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以2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QOLS)评分作为主要评估指标。以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作为次要评估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VAS、DQO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VAS、DQOL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增强患者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带状疱疹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振美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0)
目的:进行老年带状疱疹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站收治19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两组患者疱疹愈合时间、止痛时间、疱疹结痂时间、止疱时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疱疹愈合时间、止痛时间、疱疹结痂时间、止疱时间比对照组短,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并促进疱疹的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4.
5.
王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4):47-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6年4月-2019年7月诊治的13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护理4周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2组患者皮损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4周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结痂、疱疹消退及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6.51±1.87)d,(3.95±1.24)d及(3.46±1.16)d,短于对照组的(9.86±2.18)d,(5.52±1.21)d及(4.71±1.3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HAMA及PSQI评分分别为(2.21±1.13)分,(6.16±1.81)分及(8.22±1.73)分,低于对照组的(3.85±1.46)分,(9.41±2.03)分及(11.68±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疾病。该病发作急,症状为腰肋间神经分布区出现成丛的红斑,先有刺痛,继而出现如黄豆大小的水疱,排列成束状,十分痛苦。这里介绍一款老药——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对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营养神经、抗病毒、中医中药等方法为90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并对患者辨证施护,对患者神经痛缓解的程度以及带状疱疹的皮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过一周的治疗后,疼痛消失并且皮疹消退的患者比例为90%,疼痛完全消失、全部皮疹均消退者为81例,疼痛基本消失、皮疹基本消退者有9例。结论带状疱疹病人在接受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再配合完成辨证施护,患者疾病状况恢复良好,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疼痛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皮肤病医院外科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光子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神经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子治疗仪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神经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的78例患者中,一次成功者75例,留置时间48-180天,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一个长期、安全途径,对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淋巴瘤化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各26例.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2)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和氯吡格雷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40例,替格瑞洛组接受负荷量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氯吡格雷组接受负荷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术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发生率。结果与氯吡格雷对照组相比较,替格瑞洛联合速效救心丸组手术后冠状动脉TIMI 3级比例(80%vs 60%)明显升高,无复流的发生概率(5%vs 10.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老年STEMI患者的冠脉血流,减少无复流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共同特征是都有大小不等的成族状水泡疱疹,且病变部位不超过正中线,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对患者的总体评估,围绕减轻疼痛、驱毒抗感染的综合原则,逐项落实护理措施,并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乐平市皮肤防治所的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PICC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以PICC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方法.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结果 首次穿刺的成功率98%,管腔返血发生率为3%,过敏性皮炎与静脉炎为2%,感染和导管堵塞为1%,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健康教育评分、止痛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95.00%和满意度97.50%,与对照组舒适度75.00%和满意度70%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促进带状疱疹患者康复,增加其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将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收入的10例烧伤患者展开研究,对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0例烧伤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均痊愈出院,且获得满意的评价.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改善了烧伤患者疾病情况,且提高了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PICC在胃肠外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胃肠外科肿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择的患者均接受PICC治疗,对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观察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56例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治疗过程中,有54例患者置管时一次性穿刺成功(96.43%),另外2例患者置管时第一次穿刺失败,在接受二次穿刺时成功。参与研究患者导管的留置时间为7-312d,平均为(158.5±47.8)d。有12例患者在穿刺后发生了并发症(21.43%),其中有1例出现了静脉炎、2例出现了导管阻塞、8例发生了导管脱落现象还有1例患者药物出现外渗。结论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接受PICC治疗后,应用期间需要严密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得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88例白内障患者作为案例,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乙组的满意率93.2%,甲组的满意率72.7%,对比后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比,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4%和75%。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乙组的时间少,掌握度评分高。结论:在当前临床护理指导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符合当前护理指标需求,值得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