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蘑菇的种类不同, 所含有的毒素成分不一样, 鹅膏菌属类蘑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是我国毒蘑菇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食用毒蘑菇有潜伏期, 临床过程中有假愈期, 早期表现轻微没有引起医师足够重视, 容易错过治疗时机。本文对4例患者食用含鹅膏毒肽蘑菇后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鉴定过程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毒蘑菇中毒诊治及早期种类鉴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7年6月发生的一起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毒蘑菇中毒防控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确定食物中毒原因,明确毒蘑菇种类。结果该户8人均有野生蘑菇食用史,其中2人同时饮酒,8人全部发病,以胃肠炎表现为首发症状,死亡5人,病死率62.5%。经辨认所食蘑菇分别为窝柄黄乳菇、毛柄白毒伞和毒红菇。结论事件为一起典型的误食毒蘑菇所致食物中毒事件。误采、误食毒蘑菇是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野生蘑菇食用知识宣教,规范就诊流程,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桂阳县1996-2002年发生的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了解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宏观形态和显微观察鉴定蘑菇。结果:在这四起毒蘑菇事件中,中毒人数93人,死亡16人,死亡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占13人,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一类是鹅膏菌,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剧毒蘑菇,由于它们与一些可食的种类极为相似,毫无识别毒菌经验者不要采食是预防毒菌中毒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万一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蘑菇给人体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但为了保证生命安全.我们也要学会识别有毒蘑菇.谨防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这种有毒蘑菇的外形有些像黄色松蘑,有着无毒蘑菇的外表,却能将人的肌肉溶解,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防黄家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6.
毒蘑菇中毒     
《家庭医学》2006,(18):58-59
很多蘑菇和其他种类真菌都是可以吃的。其中一些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有很多矿物质和纤维,但是采食野生的蘑菇是很危险的,每年都有人因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亡。有毒的蘑菇约有80多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所以,没有经验的人很难鉴别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毒蕈中毒致多脏器功能损害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蕈又称毒蘑菇 ,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内生长的有80多种 ,不同类型的毒蕈含有不同的有毒成份 ,但一种毒蕈也可含多种毒素。由于不少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不易区别而误食致群体中毒 ,其毒素可致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 ,病死率高 ,近几年我院收治毒蕈中毒10例 ,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尤其在南方各省频频发生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 ,我们现场调查统计 ,1994~ 2 0 0 2年湖南省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49余起 ,3 3 0余人中毒 ,死亡 111人 ;广东省 2 0 0 0~ 2 0 0 2年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6起 ,3 0人中毒 ,死亡 12人 ;江西省永修县 2 0 0 1年发生一起严重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就诊患者近 3 0 0 0人次 ,中毒住院患者近 2 0 0人 ,死亡 6人。等等。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导致蘑菇中毒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会识别毒蘑菇、基层宣传不到位、未能及时送至医院抢救、救治方法不对 ,最终导致中…  相似文献   

9.
识别毒蘑菇     
新鲜的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些人不懂得如何识别毒蘑菇,以致食后中毒。现介绍三种识别方法。 一、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不少种类的毒菇,菇盖表面呈角锥状、疣状或块状鳞片,有些毒菇,则菇盖光滑、花斑花纹众多,颜色艳丽。 二、根据特殊现象判断:如出现以  相似文献   

10.
郭楠 《益寿宝典》2012,(8):47-47
毒蘑菇在哪全世界毒蘑菇的种类有1000多种,在我国常见的有100多种,含剧毒的有20余种。西方人将剧毒蘑菇称之为“死亡天使”。毒蘑菇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毒素,这些毒素的实质是生物碱或多肽类物质,它们分子结构稳定,易溶于水,耐高温,短时的烹饪加工不能将其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毒蘑菇进行鉴定。方法 对中毒事件有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集可疑野生蘑菇开展形态学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 此次事件中毒病例共2例,有共同野生蘑菇进餐史,潜伏期9~10 h,罹患率2/2;病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后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经医治无效先后死亡;野生蘑菇经湖南师范大学鉴定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结论 此次事件是一起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的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2例中毒者均死亡;应加强预防毒蘑菇宣教、病例监测和诊疗以及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毒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干预对策,为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发生的12起毒蘑菇中毒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毒蘑菇中毒的罹患率100%,死亡率高达18.97%,是广州市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中毒人群以外来民工为主,发生中毒的时间与广州市的梅雨潮湿和台风多雨季节有关,中毒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中毒蘑菇主要是致命白毒伞、铅绿褶菇。结论: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能有效地降低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毒事故的调查,找出引起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中毒的主要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描述性分析对村民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进行讨论。结果村民对野生毒蘑菇的识别能力不强,凭经验采食野生蘑菇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以及形态学鉴定结果 ,可以确诊为一起村民误食以假褐云斑伞为主的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到山野采集蘑菇野餐煮食似乎,成了很多饕客的乐趣,于是每年都会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许世间100余种毒蘑菇的毒性都敌不过500余种抗病毒、口感好、滋补、鲜美独具的食用蘑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常吃的素肴美食.近年来人工培植蘑菇的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有人喜欢上山采集或到农贸市场购买野生蘑菇食用,导致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山西阳城县就发生了一起一家三口人因食用野生毒蘑菇造成两人死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蘑菇属于真菌类,可食用种类由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硒等微量元素,加之热量低。被誉为健康食品。蘑菇种类繁多,每年的9月份是其生长茂盛的季节。由于蘑菇的生长繁殖依赖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故在南方省份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以来,我国辽宁、河北、云南、广西等省区相继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149人中毒,17人死亡。我国夏季雨水较多,气候潮湿,适宜蘑菇生长,为预防毒蘑菇食物中毒发生,特公告如下:毒蘑菇又叫毒蕈,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部分毒蘑菇的图片可在我部网站上查阅)。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表现多样,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兴奋、精神抑止、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合毒蘑菇标本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判定中毒原因。结果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食者4人全部中毒、死亡1例;中毒潜伏期为15~20 h;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头晕为主(均为3例)。死者临床特征以急性肝脏损害为主;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蘑菇子实体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的中毒。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以及对毒蘑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和毒素检测,是明确毒蘑菇中毒原因和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毒蘑菇中毒,常常危及生命,是造成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毒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生物分类学知识,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也很难识别。毒蘑菇中毒症状误食毒蘑菇后,引起流涎、流泪、潮热、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等净胜状况,如抢救及时死亡率低。如果是引起脏器中毒损伤的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数病人都是由胃肠型中毒后,部分毒肽进入内脏,引起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表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肝坏死等。  相似文献   

20.
圣晶 《东方药膳》2008,(1):17-17
蘑菇又叫蕈,属于真菌植物,其种类有数百种。人工培植的鲜蘑菇是经过挑选的无毒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成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