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4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加减口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治疗7天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菌素片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结果: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收集64例,完成治疗61例,其中治疗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在治疗小儿厌食症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能有效治疗小儿厌食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消疳汤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研究组予健脾消疳汤。结果:两组治疗后HGB、体质量均大于入院时(P0.05)。治疗后对照组HGB含量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对照组88.9%、研究组97.8%,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疳汤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高、安全性高。而健脾消疳汤比醒脾养儿颗粒能改善血红蛋白浓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观察并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80例婴幼儿厌食症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食物喜好、食物响应、饱腹响应、进食缓慢、渴望饮料、情绪性暴食、情绪性进食减少、挑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主症、次症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厌食症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胡辉  陈峰 《新中医》2016,48(2):165-167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2组均予补锌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则口服醒脾养儿颗粒,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并比较2组患儿的体重、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增长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2组体重、Hb、TP均有增长,治疗组体重及TP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增长幅度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上调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锌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食欲,增加食量,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患儿体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以醒脾养儿颗粒与金双歧联合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金双歧治疗,观察患儿食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3%,对照组分别为82.8%,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可以提高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健宝灵片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98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健宝灵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2例给予健宝灵片口服并联合刺四缝穴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总疗程为8~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精神、食欲、食量、体重以及大便性状等观察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宝灵片口服联合点刺四缝穴对小儿厌食症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挑刺四缝穴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将7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予以挑刺四缝穴联合中药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34.2%,对照组治愈率为13.2%,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挑刺四缝穴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69-971
目的 :观察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8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点刺四缝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以临床症状积分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作为观察指标,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Zn、Fe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6.59%,对照组治愈率为9.52%,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可增加患儿体内Zn、F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患儿的食欲,达到治疗厌食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集的60份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份,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和治疗组(30份,醒脾养儿颗粒结合推拿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83. 2%,比较之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厌食,效果更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RAP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朝霞  王恩杰  孔令霞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56-1057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脾虚型厌食症患儿简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7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组均以4周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厌食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评估其对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增食欲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瘦素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增食欲素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过敏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也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采取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患儿的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厌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例。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片剂,治疗组口服妈咪爱散剂治疗,2个治疗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厌食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去氨加压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遗尿症患儿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配合心理行为治疗,治疗组口服去氨加压素片剂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用去氨加压素片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复发率等。结果:对照组的近期、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61.7%、53.6%,治疗组为82.1%、7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氨加压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消导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10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用蒙脱石散和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另用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83%,对照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时间、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洪奎 《新中医》2015,47(3):179-180
目的:观察常规用药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复常时间、总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脱水、大便性状、体温等恢复正常时间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恢复。  相似文献   

18.
方燕红  方潜 《新中医》2020,52(6):88-90
目的:观察小儿消食颗粒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消食颗粒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窦胃泌素、血浆神经降压素(NT)和酪神经肽(NPY)]水平变化,并评价2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2%,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观察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胃窦胃泌素、NPY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N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消食颗粒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明显缩短患儿胃排空时间,增加胃泌素分泌,疗效优于单纯肠道益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80例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比较分析2组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儿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于7d、14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7d、14d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