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雷公炮炙论》一书炮炙矿物药的有关情况。方法:系统分析该书所载矿物药。结果:阐明了该书对矿物药原材料真伪优劣的鉴别、炮炙辅料的选择、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结论:《雷公炮炙论》对矿物药的认识和应用并不比其它类中药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雷公炮炙论》一书炮炙矿物的有关情况。方法:系统分析该书所载矿物药。结果:阐明了该书对矿物药原材料真的优劣的鉴别、炮炙辅料的选择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结论:《雷公炮灸论》对矿物药的认识和应用并不比其它类中药晚。  相似文献   

3.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8):2493-2496
《雷公炮炙论》中共载268种药物,其中178种药物的炮制中使用辅料。这些辅料有通用炮制辅料也有特殊配伍炮制辅料。《雷公炮炙论》中辅料的使用可以用药物七情配伍来解释。本研究从药物配伍的角度对该书中辅料的选用及辅料炮制的内容作以阐释,提出要注意古今药物主治功效的变化及历史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萍  张志国  杨磊  张震  李瑞  周逸群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729-1734
蜜炙法是一种以蜂蜜为辅料的炮制技术,在我国中药炮制中的使用相当广泛。目前,中药蜜炙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居多,但其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还未有系统化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公炮炙论》经典炮制方法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炮炙论》的经典炮制方法和原理。方法对《雷公炮炙论》中常见炮制方法,结合现代炮制技术,阐述了《雷公炮炙论》的经典炮制方法和原理。结果和结论《雷公炮炙论》对指导和促进现代炮制方法的改革创新,制定统一的炮制工艺、饮片规格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宋嘉定元年,宋宁宗令药局医官许洪修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许洪在增写的《指南总论》中,补入了《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篇,将185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列为法定制药标准。篇中使用了16种炮制辅料,77种炮制方法,除篇名1次用“炮炙”外,其余7次改为“炮制”,并提出“依法炮制”的著名总结。本篇实为宋代官药局的炮制规范,在炮制学领域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华相 《中药材》1996,19(3):150-151
本文就《本草纲目》对《雷公炮炙论》所载制药技术的发展,从完善有关中药炮制的理论、增辑新的炮制技术内容、改进繁琐的炮制方法、纠正炮制之谬误、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扩大辅料的运用、规定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这是《本草纲目》在中药炮制技术方面又一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含挥发油类中药炮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挥发油类中药炮炙刍议靖州县药检所(418400)杨波平主题词中草药/生产和制备,炮制/方法,油.挥发中药炮炙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方法,系将经过净选、切制后的中药材,进行加热或与固体辅料共同加热或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处理方法。某些...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早在《雷公炮炙论》以前就已开始应用辅料炮制中药。中医临床为适应辨证施治立方遣药的需要,以及增加药物的灵活性和使用范围,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在炮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定的辅料,如酒、醋、蜜、姜汁、食盐水、甘草汁、黑豆水、米泔水等等,以其本身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炮制方式对杜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盐炙、酒炙、蜜炙、清炒、土炒等多种杜仲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考察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6种有效成分、醇溶性浸出物量和损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权重系数综合评分比较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结果 辅料对杜仲炮制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盐炙、清炒、酒炙和糯米炙法所得杜仲成品综合评分高于杜仲原药材,指标成分含量高、损耗少、浸出物得率高。结论 杜仲炮炙采用最多的盐炙法、清炒法和制炭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质量较优,现今使用的炮制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1.
《炮炙大法》是明·万历时著名医药学家缪希雍应庄继光之请而口述的,又经庄氏整理的炮制专书。最早刊于1622年,为《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卷之四,后有单印本,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的又一部炮制专著。全书按药物类别,分为水部、火部、土部、金部、石部、草部、木部、果部、米谷部、菜部、人部、兽部、禽部、虫鱼部等14部,共439种中药。书中以简明的手法叙述了各药的炮制方法,也包括各药的出处、采集、优劣鉴别、炮制辅料、炮制过程、炮制后的贮藏方法,对某些药物还阐述了炮制前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中药炮制中,醋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炮制辅料,其方法名为醋制,在《雷公炮炙论》、《五十二病方》中均有记载。文章从醋制的历史发展、"酸入肝"的原理、醋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探讨"醋制入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药炮制的内容极为丰富,除《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三部炮制专著外,更有大量的炮制资料散在于历代医药文献中。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在古代医药著作中,凡有关制药的记述多包含炮制内容,其中与“炮制”名词同义的用语较多,如在古代医方或本草中常称之为“修合”、“合药”、“合和”“合治”、“制药””等术语,通常即包含制剂和炮制两方面内容。只有熟悉这些炮制同义词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药炮制。一、“炮制”一词的最早记述炮制古称炮炙,从字义上讲都离不开火。“炮”,《广韵》:“裹物烧也”。三国时蜀汉谯周《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  相似文献   

14.
建议中国药典增加某些饮片的辅料限量检查钟伦恒(江西省赣县药品检验所341100)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509种,其中在其炮制项下规定用盐炙的有15种,用蜜炙的有16种,并分别于药材炮制通则项下或各该品种的炮制项下规定了辅料(盐或炼蜜)的用量。但对其成品(炙后的饮片)却无一味规定了辅料的用量检查,导致某些成品中辅料(盐、炼蜜)用量过大的现象。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3点:1多数药材的价格贵于辅料(盐、蜜)的价格,炮炙时有意....  相似文献   

15.
炮制,古代一名“炮炙”。“炮”:《说文》释为:“炮毛炙肉也,”《广韵》释为:“一曰裹物烧也。“炙”,《说文》释曰:“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传》:“炕火曰炙。”可  相似文献   

16.
<正>《雷公炮炙论》原书三卷,载药300余种,系南朝刘宋时雷(学攵)撰著,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前后,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制药专著之一。该书所记述的古代制药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药物炮炙、加工方法,多为后世诸本草所引据,至今仍有很高的应用及研究价值。1 《雷公炮炙论》炮炙辅料本草记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以米作为辅料研究不同工艺制备米党参,对比不同炮制品抗应激作用及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为探究米制党参合理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鲜党参为原料,粳米为辅料,通过不同工艺制备党参炮制品,以抗应激作用为参考指标,同时结合品质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以米汤炙、60℃烘干法炮制所得米制党参在抗应激作用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米炒党参。结论:米制党参可考虑以米汤为辅料,采用炙法制备,其炮制工艺、炮制原理及辅料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8.
枳实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历代有多种炮制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近20年来枳实炮制相关研究文献,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及各地饮片炮制规范,对枳实历代炮制方法沿革、现代炮制工艺及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研究、炮制品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历代枳实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切制、清炒(炒黄、炒炭)、固体辅料炒(麸炒、土炒、面炒)、炙制(酒炙、醋炙、姜炙、蜜炙)、烧、蒸、焙、熬、泔浸制、醋制膏等20余种;现代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基本沿用枳实的传统炮制方法,以净制、切制、麸炒为主。枳实炮制工艺研究主要集中于麸炒、软化切制、水炙,枳实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下降,成分种类也发生变化,橙皮苷、柚皮苷、辛弗林等成分含量也有下降。枳实炮制品质量控制研究,现主要采用TLC、HPLC法对单个或多个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枳实炮制品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升高血压、对子宫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及黄酮类成分体内转运吸收等方面。今后需进一步阐明枳实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规范其炮制方法,建立专属性质量标准,为后续枳实的炮制研究、资源开发及综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草纲目》保存《雷公炮炙论》佚文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相 《中药材》1994,17(11):45-46
本文以197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为蓝本,对该书保存早已散佚的《雷公炮炙论》中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归类整理出炮制十六法,计262种药物,占《雷公炮炙论》载药数300种的87.3%。为研究中药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发掘传统炮制工艺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全面总结了中药炮制方法及经验技术,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药炮制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量变和质变规律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一门学科。《雷公炮炙论》也记载了炮制化学的内容,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