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虚三本”是明代汪绮石先生提出的中医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高度总结。“治虚三本”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主要病位,肺为五脏之天、虚损皆关乎肺,脾为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为性命之根、精髓充盛之本,对辨治虚损疾病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很多血液系统疾病有长期虚损亏耗之象,尤其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为肾虚,“治虚三本”作为辨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以补肾为填精益髓之基础,辨证联合健脾、益肺等,常可守效收功。  相似文献   

2.
<正> 绮石,明末著名医家,生卒居里待考。所撰《理虚元鉴》一书,是治疗虚劳病证的专著。全书条理分明,论述切当,对虚劳病因,证治大法、立方遗药都有精辟的见解,兹简述如下。一、治虚有章法选药严而精《理虚元鉴》对于虚劳病证的论治,立意深邃,独具章法。认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因肺如华盖,在上属金;肾为坎离之  相似文献   

3.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4.
虚劳为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慎柔之前,医家皆"侗言之",慎柔分虚劳为虚损、痨瘵两门;认为损病发热多为气虚,治疗多从温补入手,反对过服寒凉;五行制化则生我者为母,克母者为父;指出虚损日久皆属脾胃,不但重视脾阳,亦有补脾阴之法;其用药平和,但药物炮制、煎煮、服用多有讲究。文章浅析慎柔辨治虚劳的学术思想,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疑难杂证五则 :虚劳证见心脾肝肾虚损 ,治宜健脾养心 ,滋补肝肾 ,方用归脾汤加滋补肝肾之品 ;孤惑治宜凉血清热 ,利湿解毒 ;久泻证属久病气阴两亏 ,脾气下陷 ,肠虚不固。方用赤石脂禹余粮丸加味 ;痄腮治宜清热解毒 ,软坚消肿 ,脚气证属寒湿之邪下着两足所致。治宜祛湿化浊 ,温散寒湿 ,宣通气机 ,行气开壅 ,方用鸡鸣散  相似文献   

6.
何锋  刘莉 《西部中医药》2007,20(11):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所论虚劳病是虚损的代表性疾病,仲景治病求本,治虚损以甘温扶阳为主,补五脏以脾肾虚弱为先,其治疗虚劳一法实乃补虚培元之宗.  相似文献   

7.
吴澄汇集历代名贤治虚劳精华,将虚损分为内损、外损,并详细论述了虚损四大症。他首创“外损致虚”学说,临证上立“解托”与“补托”二法;重视“脾土之阴”,进一步提出“理脾阴”法治虚损。另详论“人参”固护正气。吴氏充实和发展了前人关于虚损证的内涵,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汪绮石《理虚元鉴》学术思想,对虚劳病辨证论治的原则用以指导临床。方法:本书分上下两卷。卷上首先提出了虚劳之脉法,接着叙述了治虚之三本、二统、六因,然后从脏腑论及证、治、防、护及易于混淆诸证的辨疑。卷下主要介绍了虚劳本治方二十二首及治虚药讹一十八辨。结论:《理虚元鉴》在虚劳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等方面形成系统,为中医学的虚劳病防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魏明慧  蒋宁  高嵩山 《河南中医》2012,32(9):1224-1225
肺肾两虚型喘证治应补肺益气,温肾纳气,而冯兆张所创之全真一气汤所主正是肺脾肾阴阳两虚型虚劳重证,故用以治疗肺肾两虚型喘证既能解痉、平喘,又可整体调节身体机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一般认为是肺脾肾二=脏虚损、风寒外邪乘虚而人或异气诱发而致卫表不同、清阳不升、温煦失职之虚证。临床上大多选用温肺散寒、健脾益气、温阳壮肾等方药。但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不少过敏性鼻炎实证热证病例,辨肺经郁热型,用清宣肺气通利鼻窍法治疗,疗效比较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总论了血痹、虚劳的病因、病机、脉证、治疗.血痹的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症状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治疗上轻者可用针刺,重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行痹.虚劳的主要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证型可有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治法强调甘温扶阳,重视调补脾肾.现将虚劳的具体证型及治法方药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虚损、气血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叶天士重视体质在虚劳形成、病证演变、调护原则、方药运用等方面的作用。虚性体质是导致虚劳发生的根本因素,偏颇体质类型决定了虚劳的不同病证转归。叶天士创建性地将虚劳调护区别于一般疾病诊治,并结合虚劳患者的体质特点使用血肉有情、柔剂阳药进行调补治疗。文章从体质角度切入,探析叶天士辨治虚劳病的临证思路,佐证了中医辨体论治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以期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癌性疲乏因瘤成劳,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论治。"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是《理虚元鉴》论治虚劳极为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癌性疲劳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总由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而成劳,其以五脏虚证为主,同时或有兼夹痰湿、瘀滞、气郁等虚实夹杂之证。基于《理虚元鉴》"肺为五脏之主""脾为百骸之母"的观点,临证遵其"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之旨,从阴虚统于肺、阳虚统于脾论治,清金保肺、培土调中,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中医药》2002,33(3):45-46
虚劳者,虚损劳伤之简称,系五脏诸虚不足的病证。虚劳证范围广泛,证候纷繁复杂,古医籍中有五劳、六极、七伤之载。究其病因不外乎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②病久失养,损伤正气,久虚不复。探其病理则不离阴阳虚、脏腑虚、气血虚、营卫虚。视其疗效则根据虚损的部位不同及程度深浅,分别采用培五脏,补气血,调营卫,和阴阳。  相似文献   

15.
贺立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401-2402
《理虚元鉴》是明末医家汪绮石论治虚劳的专著,该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病因上重视情志因素,在病机上倡虚火、伏火致病学说,治疗上依三本二统,尤其重培补脾胃,重视预防,强调虚劳当治其未成,该书对临床慢性虚损性疾病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肺系疾病的上盛下虚证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盛下虚”证是肺系疾病中支饮、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常见的证型。“上盛”即指痰浊壅肺,或外邪干肺;“下虚”是指肾之阴阳虚损。上盛下虚的病因主要是久病致虚,因痰致实,误治致变,复感外邪,阴阳亏损五个方面。久病咳喘伤及肺气,迁延日久不愈,伤肺及肾,则肺肾俱虚。由于患者素体和感邪性质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肾气(阳)虚和肺肾阴虚两种证候。在上盛下虚证中形成痰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亏损,津液失于输化而成,即因虚而生痰也。痰浊壅阻,则肺失宣降,上逆为喘,即因痰而致实也。本虚标实之咳喘证以肺实为主者,治当以祛邪为急,尤以治痰为重要法则,但临床往往因辨证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络病理论,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现代科学内涵研究成果、临床证据及各医家的相关论述等,尝试建立络病理论框架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治体系,提出肺络虚损、邪气阻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核心病机,其中肺络虚损即肺气络亏虚、血络受损为主,并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邪阻以气滞肺络、瘀阻肺络、痰凝肺络为要。通补肺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治法,心、肝、脾、肾等脏腑络脉与肺络结构相互联系,功能相互影响,临床辨治当准确辨明肺络虚实之主次、脏腑累及之情况,在临证处方上予以侧重,以延缓疾病之进展。  相似文献   

18.
虚劳是多种虚弱性疾病的总称,它包括由于脏腑、气血虚损所致的各种疾病,也包括了具有传染性的劳瘵在内。宋老以调理著称,他兼收各家之长,尤其对绮石治虚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有更多的运用和阐发,因而对虚劳疾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里仅就宋老治疗虚劳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一、重视肺、脾、肾虚劳病的范围甚广,五脏六腑,阴阳气血,都可由虚至损,积损成劳。其病情复杂,传变亦多,古有五劳、六极、七伤等症,又立注病、蒸病诸名,分门异治,重见复出,使临床辨证施治难以掌握要领。宋老认为,治理虚劳当抓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为目前社区体检中较常见情况,虽属慢性肾脏病相对早期阶段,但其病理发展大多早已开始.此文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之血痹虚劳病思想——仲景三阴虚损学术思想方面探讨社区老年人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认为社区老年人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者与血痹虚劳病病理发展过程相类似,多虚多瘀,常常因虚致...  相似文献   

20.
戚建明 《四川中医》1997,15(4):12-13
虚劳是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所致的慢性疾患,仲景在《金匾》中对虚劳提出了补益脾肾的治疗大法,这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治疗虚损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疗一切内伤杂病扶正治本的重要方法。治虚劳何以重在牌肾,现论述如下。1.虚劳之困,致病中心在牌肾虚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