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麻杏石甘汤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中药汤饮麻杏石甘汤辨证加减治疗为主,辅以抗生素和平喘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麻杏石甘汤具有止咳平喘,降气化痰的功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按照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与不同剂量沙丁胺醇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沙丁胺醇首用剂量1次2 mg,追加剂量1次4mg,麻杏石甘汤日服1剂。结果沙丁胺醇4 mg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2 mg组(P<0.05)。结论较大剂量沙丁胺醇与麻杏石甘汤联合应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不同煎煮法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杏石甘汤分煎组,麻杏石甘汤同煎A组,麻杏石甘汤同煎B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并以低浓度OVA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麻杏石甘汤先煎组、麻杏石甘汤同煎A组、麻杏石甘汤同煎B组从激发开始连续7 d灌胃给药,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UC5AC及肺组织匀浆HIF-1α浓度。结果:麻杏石甘汤先煎组降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UC5AC及肺组织匀浆HIF-1α浓度优于麻杏石甘汤同煎B组和麻杏石甘汤同煎A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除去麻黄上沫的煎煮法最理想,其降低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和改善急性低氧环境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两种煎煮方法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将40只合格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杏石甘汤先煎组,麻杏石甘汤合煎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并以低浓度OVA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麻杏石甘汤先煎组、麻杏石甘汤合煎组从激发开始连续7天灌胃给药,分别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GF-β1及肺组织匀浆HIF-1α浓度。结果麻杏石甘汤先煎组在降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GF-β1、肺组织匀浆HIF-1α浓度方面优于麻杏石甘汤合煎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除去麻黄上沫的煎煮方法更安全,更有利于抑制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改善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量-效关系。方法:运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对9个剂量组麻杏石甘汤对磷酸组胺引喘豚鼠哮喘潜伏期、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量-效应曲线,从而得出麻杏石甘汤止喘量-效关系。结果:麻杏石甘汤1.33,3.0,10.13 g/kg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结论:麻杏石甘汤止喘量效为非线性关系,随着药方剂量的不断增加,对哮喘动物模型效应指标的影响也呈波浪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河南454850温县中医院张万民主题词麻杏石甘汤/治疗应用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学龄前,儿童笔者多年来多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儿科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等疾病,每获良效,现将临床运用简述如下。用于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8.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138例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415000)李永贵笔者自1978年起,选用张仲景所创麻杏石甘荡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138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38例支气管哮喘病例中,住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哮喘模型小鼠肺功能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鸡卵白蛋白(OVA)抗原液腹腔注射致敏并以低浓度OVA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小鼠哮喘模型,从激发起,分别予以麻杏石甘汤、地塞米松片连续7天灌胃,测定小鼠呼气阻力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FN-γ、IL-13的变化.结果 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小鼠呼气阻力,增加支气管肺组织粘膜IFN-γ浓度、降低IL-13含量,效果优于地塞米松(P<0.05,P<0.01).结论 麻杏石甘汤有利于增强肺功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10.
汉方药 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其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日本学者应用汉方药麻杏石甘汤、柴朴汤、芍药甘草汤、八味地黄丸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和升降散加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和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19例,缓解1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9例,缓解15例,总有效率为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gE平均水平为(421.6±257.6)ng/mL,EOS平均水平为(0.31±0.17)×109/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整理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结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及麻杏石甘汤的组成和药理,对其临床疗效及相关病理机制进行介绍.麻杏石甘汤为治疗哮喘的经典方之一,主治肺热咳喘证,研究发现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有较大潜力,但尚有的研究仍较局限,该方的体内药动学尚未见报道,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缺乏一致性认识,未形成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判标准,这些问题都需在今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解决.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应为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为以该方为基础方的新药研究奠定基础,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麻杏石甘汤科学的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中药的经典方剂之一。对呼吸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作用、解热作用、抗菌作用、免疫作用、治疗变异性哮喘等作用。通过对麻杏石甘汤的文献的整理,对麻杏石甘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哮喘模型小鼠支气管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E(IgE),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的影响。方法将40只合格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杏石甘汤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并以低浓度OVA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麻杏石甘汤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从激发开始连续7 d灌胃给药,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灌洗液中sIgA、IgE浓度和肺组织匀浆中MCP-3、Eotaxin浓度。结果麻杏石甘汤组升高小鼠支气管灌洗液sIgA浓度,降低其支气管灌洗液IgE和肺组织MCP-3、Eotaxin浓度,且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在增强支气管粘膜防御功能,抑制气道炎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伍冲寒 《中医药导报》2009,15(11):13-1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治疗组以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两组均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血象正常、肺部哆音消失后停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麻杏石甘汤临床运用体会山西省汾阳医院(032200)张俊华,刘建生,马秀勤关键词麻杏石甘汤,解热,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为《伤寒论》名方,根据现代研究有解热、止咳、平喘、利尿、抗病毒与抗过敏等作用,可用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肾炎及芽麻疹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儿190例,分为A、B两组,A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ACQ量表测试。B组(30例)患儿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率以及肺功能测定。A、B两组均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治疗组予高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对照组予低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1周后分析临床疗效情况。结果:(1)高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组和低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组均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在哮喘控制上无差异,ACQ得分无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在咳嗽、咯痰、舌质、脉象、肺部体征证候积分上无差异(P0.05);而在喘息证候积分上有差异(P0.05)。(3)肺功能测定方面FEV1增值、PEF变异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高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比低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喘息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祝谌予过敏煎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敏煎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过敏煎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中药汤剂,9天~1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治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祝谌予过敏煎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方法采用豚鼠磷酸组胺引喘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小鼠气管酚红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能增强豚鼠对磷酸组胺所致哮喘的抵抗力;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增强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多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具有良好的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将 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治疗组 ,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 ,用 HE染色分析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结果显示哮喘组支气管上皮明显损伤 ,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管腔内有大量分泌物 ;治疗组气道炎症比哮喘组明显减轻 ,支气管内及其管壁浸润细胞数比哮喘组均明显减少 (P<0 .0 1)。因此我们认为麻杏石甘汤能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