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行诀》中外感天行病方的组成和主治与《伤寒论》的很多经方相同或者近似,二者共同来源于《汤液经法》的古典经方。外感天行病属于瘟疫类疾病,其方剂命名具有天文术数的背景,但是后来张仲景有意淡化了这些道家的影响。外感天行病方的内部规律是升降阴阳、交并金木和既济水火,是同向对冲而不是五行生克,因而不宜使用《汤液经法》图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尝试其内部关系从立体的河图模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保存了早期经方医学的体、用、化味理论。其中体、用理论可以正确理解五脏大小补泻诸汤乃至五脏劳损病诸方的组方规律,而体、用、化味理论可以解析救误治诸五脏泻方的组方规律。体、用、化味理论是《辅行诀》五脏补泻经方系统的独特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钱超尘  赵怀舟 《河南中医》2009,29(9):833-835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为法国伯希和盗掠,守洞道士王圆篆在为伯希和装箱时暗藏之,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县张僵南,僵南传其嫡孙大昌,毁于1966年“文革”初,“文革”期间张大昌将抄写本寄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加以整理,于1975年打印35本内部交流(简称“中研本”),继而王雪苔先生两次亲访张大昌,收集到两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古医籍考释》(简称“考释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派王淑民先生陶广正先生再访张大昌,收集到3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简称“辑校本”)。今仍有大昌弟子抄本传世。  相似文献   

4.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于多种抄本及正式出版之本互存许多不同,对其进行全面重新整理,并得到了张大昌先生传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陆续访求到21个传抄本,这些宝贵资料为深入研究其文字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5.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于多种抄本及正式出版之本互存许多不同,对其进行全面重新整理,并得到了张大昌先生传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陆续访求到21个传抄本,这些宝贵资料为深入研究其文字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6.
曹东义 《山西中医》2010,26(10):49-50,53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的方药体系,被称为“众法之祖,群方之宗”,仲景本人也被称为医圣,两千年来受到人们敬仰。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他书中收载的被人称为经方的方药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直是个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7.
通过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的五脏大小补泻方对《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体味泻、用味补、体用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进行让《辅行诀》自己诠解自己的系统研究,认为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源流和发展,对于方剂学理论在新的高度上更进一步发展与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小补泻汤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小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应存教授认为炎症不能一概运用抗生素,可中医辨证论治,炎症由于中邪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患者自身免疫力不同,有各自的特异表现,李应存教授以典型病案为例,灵活运用敦煌遗书的理论和方药治疗各种炎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传为陶弘景及其门人辑录伊尹《汤液经法》,并增补或整合《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而成,书中药物五味理论与《内经》有相承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其特点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以五味功用为鉴药基础,以"苦""欲""急食"为五行补泻目标,通过增加的药物"体""用""化"味,扩展了五行药物的应用功能,同时在汤液经法图中融入进退和数理理论,对于本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体用味补泻、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的系统研究,认为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源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泻汤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大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了;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本,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蕴涵着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结合《素问》中疾病传变次序原文,可知疾病五行传变的基本规律,即:阳实传我生,阴实传生我,阳虚传我克,阴虚传我克。  相似文献   

14.
钱超尘 《西部中医药》2012,25(11):46-50
通检《辅行诀》全卷方剂数凡五十六首,其中共引用《伤寒杂病论》方二十二首。所引诸方,药味略有加减,为六朝医家运用仲景方剂正常现象,今世犹然。谨对二十二首方剂加以列举,并对《伤寒杂病论》以《汤液经法》为勤求博采之书略加考证。  相似文献   

15.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旧题梁陶弘景撰。藏经洞于1900年被守洞道士王园箓发现,1907年英国斯坦因首先到藏经洞盗宝,1908年法国伯希和再至藏经洞盗宝,通常说法是,伯希和所盗《辅行诀》被王圆箓乘机暗藏,1918年王圆箓售予张偓南,张家世袭珍藏,1966年被毁,后有少数抄本传世。本文从藏经洞被发现至1924年美国华尔纳揭撕藏经洞壁画24年历史过程进行考察,确证《辅行诀》决非王圆箓乘伯希和不备而暗藏,而是他多次大量监守自盗经卷的行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56-458
《汤液经法》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医著作,其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病的经典论述,通过从《伤寒杂病论》《辅行诀》条文做对比分析试还原《汤液经法》中的内容后发现,其重视经络、未病先防、善用刺血疗法、慎用火法等特点较为鲜明突出,这些特点是古人在临床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可能仅仅是《汤液经法》中的冰山一角,更多内容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芳芬 《光明中医》2022,37(1):34-3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从条辨中可看出,乌梅丸主治蛔厥、久利,后世也多以此论治.此文从《辅行诀》的五行互含理论出发,研究乌梅丸组成药物的五行属性,继而探讨《伤寒论》中乌梅丸条辨中的藏寒、蛔厥、藏厥之本意,并从实践(典型医案)中证实之.结论:①从《辅行诀》探寻乌梅丸方剂,其病机一目了然,较《伤寒论》乌梅丸条辨更易理解方剂所主治的病机;②中下焦藏寒导致藏厥,藏气不升,尤其肝气不升,是乌梅丸方的主要病机;③乌梅丸主治不仅是蛔厥、久利,而是符合条辨中所指的藏寒、藏厥病机的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医理、诊法、本草、医方、针灸等方面,以隋唐医学卷子为主,经历名代医家的整理日趋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敦煌医学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临床等领域,对于发扬中医特色,促进人类医疗的发展意义重大。李应存教授是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知名专家,在20余年的工作中,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应用,成果丰硕。其将敦煌医学理论紧密地结合临床,运用敦煌遗书医学理论和医方治疗内外  相似文献   

19.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旧题梁陶弘景撰.藏经洞于1900年被守洞道士王园箓发现,1907年英国斯坦因首先到藏经洞盗宝,1908年法国伯希和再至藏经洞盗宝,通常说法是,伯希和所盗<辅行诀>被王圆箓乘机暗藏,1918年王圆篆售予张偓南,张家世袭珍藏,1966年被毁,后有少数抄本传世.本文从藏经洞被发现至1924年美国华尔纳揭撕藏经洞壁画24年历史过程进行考察,确证<辅行诀>决非王圆箓乘伯希和不备而暗藏,而是他多次大量监守自盗经卷的行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