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配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药物加用脑心通治疗)42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2例。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7.14%,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愈显率为23.08%,总有效率为34.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配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一定疗效,未见异常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周雪林  周明 《国医论坛》2022,37(1):27-29
目的:观察芪桂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邓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联合芪桂通络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内科选择55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通脉舒络胶囊(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水蛭、郁金)联合针剌疗法,对照组60例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3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2.81%;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21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5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风参芪通络胶囊与针刺联合治疗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各3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BP临床表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的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参芪通络胶囊结合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脉舒通颗粒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辨证属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分层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均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舒通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舒通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组(治疗组)30例,脑心通胶囊组(对照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08分±1.26分,对照组为13.12分±0.84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6.7%,较对照组85.8%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例继发癫痫。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运用董氏奇穴、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依据随机分组法将病患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丁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等,并配合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董氏奇穴、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68.4%。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治疗14天,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气虚血瘀型康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康复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例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自理能力、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对于气虚血瘀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益胶囊。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捏脊疗法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半身不遂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鹰  温屯清  曾亮  周昊  罗全 《中医药导报》2007,13(5):27-28,62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肾虚痰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予地黄饮子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7例予拜阿司匹林口服,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化瘀疏通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化瘀疏通方联合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灌注量、神经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P0.05)。结论:化瘀疏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相比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脑血流灌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