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以利IPA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IPA患者的临床背景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继发性IPA患者45例,原发性IPA患者11例;IPA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黄痰、咯血、气短或喘息,影像学改变多样并可呈动态演变;原发性IPA较继发性IPA预后好。结论 IPA好发于免疫妥协患者,继发性IPA病死率高,但具备一定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危险因素,对该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占51.19%,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和肺部体征;死亡组36例,存活组48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血白细胞减少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与预后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示患者在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为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诊断、避免放化疗和及时应用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患者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ICU 2007年3月~2008年3 月临床诊断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3例IPA患者入选,其中8例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仅3例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IPA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早期胸部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和实变.即使给予积极治疗,IPA的预后很差.[结论]ICU患者IPA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应早期、足量、足疗程给予抗曲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深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认识,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痰检或临床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多样:本组病例中结节或肿块影13例(其中7例出现坏死空洞);曲菌球7例;一侧或两侧肺的单个或多个支气管肺炎样阴影6例;混合型6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检查可明确肺霉菌病和肺部基础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充分显示空洞(腔)和曲菌球等,病变周围伴有的"晕征"是早期特征性的改变,病程中出现的"空气半月征"和空洞强烈提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pergillosis,IPA)是曲霉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以烟曲霉最多,其次为黄曲霉、黑曲霉,曲霉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呼吸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真菌感染增加,诱发该病。一旦致病,发展迅速,对血管侵袭性较强,确诊困难,病死率较高,待确诊后再治疗往往已失去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1]。由于临床上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加,加之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原因,使IPA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IPA的认识,现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22例IPA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重症肺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11年9月呼吸科病房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期重症肺炎未并发曲霉菌属感染的32例作为对照组,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曲霉菌属的感染与住院天数、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皮质激素相关,与是否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组感染性休克18例,感染率为58.06%;重症肺炎未发曲霉菌属感染组感染性休克7例,感染率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菌属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中,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24例,占77.4%,呼吸困难加重23例,占74.2%.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曲霉菌属感染预后差,根据宿主因素、病原菌培养及影像表现可早期诊断,经验或抢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断的36例COPD合并IP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COPD并IPA确诊3例,临床诊断26例,疑诊7例;培养烟曲霉菌24株,土曲霉菌5株,同时培养黄曲霉菌3株,毛霉菌2株;最常见危险因素是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侵入性留置管道及低蛋白血症;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胸痛、饮食减少、乏力、肺部啰音,经抗菌药及激素治疗无效;早期气管镜改变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治疗有效27例,无效9例;有效的27例中早期经验性治疗22例,而无效的9例均为临床诊断或确诊后才开始抗曲霉菌属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重视分析COPD并IPA的早期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粒细胞缺乏组和非粒细胞缺乏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5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按粒细胞计数分为粒细胞缺乏组和非粒细胞缺乏组,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粒细胞缺乏组确诊率为7.7%,低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47.4%;粒细胞缺乏组临床表现以抗菌药物无效的长期发热为主,发生率为74.4%,而非粒细胞缺乏组以咯血为主,发生率为63.2%;粒细胞缺乏痰培养的阳性率为30.8%,低于非粒细胞缺乏为52.6%,粒细胞缺乏组肺部CT多见两肺多发结节、晕征,发生率分别为79.5%、51.3%,非粒细胞缺乏组以团块影为主,发生率为47.4%;粒细胞缺乏组使用抗真菌药总体有效率为38.5%,低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57.9%,前者死亡率为61.5%,高于后者的42.1%.结论 IPA粒细胞缺乏与非粒细胞缺乏组临床特点不同,认识这些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肺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CT表现的早期征象的认识,为临床早期抗真菌治疗提供影像依据.方法:对临床65例侵袭性肺霉菌病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随访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14例,占21%,右肺8例、左肺6例,两肺上叶及右肺中叶10例,下叶3例,多发病灶51例,占79%,病灶分布无规律性,无特定好发部位.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肺部表现者25例,占38.4%,病灶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特点,随着病程阶段不同肺病变表现可以发生明显变化,共10例,占15%.单一表现40例,占61.5%.结论:对于白血病患者,如果出现顽固感染,胸部c-r检查肺内出现单发、多发结节性病变者,要高度警惕IPFI,如果同时见结节周围"晕环"征及空洞影,更加支持IPFI之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9例符合临床诊断和临床拟诊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临床诊断和拟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患者中,血培养确诊黑曲霉菌性肺炎1例次,痰培养诊断肺曲霉菌属感染3例次,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阳性5例次,CT扫描典型表现诊断2例次,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或细菌感染6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例,单纯IPA 2例;7例临床拟诊后立即给与伏立康唑静脉注射,其中有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治疗,1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1例给予卡泊芬净注射液治疗;合并CMV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8例,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拟诊曲霉菌属感染者应结合GM试验、CT扫描和临床表现,尽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早期应用伏立康唑,同时辅以相关支持治疗.结果 3例确诊患者中,2例治愈;11例临床诊断患者9例治愈;3例拟诊患者2例治愈,平均治愈率为76.5%.结论 无论确诊、临床诊断或拟诊的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尽早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均能改善症状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2006-2009年住院的ABP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ABPA患者共20例,确诊ABPA之前误诊为肺结核、普通肺炎各6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0%)、喘息(70.0%)、发热(55.0%)、咳痰栓(40.0%);胸部CT检查常见的病变为斑片状渗出影(95.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65.0%),黏液栓(25.0%),条索影和结节影(25.0%),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5.0%).结论 ABPA临床表现缺乏明显的特异性,极易被误诊和漏诊;提高对ABPA的认识,对可疑患者早期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支气管镜检查等以确诊.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月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46例,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62例,分析感染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 846例患者中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62例,感染率为7.3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近4周内出现过肺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是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见表现为食欲减退及乏力;感染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斑片渗出影、晕轮征。结论此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CT表现未见明显特异性,临床医师还应及早诊断,具有预防意识,早期发现及诊治。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4月IFI患者254例(确诊组64例,临床诊断组78例,拟诊组112例),细菌感染者75例,健康检查者68例。对这些病例进行IFI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恶性肿瘤、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时间≥7 d、激素的使用(P<0.05)是IFI的高危因素。结论有较多危险因素的真菌感染患者更易发生IFI,因此,避免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是预防IFI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和治疗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之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我院血液科2009年收住了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侵袭性肺曲 相似文献
20.
185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曲霉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免疫低下人群。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不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