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肿瘤病因病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及基于以脾为基(基础)枢(枢纽)的理论依据、益气清毒法的内涵、清毒的辨证思维等方面来浅谈以脾为基枢的"益气清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肿瘤病因病机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及基于以脾为基(基础)枢(枢纽) 的理论依据、益气清毒法的内涵、清毒的辨证思维等方面来浅谈以脾为基枢的“益气清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属于临床疑难病。前人多认为哮病专主于痰,痰为发病夙根,多以发作期祛痰平喘治疗为重,笔者则认为哮病发作与迁延之根本实为"肾脾阳虚",治疗重在峻补元阳,温阳益气。本文以1则哮病治疗验案为载体,探讨在温阳益气法基础上使用附子、肉桂等大辛大热之品"峻补元阳"治疗哮病的机理。本验案根据患者病证的不同阶段,治疗侧重不同,以清热化痰入手,以峻补元阳,健脾益气收尾,陈年久病,豁然而愈。  相似文献   

4.
历代以来,补肾、益气两法一直用于异病同治,效果显著.而半个世纪以来,补肾、益气在肺病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亦越来越多.根据中医五脏相关理论,补肾、益气法可治疗各种肺病,比如哮病、喘证(哮喘)、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笔者认为补肾与益气有机结合即"补肾益气法",可适用于辨证为肾气虚证或肾虚合气虚证的一切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本文的立意在于鲜明地提出"补肾益气法"并加以专门探析,以促进补肾益气法在理论与实践特别是肺病研究应用方面更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高洁系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中医咳嗽、风咳、哮咳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道挛急。病位在咽喉、气管及肺络,与肝脾肾相关。高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以疏风宣肺、解痉止咳为法,缓解期以补益肺脾、益气固本为主,取得显著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得其深教,现将高老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方不停聚为邪,故治水必治气,气足则水行。不论在肝硬变腹水的早期或晚期,不论是邪实为甚还是正虚为主,益气升清法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早期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达厚土制水以防腹水生成,在晚期可益气培土升清以助腹水消散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7.
熊墨年教授强调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邪气,正虚主要是气虚,遂首创“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在应用“益气清毒”法过程中特别重视“健中”;因为,健中则运化健、营卫健、开阖健,健中则气血顺、升降顺、入出顺,为拒邪、抗邪、祛邪、散结消肿打下良好基础。健中常用益气健脾、消积导滞、疏肝理气、补火爊土、温中健脾、化湿健脾、泄肺助脾、升阳健脾、养阴“健中九法”。九法健中以健脾为中心,对恶性肿瘤辨证治疗的益气、健中形成清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炜  韩明向 《新中医》2014,46(6):19-20
介绍韩明向教授运用温法治疗痰饮咳喘的经验。韩教授认为,痰饮是哮病、喘证、肺胀等肺系疾病形成的病理因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其本在于脾肾虚寒,其标责之于外邪袭肺。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大法,运用温肺蠲饮、温脾益气、温肾化饮、温阳行瘀等温法辨治痰饮咳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所包含的先秦至民国哮病治疗的相关文献挖掘及研究分析,探索哮病用药及组方规律,为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以"哮"、"水鸡声"、"水鸡鸣"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对挖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药物349味,提取核心药对20对、药组22组、药团10项,得到9个公因子(基础方)。结论在哮病的治疗中,不仅重视"痰"的治疗,而且在用药上注重寒温并用,且多重视调理气机升降。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归属中医"哮病"范畴,哮病急发多因外邪引动体内伏痰,痰气交阻,搏击气道而发为本病.肖泓教授认为本病之因属内有伏痰,外失固护,治疗应当分清邪正虚实.故将哮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发作期以宣肺祛邪为主,缓解期则以健脾化痰、益气固表为要,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总结王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证经验。根据病机特点,将儿童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及稳定期进行辨治。认为发作期以风、瘀实邪为主,治当祛风活血以止哮,予平哮汤加减,佐以止哮平喘之品;缓解期以正虚邪恋为主,予泻肺降气以定喘、补脾强肾以化痰,常用泻肺方、化痰方加减;稳定期则以肾元不足、痰气内伏为主,予益气除痰以固本,选固防汤加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黄元御"土枢四象"思想指导下的用药规律。方法:提取《黄元御医集(五)》中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①医集共载方219首,载药116味。医方中甘草使用频数最高,所用药物的气味以气温平、味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功效类别以补虚类最高。②聚类分析可得7个药组,分别为黄芩、柴胡、半夏(升阳清热、燥湿降逆);石膏、浮萍、玄参(清热泻火、宣散透表);生姜、大枣(温中散寒、益气补脾);生地黄、当归、牡丹皮(凉血养血、滋肝清木);甘草、白芍(补脾益气、敛阴平肝);干姜、附子、人参(温里助阳、益气补脾);桂枝、茯苓(温通渗湿、健脾培土)。结论:黄元御用药重中土崇脾阳,立足于中土枢转四旁理论,通过温里、益气、化湿以扶土建中为主,兼有达木清肝或泻热降逆以拨动中土恢复枢转。  相似文献   

13.
导师熊墨年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正虚以气虚为主;最主要的促瘤邪气是毒。在治疗上,熊教授基于脾脏免疫轴心假说,结合传统中医理论,首创"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益气强调从中焦、从脾胃入手,清补为主,辅助其它补益,防止滋腻,佐以通络助补;清毒方面,重点清癌毒,同时辅以清六淫与内生之邪毒,结合畅通邪路、活血化瘀、消积抑癌肿等法。  相似文献   

14.
哮病辨证体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 ,哮病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按寒热辨治 ,缓解期从脾肾入手。但该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哮病的证治规律 ,亟需发展完善。根据哮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把其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同时以脏腑辨证为纲 ,把哮病归纳为鼻哮、肺哮、肝哮、脾哮、肾哮五个证型 ,称之为“三期五证”辨证体系。其特点有二 :强调了鼻、肝在哮喘发作中的重要性 ;哮喘发作期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应从脾肾治疗 ,不应墨守寒热辨证的陈规。  相似文献   

15.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病机专主于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哮病的治疗,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外,还要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笔者通过教学和临床实践体会到肺脾相关理论在哮病的病机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宣肺健脾是防治哮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氏病中医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年呆病)的发病机理以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为两条主线,痰浊停滞、瘀血阻塞为其基本病理环节,补肾益髓、安神开窍、健脾益气、化痰通瘀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邵教授"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选用邵教授"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105例)选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等,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邵教授"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及随访远期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改善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邵教授"五针法"改善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症状体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且远期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疲劳是脑卒中发生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极易降低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造成整体康复效果不良。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卒中后疲劳有较深入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经典理论梳理,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分析,认为脾胃是五脏六腑之枢、中气乃生命活动之本,脑卒中后疲劳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病,中气衰",病证之本属"虚类证"。治疗宜以"补中益气、升阳调气"为法,以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益气调气之品为要药,从脾胃、中气论治,使辨证执简驭繁,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类证治裁》记载:“大抵遗溺失禁,由肺肾膀胱气虚”,中医学认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病位在膀胱,与肺的宣降、脾的运化、肾的气化密切相关,以肾、膀胱不固失约为主要病机,故益气是治疗SUI的主要治疗原则,如何达到固本的效果,更有效地使用益气法治疗SUI,是今后研究热点之一。从理论探讨、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益气法辨治SUI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探究益气法在SUI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伟 《吉林中医药》2009,29(5):369-370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疲倦乏力、四肢困倦、少气懒言、自汗、不耐劳累等脾虚气弱证候。糖尿病病位主要在脾,脾虚气弱,脾不散精为其病机关键。治疗应根据不同证候应用健脾益气法或加用健脾益气药调护,以益气健脾法为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