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12):1703-1705
目的:通过观察归龙汤对阳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归龙汤对DPN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阳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内服归龙汤,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2.51±1.13)μg/L、IL-6水平(7.59±3.84)μg/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归龙汤较对照组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明显降低患者的TNF-α、IL-6水平从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微循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神经和感觉传导速度及治疗前后血清ET-1、IL-6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Toronto临床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前神经MNCV和SNCV显著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降糖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ET-1、IL-6及TNF-α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结合前列地尔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74例DPN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足浴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治疗;中药足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中药足浴。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胫神经传导速度、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血清脂联素、IL-6、TNF-α等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P、FBG、Hb A1c、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胫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49%vs 70.27%,Z=-2.306,P=0.021);两组之间治疗后的BP、FBG、Hb 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也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中药足浴结合前列地尔注射可较快缓解DPN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脂联素、IL-6、TNF-α的水平,提示其机制可能与显著抑制炎症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络活血汤联合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降糖三黄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络活血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56/64),高于对照组的73.4%(4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联合降糖三黄片可有效治疗DPN,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中医辨证均属于气阴两虚兼有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组服用降糖舒络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治疗前后观察症状积分及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疗效和临床主要症状改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但是治疗组对次要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疗效不如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可能通过改善糖代谢、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改善微循环而起到治疗DPN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西洛他唑和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MMPs、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侯英  张艳春  李显筑 《光明中医》2012,(10):2149-215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1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调脂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养阴活血立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每次5.5g,3次/日),对照组给予口服弥可保(每次500ug,3次/日),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DPN疗效,及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适合气阴两虚、血瘀脉络证型DPN患者,且能显著降低TNF-α、IL-6、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NT-pro BNP、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益气活血汤口服。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服药4周后空腹采取静脉血,观测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NT-pro BNP、IL-6、IL-10、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为84%,治疗组为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IL-6、IL-10、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其能下调IL-4、IL-6、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发挥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均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组西药依帕司他治疗,给予治疗组中医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正中神经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清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SCV、MCV均较依帕司他组快(P0.05),血清TNF-α水平较依帕司他组低(P0.05),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较依帕司他组的76.7%高(P0.05)。结论: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疗法治疗DPN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林旋  魏爱生 《新中医》2020,52(13):106-109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CV和MCV均明显增快(P0.05),血清BDNF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DNF含量较高(P0.05),血清TNF-α含量较低(P0.05),腓总神经SCV较快(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跟复方血栓通胶囊升高BDNF的含量,降低IL-6、TNF-α的含量有关。在升高BDNF的含量和提高腓总神经SCV方面,复方血栓通胶囊效果优于弥可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联合桂龙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西药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龙通络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炎症因子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桂龙通络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并发症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邵氏针灸组穴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环素(PGl2)、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48例DP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邵氏针灸组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血糖水平变化、血清TNF-α、PGl2、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49%(P0.05);观察组神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G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邵氏针灸组穴治疗对DPN患者有较好疗效,不仅能够促进神经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对血糖调控同样具有积极影响,抗炎效果显著,同时有效减少细胞组织损伤,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大株红景天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及大株红景天,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两组的神经症状TSS评分治疗后皆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TSS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NCV均增加(P0.05),治疗组NCV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使用大株红景天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蛋白激酶C(PKC)活性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性DP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治疗组使用加巴喷丁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加巴喷丁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络方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观察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候评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一氧化氮(NO),检测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PKC活性,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HbA1c值对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CV有所改善,但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TNF-α值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NO值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KC、Hs-CRP值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的73.33%(P0.05)。结论:使用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DPN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FBG、HbA1c、TNF-α水平值,改善患者的Hs-CRP水平和PKC活性,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络糖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CRP、TNF-α、IL-6变化与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通络糖泰方对DPN的短期干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以120mg/kg体重隔日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制备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中药(通络糖泰)高、低剂量组,西药(弥可保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另设鼠龄、体重相匹配的正常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通络糖泰浸膏、弥可保、二甲双胍灌胃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CRP、TNF-α、IL-6和神经电生理传导速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正常组明显减慢(P0.01),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通络糖泰高剂量能降低大鼠CRP、TNF-α、IL-6水平,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通络糖泰能有效改善实验性DPN大鼠神经传导功能,可能是通过改善DPN的慢性炎症状态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温阳活血法内外合治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TNF-α、IL-10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阳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给予温阳活血法内外合治(归龙丸方内服、中药硬膏热贴敷双涌泉、三阴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震动感觉阈值、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后两组双下肢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有下降,IL-10水平均有上升(P 0.05),观察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阳活血法内外合治能有效改善阳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震动感觉阈值,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升高IL-10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通络法辅助西医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降糖、调脂、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温阳通络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肌电图指标,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感觉异常、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积分和总积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右腓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明显增快(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72/80),对照组为71.2%(5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通络法辅助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照组用呋喃硫胺片25mg,tid。两组病例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结果: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麻木、疼痛、针刺感、拘挛、肢冷等中医证候疗效及降糖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改善麻木、疼痛、针刺感、拘挛、肢冷等中医证候及明显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方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R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予RNS临床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水平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方治疗RNS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降低患者TNF-α和白细胞介素水平,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