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溲,即小便;便,指大便。溲便的改变,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很多患者病痛苦楚之所在。中医认为,小便系膀胱所司,但与肺、脾、肾、肝、三焦等脏腑有密切的关系。故治疗小便异常,通常采用实脾利水、温肾化气,开提肺气,疏肝行气,疏理三焦,或固元缩泉、清热通淋等法。大便的正常与否,与胃肠功能直接相关。故治疗大便异常,通常采用健脾利湿以 相似文献
2.
3.
高红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007-2008
<正>《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中气者,中焦脾胃之气也。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乃气血生化之源,又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二便之正常排泄,赖中气为之转输,中气不足可出现二便异常。而李东恒《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 相似文献
4.
盛晓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4)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一理论在治疗肾系疾病中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医案举例、分析,强调“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一理论在实际指导临床中的重大意义,强调该理论在病因分析、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理论指导临床,为治疗疾病,研究病因,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
目的强调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介绍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明确作者的观点。结果应用补中益气法治疗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疗效较佳。结论运用补中益气法,为治疗本病扩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7.
提出糖尿病肾病的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和三焦的的通利水气,分别清浊发病机理,并通过理论、临床实践到证候学研究,结合动物实验的机制进行探讨,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是金·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一书中的著名方剂。我院张志坚主任,临床用本方治疗因中气不足所致便秘、泄泻及劳淋、排尿后晕厥,均获良效,现将其诊治经验举案介绍如下:1 便秘 吴某某,男,72岁。1993—12—18日初诊。患者于今年秋忙劳累之后,出现大便难解,甚则7~8天大便一次,但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临厕努挣难解,久则气急汗出,便后神疲乏力。曾经使用开塞露助便,先后服用果导片、麻子仁丸、胆黄润肠丸等药,初投小效,久进无效。且更感疲倦。经胃肠X线钡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证见:神疲乏力,纳差,口不渴,面少华色,动则气短,小腹与肛区坠胀,大便8日未解,舌淡嫩红,苔薄腻,脉虚细。四诊合参,此乃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有八个“溲”字。历代诠家将“溲”字大多解作小便,原有所据。《庄子·则阳》:“内热溲膏。”晋·郭象注引司马氏云:“溲膏,谓虚劳人尿上生肥白沫也。”《国策》:“赵襄子杀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淮南子·道应训》:“破其首以为饮器。”高诱注:“饮,溺器。”《史记·刺客列传》亦作“饮器”。晋灼注曰:“饮器,虎子也。”孙诒让《周礼正义》:“虎子,盛溺器,汉时俗语。”《韩非子·喻老》:“饮器作(?)(溲)器。”《吕览》则作(?)(溲)杯”。《素问·痿论》:“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王冰注:“溲,谓溺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12)
耳鸣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明确,疗效不甚理想。中医古籍记载耳鸣发病不仅与肾有关,且与五脏有关。颜乾麟教授注重从中气不足,九窍不通论述耳鸣病机,以益气升阳法结合病因、脏腑等论治耳鸣,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溲之病变包括淋、癃、闭、遗、失禁等几端,均与太阴肺的功能失常相关。临床所见,有肺金虚惫、气化不及州都者;有太阴壅遏,水道失调不通者;也有肺卫郁滞、膀胱气化失宜者。这些病变,从肺图治,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唐·王冰注解《内经》认为“足生大丁”即“丁生于足”。后世不少医家对此注提出异议,认为冰之所注有望文生训之嫌。清·张琦《素问释义》说“冰之注得不偿失……曲为解说,牵合附会,强以相通”。胡澍以为“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吴崑著《内经吴注》亦认为“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 相似文献
16.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对此历代注解大致有三:①膏粱厚味太过,生疔于足。持此观点者以王冰为代表。其云:“所以生疔于足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②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疗,不只在足。此以姚止庵、吴昆为代表。如《素问经注节解》云:“热毒伤人,无处不到,岂必在足?注言疔生于足,误也”。《素问吴注·卷一》云:“足,能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③文字有误,当以校 相似文献
17.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具有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也是疾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至重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外来邪气的盛衰,均可决定着疾病的或向愈,或恶化,甚至沉疴不起而形成“死证”。故《伤寒论》397条(条文总数及序号均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版)中,死证就占了22条。细玩《伤寒论》“死证”条文,其死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9.
浅论“肝阳虚”,“肝气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论“肝阳虚”、“肝气虚”张红瑞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肝(中医)阳虚气虚肝阳虚、肝气虚始见于《黄帝内经》,是指肝用不强,肝之功能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常见证候而言。但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及影响的存在,许多医家忽略了肝阳虚、肝气虚这一病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顾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122-12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改革,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忽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缺乏人性化,过分相信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无法有效激起教师的热情和积极创造性等。在强调人权、追求民主的今天,严格的规章制度捆绑了教师的自由,缩小了他们发挥积极性进行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