.64%,高血压患病率为27.16%。正常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心性肥胖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01)。将WHR和BMI作为自变量对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和超重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001);中心性肥胖组的高血压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P<0.0001)。经多因素相关分析,WHR和BMI与高血压都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BMI仍在标准范围的人,若是任由腰围一直变大,对健康而言,仍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信号。因此,如果只注意体重,而忽视腹部脂肪过多,仍有发生慢性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