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健康教育》2015,(10)
目的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来该计生指导站登记建档的孕妇中选取孕妇200例,未进行过婚孕前教育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过婚孕前健康教育的孕妇作为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2组孕妇定期走访,对其每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及情况进行记录,观察2组孕妇对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对生产方式的选择,并评估2组产妇孕期保健及营养以及预防出生缺陷、遗传病、围产期保健等知识知晓情况。观察2组产妇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结果婚孕前检查的依从性、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等3组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于孕期保健及营养[(89.58±7.52)vs(36.58±5.83)分]、预防出生缺陷[(93.52±5.28)vs(38.52±4.76)分]、遗传病[(91.68±3.82)vs(41.82±7.34)分]、围产期保健[(94.28±6.44)vs(32.69±4.62)分]等相关知识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5,P0.05)。结论婚孕前健康教育对提高孕期女性对产检的重视程度,提升分娩方式的合理性及提升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优生优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将某院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所进行孕产检查的妇女和预备分娩产妇8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联合健康教育。对所有妇女进行18~24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妇女的干预疗效、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依从性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试验组妇女的依从性变化、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妇女护理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运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婚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实现优生优育,并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减轻妇女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干预效果,改善孕妇孕前自我保健状况。方法:选取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教育的300对待孕夫妇和随机抽取的300对未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教育的待孕夫妇做对照,就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自觉落实程度、优生优育知识了解程度、出生缺陷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加强婚孕前健康教育 促进优生优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2):47-47
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发现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降低死亡率、实行优生优育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我院是优秀省级三级妇幼保健院,很重视优生优育、婚孕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实施优生优育孕前健康教育。本文对婚孕前夫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影响进行综合分析[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学杂志》2015,(13)
目的分析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采用单纯育龄期健康体检模式对对照组实施干预,在单纯育龄期健康体检基础上增加实施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观察组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对优生优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观察组为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对照组对遗传病、性病预防、性知识与避孕、围产期保健、出生缺陷的预防、孕前保健与营养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分别为25.0%、20.5%、25.0%、29.5%、27.3%、31.8%,观察组分别为95.5%、93.2%、97.7%、95.5%、97.7%、9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589、47.427、49.081、40.776、46.574、41.883,均P0.05)。结论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增强对优生优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生殖健康概念。并提出了“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服务”。要求各国政府通过初级保健系统对各年龄组的所有人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其中优生优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如何进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孕期自我保健的方法策略。方法我院产科门诊部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收了120名孕期产检妇女和预备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各项统计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在孕期检查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干预使得年轻夫妇的孕期保健意识有了大幅提高,能自觉地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掌握了许多优生优育知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和死亡率,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怀孕的夫妇在怀孕前至少6个月包括婚检在内的必要的检查、评估、治疗和干预,使妇女在最佳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状态下有计划、有准备地受孕.做好孕前保健,适时妊娠,避免无计怀孕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减少先天缺陷,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如何做好孕前保健及优生优育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徐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55-56
强制婚检取消后,准新人自觉选择婚检的主动性下降,造成了一些遗传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和延续。我市近年来婚前医学检查人数急剧下降,而孕前保健又处于真空状态,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0.
开展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该院所在社区525例母婴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观察,结果见干预组产妇除会阴侧切后切口愈合不良外,其他如乳腺炎、血压升高、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总的患病率均比对照组为低,其中乳腺炎及总的患病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新生儿除脐部潮湿外,其他如体重下降、湿疹、尿布皮炎、脓疱疮、鹅口疮等各种异常情况均较对照组为低,其中尿布皮炎、脓疱疮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中作者还就医学模式转变后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进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消除和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使命,它更注重人们的行为问题,即关于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将44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及分娩的孕妇,根据干预自愿原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该组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孕期保健教育;对照组:未对该组进行以上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出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体质量、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能帮助孕产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间接地促进孕妇自然分娩、控制孕妇及胎儿体质量的过度增长,降低孕妇肥胖率和巨大儿的出生率.该干预有利于优生优育,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产妇分娩前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近分娩期的产妇心情复杂,既有对分娩充满喜悦的期待,又有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知识的缺乏及不良的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分娩不能按正常机制进行,出现难产、产后出血、医疗纠纷等情况的发生。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年的缠绵热恋和令人激动的新婚之夜以后,夫妻双方就期待着爱情的结晶——宝宝的到来了。有的夫妻准备了一大堆胎教资料,这当然很好。但有的夫妻并不完全清楚,在受孕前一段时间,做些准备工作会对优生优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夫妻双方有责任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以便在受孕时提供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这样可使后代的智力和体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发现人体的微量元素有40余种,其中必需的有14种之多。有关研究显示,人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多少与优生密切相关。医学研究证实,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组织修复、内分泌和酶类等生理生化机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微量、宏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水,不能在体内合成,如因摄人不足,婴儿母体微量元素先天欠缺、地方性缺乏、某些疾病引起代谢过多,吸收不良等,都会因微量元素缺乏或平衡失调产生各种疾病。锌、铁、铜、钙、镁、碘等是与胎儿成长发育、婴儿生长关系极为重要的微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水平也不断改善,1991年以来,我国的婴儿死亡率缓慢下降,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婴儿死亡率降至14.9‰,为历年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养生》2016,(18)
目的:2012年我国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的是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本文主要探讨计划怀孕夫妇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站接受孕前检查的120名待孕夫妇与120名未接受孕前检查的待孕夫妇,进行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教育和婴儿出生缺陷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接受孕前检查的孕妇由于受到了我站的检查和教育,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好,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检查夫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人民医院所处辖区街道办下属的居委会2个,每个抽取100户15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讲座授课和参与式互动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历时1年。结果参与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由教育前的50.42%和45.54%提高到教育后的90.36%和7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0.85%提高到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教育前的45.90%,提高到49.0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后两组比较,教育前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教育后参与式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传统式组(P均<0.05)。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效果优于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职前健康教育的意义,作者通过分析职场健康问题现状、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和高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提出了4条方法与对策:①构建课程与社团、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线上微课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②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的组合优势,引入校外行业资源服务教学;③开设体质健康课,针对大学生的健康需求设计教学内容;④开展健康微课,针对学生兴趣点设计碎片化学习内容并将学习痕迹纳入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20.
十堰市在医院开展社会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作了多年的探索,以创新的思路搭建了医院健康教育"五个一"工程模式,并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社会健康教育工作,为全市医院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推动了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建立了医院健康教育"五个一"工程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