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5):658-660
目的:观察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参茸延龄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症状体征与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较治疗后两组显著改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与滑脱椎体位移距离、角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性(-1r0,P0.01)。结论: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明确,可有效复位滑脱椎体,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具体确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阳谷县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9.11±5.03)分,对照组为(22.15±5.1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显著缓解腰椎滑脱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骨推拿组和传统推拿组各120例,正骨推拿组接受正骨推拿治疗,传统推拿组则接受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正骨推拿组JOA评分及腰曲值高于传统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骨推拿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牵引疗法,配合针灸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以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及结束3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VAS)量表评分、腰椎JOA量表评分,其中VAS量表分数越低疗效越好,JOA量表分值越高效果越好;再根据取X线腰椎正位及侧位图,测量L_1~S_1椎体终板夹角,计算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并根据上述量表评分后及腰椎X线结果进行疗效判断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3个月后,联合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腰椎JOA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腰椎JOA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JO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3个月后,联合组腰椎JO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矢状曲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其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3个月后,联合组腰椎矢状曲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其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常规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3个月后,联合组复发率1.82%,明显低于常规组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改善腰椎稳定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结束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51-1953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单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RS评分、JOA评分和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运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对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正骨伸筋胶囊治疗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在本院门诊诊治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正骨伸筋胶囊组)27例、对照组(美洛昔康+中频治疗组)28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JOA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JOA评分、VAS评分明显较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伸筋胶囊治疗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与体征、X射线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仰卧位摇腰法、传统仰卧位按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仰卧位摇腰法(治疗组)、传统仰卧位按压法(对照组),统计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的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前凸角、腰骶椎间盘角、骶骨倾斜角,评价两组正骨手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但在腰椎前凸角、腰骶椎间盘角及骶骨倾斜角的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仰卧位摇腰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方面优于传统仰卧位按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常规手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JOA改善率为(68.76%±11.81%),高于对照组的(56.03%±7.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应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28例)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32例)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三维正脊疗法配合针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经筋三维正脊疗法配合经筋穴位针刺,对照组采用屈膝屈髋垫枕复位法配合经筋针刺。治疗4 W后观察2组患者VAS和JOA评分情况,并对疗法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实际完成病例75例。观察组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3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0.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及JOA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正脊疗法配合经筋穴位针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可很好地缓解及疼痛,恢复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爱峰 《河南中医》2012,32(11):1494-1495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踝关节扭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缩短了治愈的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手法配合中药烫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松解腰臀部痉挛软组织、纠正错位小关节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治愈8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显愈率为93.33%.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牵引加手法治疗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80例临床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的症状改善程度,通过JOA评分分数,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牵引加手法治疗不仅在缓解疼痛方面而且在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结论:牵引加手法治疗疗效确切,无副作用,避免了药物治疗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良反应,能够进一步提高腰部活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叶氏正骨十步手法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叶氏正骨十步手法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叶氏正骨十步手法治疗。治疗30 d后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综合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分别为(5.50±1.42),(7.68±1.36);(7.95±1.89),(6.34±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氏正骨十步手法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更好地改变神经传导,减轻盘性压迫,达到解除疼痛优于单纯正骨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传统清宫正骨手法中常用手法三搬法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LDH患者60例,按照数字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推拿和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单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3d治疗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生活症状评分及JOA临床体征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搬法联合刺络放血治疗LDH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清宫正骨手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牵引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