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等,其核心内容是病理因素,结合病位从脏腑病机和气血病机等分析其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证候性质。传统的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别、区分证候类型;病机辨证则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病机,以病机要素确定证名。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病机证素"为核心,以脏腑为内涵,以证带病,病证结合。基本步骤包括:辨识"病机证素"、根据"病机证素"的组合确定证名、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学的病与证是密切联系的,病统辖证,证从属于病,一病可以见数证,某一证候可以见于数病。近年来,中医学界试图引入分子生物学方法、蛋白质组学方法,如m RNA差异显示法、差异二维蛋白质电泳方法,从m RNA、蛋白质水平探讨中医学"病"、"证"的实质、证的分类、证的辨治、病证的演变规律。笔者谨就蛋白质组学与中医学病、证的相关性试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证关系论     
目的:探讨中医"证"与西医"病"的关系及"证"、"病"的同一性。方法:以集合论方法分析"证"、"病"的异同,确立"证"与"病"关系的集合表述。结果:用集合表示同一病与同一证的关系、同一病与多证的关系则为:B1={Z1,Z2,Z3},同一证与多病的关系为:Z1={B1∩B2∩B3},多证与多病的关系为:Z1∪Z2∪Z3∪Z4={B1∩B2∩B3}∪{B2∩B3∩B4}∪{B3∩B4∩B5}∪{B4∩B5∩B6}。结论:从疾病发展的时间上来说,一"病"包含多"证";如果从疾病发生的空间上来说,一"证"包含多"病"的时段。在时间与空间区域都是确定的,同一"病"与同一"证"在具体的、确定的、现实的意义上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4.
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应用十分丰富。文章通过全面归纳分析《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证治规律,笔者认为仲景"异病同治"相当于"一方多治"。张仲景"一方多治"的证治规律不仅包括异病、同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因、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位、同机、同治法;同时也包含同病、异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同治"治略之思想关键在于疾病的病机,病机决定证候,病机为疾病治疗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12-1816
目的:比较食管癌与噎膈证素特点,分析其差异性。方法:以《中华医典》和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为检索来源,获取噎膈和食管癌有关文献,提取病位、病性证素;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获得食管癌证素39个,其中病位证素13个,病性证素26个;获得噎膈证素50个,其中病位证素15个,病性证素35个;食管癌聚类分析后证素组合规律为9种,噎膈聚类分析后证素组合规律为4种。结论:1频率10%的病位证素中,食管癌和噎膈均为脾胃肝肾上焦咽喉,具有共同病位证素,显示了两者在发病部位的高度相似性。2病性证素方面反映出食管癌不能等同噎膈病机,且具有湿、毒及思惊喜恐悲证素差异,具有病变发展后期、严重、复杂等病机特点。3证素组合规律方面反映食管癌较噎膈病机复杂,除基本相同的"阴虚和津液亏夹燥"病机外,突出了痰瘀交结,毒火热互生、食积与湿互生的实性病变关系及"血虚夹气滞"虚实夹杂病机和"阳气虚"的虚性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7.
米子良名中医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认为辨证中应注意抓主症、辨病位和病性、注意证型联系、证外之证,辨静态证应守法,辨动态证须圆活,辨错杂证宜调平,还要注意隐症、有效证、无效证、加重证;论治应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汤证论治、"病因+病位+症状"三位一体、辨现代病、辨症状用药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症机、证机及其与病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探讨对证、病、症、病机内涵的认识,中医诊断学论述病、证、症发生机制面临的困惑,病、证、症产生机理均冠名"病机"的原因等3个方面,首次提出证(症)机的概念,并阐述了病机、证机、症机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证素及其与部分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云南省中医医院及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儿童CV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证候辨证素量表中的权值,计算并归纳出证素;初步探讨昆明地区儿童CVA的证素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昆明地区儿童CVA共涉及"肺、肝、脾、肾、表"5个病位证素,"风、热、痰、寒、燥、湿、瘀、气虚、阴虚"9个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中所有患儿均有"肺"的证素,故病位在"肺";病性证素以"热、风、痰"为主。证素"燥"与季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素"风"与新装修、工矿、灰尘及过敏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素"痰"与肥甘厚味饮食有统计学意义;证素"热、肝"与情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儿童CVA中医证素共涉及"肺、肝、脾、肾、表"5个病位证素,"风、热、痰、寒、燥、湿、瘀、气虚、阴虚"9个病性证素。证素"风"与新装修、工矿、灰尘有相关性;证素"痰"与肥甘厚味饮食有相关性;证素"燥"与季节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证素是证素辨证的核心和基本诊断单元,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证素的诊断主要通过对四诊资料的分析判断而获得,因此,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证候。在"脏病证素特征症的提取"的基础上,采取"频权剪叉运算法",提取出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胸膈、少腹、胞宫、表、半表半里、肌肤、经络、筋骨等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腑病等病位证素判断的权值,为病位证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室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而阴虚火旺证是心悸常见证型之一。病机是证候的根源,证候决定方药。历代医家对阴虚火旺型心悸的病机、证候和治疗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其"病机-证候-方药"体系。在追溯心悸阴虚火旺学说源流的基础上,研究其"病机-证候-方药"体系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就仲景泻心法内涵、诸泻心汤理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相似条文引用关系,对比《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及以方测证,探索泻心法立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认为泻心法是仲景依据五脏补泻法、五脏生克关系及结合病家"脉证",就心火炽盛而设立的治疗法则;诸泻心汤是仲景根据"心"与"心下"生理关系及病家体质从泻心汤化裁出治疗"痞证"的方剂,"痞证"病机与心、脾二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模型。方法:以"同病类证"学说为指导,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elphi法与综合集成研讨厅法,回顾性分析中医证候要素完整的630例/次住院MDS患者,总结其病性要素、病位要素、分型要素的分布规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模型。结果:在MDS病变过程中,出现的病性要素主要是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和毒(热毒、瘀毒、湿毒、痰毒);病位要素涉及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并以脾、肾为主;分型要素不尽相同,MDS-RCUD型与RCMD型虚性要素突出,MDS-RAEB型证候要素复杂多样,除虚性要素外,瘀毒要素较其他亚型更为明显。结论:MDS"同病类证"模型体系包括主证、类证、兼证三个层次的证候类型:主证为正虚毒蕴,类证包括脾肾阳虚、脾肾阴虚二个证候,兼证包括热毒炽盛、血热妄行、毒瘀阻滞三个证候。  相似文献   

14.
"同证异治"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其理论雏形源于《伤寒杂病论》,并存在客观的形成因素。中医"证"是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等的综合体现,这种概念的宏观性使其具有可进一步细化区分的基础。而中医治疗方法又具有多样性,所用方药成分复杂且作用靶点较多。有鉴于此,针对相同证候就可出现不同的具体治法或方药。而基于这种"同证异治"的"方证对应"通常表现出一证多方的特点。该一证多方并非"证"与"方"之间的随意搭配,而是将"同证"具细化、客观化,寻找不同疾病、不同个体出现的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等细微差异,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它体现了"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的诊疗模式。临证时辨识这种证同而治异的本质在于病证的微观病理改变或变化趋势不同,故而表现出同证异症、同证异势、同证异病及同证异质等临床特点。因此,通过丰富中医"证"的内涵,明确与证候相应的客观病理及动态演变,"证"和"方"之间的对应关系更趋精确。仔细辨析相同证候显现出的不同表征、演变趋势及预后,能以个体化和动态性的视角处方施治,从而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三阳病中,两阳合病凡见三类(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从三阳病取任意两阳病组合的角度讲,列述已饱和[C(2,3)=3],加上《伤寒论》中三阳合病[C(3,3)=1],共4类合病,为合病的全部可能存在情况,所以对合病的论述,张仲景是全面的。《伤寒论》三阳病中二阳"并病"凡见两类(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尚有少阳阳明并病,当然,条文中张仲景未明确"合病""并病"者,也有此类复杂证候。以"合病""并病"分析仲景条文,比从兼证、变证的角度去阐述"某某病兼证、变证"更接近张仲景本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亚健康状态和"异病同证"概念,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没有西医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但有中医可以诊断的"证",亦或"病"。亚健康状态下和疾病状态下同一证候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差异需要在大样本研究中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17.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以胸膈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同时,与"脏结证""痞证""少阳证""胸痹病""悬饮证"等病症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却不尽相同。"结胸证"与现代临床上的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病症相似。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辨证论治"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辨证论治"即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辨证论治所辨的对象是证候,即症状和体征,辨的结果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又是论治的依据或前提。病机与证候不能混用,另创"证候"概念代替病机是脱离中医基本理论的错误作法。"证"的研究实际是脏腑病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脾胃湿热证为主线,简单介绍劳绍贤教授学术成就,围绕劳师研究岭南脾胃病湿热证的思想源流,以及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确立劳师"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认真总结其临证治疗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陶兰亭  黄桃 《新中医》2019,51(2):59-60
笔者就临床中出现"但头汗出"一症的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以三阳经病变为主,出现在太阳病中有风寒表虚证,阳明病中有热扰胸膈证、热盛伤津证、湿热发黄证,出现在少阳病中有阳微结证、少阳饮停证等,临证辨治结合其兼证可辨其病机以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