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灭菌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集的500件口腔诊疗器械为研究对象,将器械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器械各有250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消毒灭菌方法和全面化器械消毒灭菌管理.结果:观察组器械灭菌达标率、清洁达标率分别为99.60%、100.00%,对照组器械灭菌达标率、清洁达标率分别为78.00%、78.40%,由此说明观察组器械灭菌效果和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器械(P<0.05).结论:全面化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在口腔诊疗器械清洗、灭菌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342件口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1件。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观察组通过优化流程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实施清洗消毒灭菌,比较两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观察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器械损坏率(1.17%)低于对照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器械使用人员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可有效提升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进而有效提升使用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规范化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144件口腔器械为样本实施对应清洗措施,规范化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观察组,普通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对照组,观察清洗消毒质量,统计合格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中,流程规范、区域划分分值,清洗工作、消毒工作、器械存放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后,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98.61%,90.28%;98.61%,87.50%,P<0.05),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2.78%,13.89%,P<0.05)。关于器械消毒满意度的统计,该数据在观察组比对照组高(95.83%,79.17%,P<0.05)。结论:规范化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可使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升,有灭菌合格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1 w口腔诊疗器械145件为对照组,口腔诊疗器械在口腔科内处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后1 w口腔诊疗器械137件为实验组,将口腔诊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和灭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清洗质量及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模式,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消毒供应中心全体职工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4月-10月期间行常规管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CQI管理法。观察管理法实施前后复用器械灭菌质量及管理满意情况。结果 CQI管理法实施后,复用器械消毒清洗、灭菌、包装、发放质量合格率(99.47%、99.68%、98.83%、99.15%)均高于实施前对照组(95.75%、97.87%、94.9%、95.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82.73%)高于实施前(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行CQI管理法后,复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在消毒供应室口腔器械中联合开展优化流程与信息追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清洗的55件口腔器械作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消毒灭菌清洗;把2020年4—12月清洗的55件口腔器械作为观察组,对其开展信息追随系统与优化流程共同进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下发错误率12.73%、器械损坏率12.73%、湿包率12.73%,均高于观察组的1.82%、1.82%、1.82%,对照组的清洁率81.82%,低于观察组9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灭菌合格率是98.18%,与观察组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器械回收、器械洗涤合格、包装合格、物品发放合格、应用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口腔器械中联合开展优化流程与信息追溯系统,效果佳,能使下发错误、器械损坏发生减少,提高清洁率、物品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而且还能使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器械清洗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我消毒供应中心在2017年7月26日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以7月26日作为本次活动实施的时间点,将未实施品管圈管理记为对照组,将实施至12月31日的品管圈管理记为观察组.结果:品管圈管理实施后,观察组RLU值(763.4±174.5)、清洗合格率99.45%、器械缺缺少发生率4.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有效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与灭菌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集中管理理念的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实施集中管理理念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及管理人员作为观察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流程及方法作为对照组。评价并统计回收合格率值、清洗合格率值、消毒合格率值、灭菌合格率值、工作质量评分情况,计算手术器械总满意率值。结果:观察组抽查结果中回收合格率值98.10%、清洗合格率值99.40%、消毒合格率值99.19%、灭菌合格率值99.51%和对照组抽查结果中的回收合格率值90.01%、清洗合格率值90.07%、消毒合格率值90.16%、灭菌合格率值90.12%相比较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管理改善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工作人员,其中观察组专业技能评分值、清洗流程评分值、器械准备评分值分别和对照组专业技能评分值、清洗流程评分值、器械准备评分值相比较有较高幅度的提升,提升幅度明显(P<0.05)。经过管理后观察组手术器械总满意率值98.44%和对照组手术器械总满意率值85.94%相比较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观察组非常满意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的效果,提高口腔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采用传统科室清洗的口腔器械作为对照组,2016年2-5月经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清洗口腔器械作为实验组,使用潜血试验法、5倍放大镜检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3种方式评价清洗效果。结果对照组共检测口腔器械1717件,3种评价方式下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5.2%、89.3%、84.2%,实验组共检测口腔器械2017件,3种评价方式下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8.5%、96.9%、92.9%,实验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传统清洗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总体合格率为88.9%,检测效果优于其他两种评价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建香 《智慧健康》2022,(27):84-87
目的 探究和分析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灭菌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中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350件腔镜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消毒灭菌方式将这350件腔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件。对照组实施常规消毒灭菌,观察组实施PDCA模式进行消毒灭菌;对两组腔镜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包装合格率进行对比,评估和对比两组腔镜的器械管理、环境管理、腔镜的消毒质量和包装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工作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腔镜清洗合格率为98.29%,灭菌合格率为98.86%,包装合格率为9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腔镜管理中的器械管理评分、环境管理评分、腔镜的消毒质量评分和包装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工作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7.78%和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模式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灭菌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腔镜的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提高灭菌工作满意度,改善消毒供应中心腔镜的设备管理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和腔镜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处理效果,杜绝因其管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将口腔诊疗器械集中回收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处理的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确保了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患者的医疗安全,2009年1-12月清洗合格率为96.55%,2010年1-12月清洗合格率98.88%,两者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 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管理,规范处理流程,完善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对比2015年1月-2015年8月品管圈应用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4月品管圈应用后为实验组,计算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分别为94.50%、93.86%、94.93%、94.43%、95.07%、95.14%、94.43%、93.71%、94.50%,均低实验组98.21%、97.79%、99.29%、98.86%、99.14%、99.36%、98.14%、96.79%、9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齿类轴节器械、非齿类无轴节器械、组合器械等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其他类型器械外,两组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4.10%(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合格率提高,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超声清洗与人工清洗口腔器械对清洗合格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所回收的720件口腔器械进行研究,根据清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0件,对照组接受人工清洗给予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清洗方案基础上加施超声清洗,比较两组清洗方式工作效率及清洗合格率。结果 经目测法检测观察组清洗合格率为95.56%,较对照组89.72%高(P<0.05);经ATP检测法检测后观察组清洗合格率为96.39%,较对照组88.89%高(P<0.05),经隐血检测法检测后观察组阳性率为3.06%,较对照组11.11%低(P<0.05);清洗后观察组器械外表、管腔内细菌检测数量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一次清洗耗时、二次清洗耗时、器械消毒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口腔内科医师使用满意度、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种植科医师使用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超声清洗口腔器械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清洗合格率,同时还能减少隐血阳性率、清洗耗时以及细菌数量,提高医师使用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波加酶清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在手术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3月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500件污染硬式手术内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0件。在器械清消中,对照组先手工清洗后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观察组用含酶清洗剂浸泡5min后使用超声清洗机对器械清洗10min,再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采用目测法、残留蛋白检测法、咽拭子法测定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经目测法检测可知,观察组内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残留蛋白检测法测定可知,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咽拭子法检测显示,两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加酶清洗联合低温灭菌清洗消毒手术内镜器械,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获得良好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对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的500包消毒器械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的500包消毒器械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循证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消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保证口腔诊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研究探讨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最佳选择,降低口腔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将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分类-超声酶洗-终末漂洗-包装-灭菌-配送的一体化管理.无条件的口腔诊疗机构必须建立具备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的回收处置、清洗消毒和灭菌储存的独立区域,且工作流程合理,清洗设备齐全,并有严格的强制性的清洗质检及登记和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并管理.结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很重要,如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的器械管理模式,为各类器械处于良性循环、保证质量要求和保障及时供应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诊疗安全,加强监测管理督查与监管有利于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质量的可持续改进.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采取集中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由经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是最佳选择,最终达到有效降低成本,资源共享,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质量,确保就诊安全和医务工作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应用根因分析法控制骨科植入类器械对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患者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于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并植入器械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27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49例作为试验组,于2016年5月开始应用根因分析法评估改进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对照组患者骨科植入类器械采用常规清洗消毒,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根因分析法进行评估改进,检测两组骨科植入类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检测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结果 476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并植入器械患者中共有41例感染,感染率为8.61%;41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占64.4%、革兰阴性菌18株占30.5%、其他菌种3株占5.1%;对照组患者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污渍器械9.7%、生锈器械4.0%、返洗器械13.7%和总合格器械86.3%,试验组患者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污渍器械3.2%、生锈器械1.6%、返洗器械4.8%和总合格器械95.2%,两组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2.8%(29/227),高于试验组患者感染率4.8%(12/249)(χ2=5.051,P=0.025)。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能够有效提高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器械病菌附着程度,对于降低骨科植入手术患者感染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22年1月~2022年7月耳鼻喉科器械消毒情况实施研究,依照奇偶数将消毒管理人员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人实施常规消毒处理,观察组40人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比两组器械消毒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物品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的消毒质量、包装质量、消毒管理流程以及消毒操作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工作中的有效期错误率、包内物品有误率、标签填写错误率以及手术器械丢失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有助于显著提升器械消毒管理效果,提升器械消毒以及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9.
保障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就医患者的安全,遵循口腔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为基础,按照口腔器械传播疾病的危险,将其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器械,并明确了消毒灭菌的方法、流程、包装、贮存等要求;2016年12月27日,《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以下简称《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并于2017年6月1日实施。规范共分为9章6个附录,是我国口腔专业领域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的一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本标准的出台将规范口腔行业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达到在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医疗机构执行同一个卫生行业标准的目的,将有利于开展口腔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掌握消毒灭菌方法,避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在口腔诊疗服务中的传播,保障口腔就诊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赵蔚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5):134-134,13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质量控制评分。结果:观察组管理后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无菌区灭菌质量、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物品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内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以及质量控制评分,起到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