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休息、针对病因治疗,并予以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柴胡疏肝散,以12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凝血功能等检查,观察记录腹胀、胁痛、纳差、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在早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腹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FD罗马II诊断标准,且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腹安汤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胸脘痞满、纳差、烦躁易怒、神疲乏力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安汤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疏肝解郁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解郁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将80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抗消化不良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的中药,疗程6周。结果:两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Zung自评量表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较冶疗前下降,治疗组消化下良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2.8%,HAMD量表评分达常模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和16.7%(P<0.06)。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法能明显提高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腹三针(中脘、天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探讨腹三针在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腹三针组(A组)、穴位对照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均治疗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NDI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QLI)、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ND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A组优于B组、C组(P0.01)。治疗后3组ND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A组优于B组(P0.05)、C组(P0.01)。在NDQLI具体项目方面,治疗后A组在控制领域、食品领域改善值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干扰领域、睡眠领域改善值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A组优于C组(P0.05)。A组临床疗效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三针组(中脘、天枢)、穴位对照组(建里、滑肉门)、药物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NDS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提高NDQLI评分;腹三针在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王莹  闵国庆 《新中医》2020,52(19):63-6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 例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 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并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T)、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观察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4.29%,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HAMD-17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MD-17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D-17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CORT、NA、5-HT、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CORT 低于治疗前,血清NA、5-HT、BDNF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CORT 低于对照组,血清NA、5-HT、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ORT、NA、5-HT、BDN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术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给予柴术解郁汤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其余基础治疗相同,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贺氏火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60例,在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2个队列,分别暴露在2种不同的干预措施中,其中对照组30例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火针点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5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取足三里穴、内关穴),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盐酸依托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mo患者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FD Symptom Index)。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mo的症状指数NDSI(Nepe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与FDI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生活质量指数NDLQI(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动力障碍性FD5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针刺足三里,梁丘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以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纳差5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改善动力障碍性FD患者的症状,对早饱,嗳气,纳差的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FD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疏肝解郁和胃汤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组予自拟疏肝解郁和胃汤,4周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自拟疏肝解郁和胃汤对肝胃不和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达到9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解郁和胃方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方法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脾胃气虚证或为主症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1例),对2组Hp感染者均加用四联抗Hp治疗10 d,观察组同时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吗丁啉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随访观察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例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实验,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服用吗丁啉,实验组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愈12例(66.67%)、显效2例(11.11%)、有效3例(16.67%)、无效1例(5.55%),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治愈8例(44.44%)、显效3例(16.67%)、有效2例(11.11%)、无效5例(27.78%),总有效率61.11%。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使康复时间逐步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法治疗早期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的患者共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解郁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四项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疾病患者进行疏肝解郁法治疗,能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肝硬化症状,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使用吗丁啉治疗,治疗4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观察期间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肝胃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关键及临证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3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1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对照2组(口服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和联合用药组(对照1组+对照2组)。3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并在治疗结束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含量。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而对照2组复发率低于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用药组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并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均能不同程度的上调患者GAS、MTL表达水平,下调SS、CCK、NO水平;联合用药组对GAS、MTL、SS、CCK、NO的调节作用均较为明显,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在治疗期间,对照1组患者有5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2组和联合用药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肝胃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协同增效作用,上调患者血清GAS、MTL表达水平,下调SS、CCK、NO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多潘立酮片和谷维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和胃调中汤的治疗方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病例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不失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对其主要症状、胃电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气海、内关、公孙、足三里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10 mg,每日3次,连服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上腹胀痛、早饱、嗳气、厌食、恶心5个主要症状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胃电图胃电主频率(DF)和餐后、餐前电压比值(AR)监测数值,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保和丸改汤剂随症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121例,其中以保和丸加减治疗(治疗组)62例,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9例。结果:治疗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和丸改汤剂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