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高速公路车祸伤、机器压榨伤等严重损伤屡见不鲜。院前网络的完善和现场急救技术已使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入院后易出现一系列严重病理生理紊乱,如进行复杂耗时的手术或处理往往会加重患者生理紊乱与病情。应先控制危及生命的原发性损伤,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然后再进行二次确定性治疗,这样可提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1~2]。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病人5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1994年3月至1995年12月治疗的74例严重多发伤病人静脉营养1周后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认为经中心静脉双能源供热21例,血浆白蛋白值及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均提高(P<0.05)。23例病人用双能源供热,周围静脉营养,血浆白蛋白水平及末梢血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抢救和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对台州市2011年收治的127例多发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27例多发伤病人的保证呼吸道畅通,维持有效循环,严密观察多发伤病人伤情和控制活动性出血等综合急救护理措施,治愈好转存活103例,治愈率为81.10%;死亡病人为严重创伤性休克、大血管撕裂伤、脑干挫裂伤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尽早争取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在抢救垂危病人的“黄金时刻”内,采取综合性有效的急救抢救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的急救与护理,及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93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抢救脱险75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19.35%。结论强化急救意识,准确判断伤情,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多发伤多是由于交通及工伤事故等多种原因起 ,多发伤发生率高 ,伤情既复杂又严重 ,死亡率高。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一般主张按VICSO程序进行。即 :V(Ventilation)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I(Injection)输液抗休克。C(Controlbleeding)控制活动性出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O(Operation)手术[1] 。而在抢救过程中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 ,能使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 ,行之有效。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提高早期认识疾病的能力 ,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重视心理支持 ,可提高急救护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者.多发伤多由于交通事故、高速冲撞、高处坠落、严重挤压等引起.现代多发伤发生率增加,伤情既复杂又严重,死亡率高.现收新泰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003年11月26日~2005年2月23日抢救多发伤病人44例,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何伟 《工企医刊》2014,27(4):875-87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的100例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救治手术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恐惧感、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的主诉恐惧感、焦虑情绪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3%,救治后康复情况良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在救治全程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给予患者安全感,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舒适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和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救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司维 《健康大视野》2007,15(3):98-98
我院急诊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抢救多发伤病人8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88例中,男71例,女17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岁,平均44岁。车祸伤68例,坠落伤7例,塌方砸伤2例,刀砍伤11例。接诊时心跳、呼吸停止5例,处于濒死状态10例,其余均处于休克状态。治愈52例,好转11例,死亡25例,病死率28.41%。  相似文献   

9.
黄瑞庭 《工企医刊》1997,10(4):17-17
我院自1989—1995年救治严重多发伤63例,占同期急诊创伤病人11.7%。现将救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8—64岁,其中18—54岁56例。致伤原因:车祸31例,坠落12例,撞击9例,工伤7例,其它4例。初诊时间:2小时以内者24例,2—8小时31例,8小时以上8例。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救治严重多发伤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痊愈60例,转诊上级医院30例,死亡28例,伤残10例,住院治疗83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15例,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感染性休克2例.结论 严重多发伤早期及时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教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0~1994年救治严重多发伤63例,其中男42人,女21人,年龄8~64岁。入院时轻度 休克12例,中度休克24例,重度休克16例。2处伤41例,3处伤16例,4处伤4例,5处伤2例。治愈52例(82.5%),死亡11例(11.7%)。死亡原因:严重颅脑伤并脑疝形成4例,失血性休克4例,中毒性休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业、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及现代交通业的不协调,导致多发性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现在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急救中心及急诊科条件简陋,医务人员没有经过创伤急救训练,很难对多发伤进行正确的判定并作出相应处理。现就多发伤的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郭贯成 《现代保健》2009,(13):61-62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多发伤救治措施、程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救治196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的临床资料,术前经积极严密的观察、抗休克治疗,就近在最短时间内行剖胸、剖腹等手术,术后动态观察,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74例,死亡22例,死亡率10.7%。结论伤后就诊时间与救治成功率成反比。根据损伤组织器官对生命威胁的程度,按轻重缓急有序地进行剖胸、剖腹等手术,同时强调围手术期的处理,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朱鋆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16-2617,2619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的诊治资料,按照救治结局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统计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急诊时相关联动科室情况、不同年份患者救治结局,分析患者因素、医疗因素等对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高龄、多发伤发生前合并疾病多、创伤严重程度高、创伤发生至首次急诊手术时间越长是导致患者救治结局差的主要原因;同时,院前急救指导、患者就诊时的相关联动科室工作效率也对患者救治结局有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设备的添置,急诊救治人员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年份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结局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份之间治愈出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因素和医疗因素,通过改善急诊管理流程、加强急诊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结局。  相似文献   

15.
杨惠光  陈国强  石源  张峻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16-2618
目的探讨急症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提高交通事故致多发伤救治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室-急诊室症监护病房(EICU)”一体化救治严重多发伤病人103例(第1组),和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未采用新急救模式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101例(第2组)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死亡20例,救治成功率为80.6%。第2组死亡27例,救治成功率为73.3%。2组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患者120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内绿色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第2组,救治成功率高于第2组(P〈0.05)。结论多发伤的诊治必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牢。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刨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I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多发伤为同一致伤因素所造成的两个或以上的组织器官、部位的严重损伤 ,常伴有创伤失血性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生理功能紊乱 ,危及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事故、工伤、火器锐器伤等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严重多发伤逐渐增多。其中 ,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占很大的比例 ,又因其常伤及头、胸、腹部等重要脏器 ,病情危重复杂 ,易误诊漏诊 ,死亡率高。本文主要对其救治程序、诊治原则及术后处理作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1 983年 7月~ 2 0 0 3年 7月共收治CRAMS创伤评分[1 ] ≤ 7分的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54例 ,男 43例 ,女 1 1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救治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比较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新模式(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救治710例(A组)和采用传统模式(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模式)救治299例(B组)严重多发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病例的急诊手术前时间、漏诊、并发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漏诊、并发症、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是41例(5.77%)、149例(20.99%)、581例(81.83%)、(67±32)min、(31±18)d和29例(9.70%)、92例(30.77%)、267例(89.30%)、(128±65)min、(42±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救治病例的病死率、致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结论 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的救治模式有效提高了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水平,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