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自立主任医师应用三仁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华 《西部中医药》2001,14(1):14-15
三仁汤首见于清·吴鞠通的《湿温条辨》上焦篇 ,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剂之一。其方配伍精当 ,如辨证切机 ,则可达一方多用之妙 ,我科王自立主任医师擅用其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疗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案 1 朱某 ,男 ,2 6岁 ,1 997年 8月 2 8日入院。入院前 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伴寒战 ,汗少 ,体温最高达 40 .3℃ ,给予青霉素 ,清开灵静脉点滴 ,高热不退 ,遂入我院。查体温 40℃ ,无明显阳性体征。血象、血沉、肥达氏反应、血培养、胸片、B超均正常 ,连查 3次疟原虫未见。给先锋 ,清开灵静滴 2天 ,无好转迹象。遂请王自立主任会诊。见患…  相似文献   

2.
3.
发热是各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正气与病邪相争,阴阳失调的必然现象.而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则属于疑难病范畴,难在病因不明,西医诊断不清,治疗棘手.而中医治病着眼宏观,注意整体,辨证治疗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有一定优势[1].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不明原因发热4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治少阳病而设。本方临床除治疗伤寒少阳证外 ,还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黄疸及妇人产后 ,伤寒热入血室等病见有上述症状者。笔者临床运用本方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获效满意 ,现举 3例介绍如下。案 1 :胡某 ,女 ,45岁。 1 986年 1 2月 1 0日始现恶寒发热 ,伴少许咳嗽 ,经西医用 APC、青霉素、链霉素治疗 3天未效 ,后加用激素治疗 ,病情仍不见好转。体温持续在 38.5℃~ 40℃左右。家属请一中医投柴胡桂枝汤 2剂 ,亦不见效。1 2月 1 8日邀余会诊。诊见 :发热已 8天 ,持续不退 ,伴有寒战约 2~3分钟 ,每日发作 5~ 6…  相似文献   

5.
杨佼  吕文良  谢伟 《河北中医》2011,33(3):374-375
发热为内科常见症状之一,许多发热原因不明确,西医抗生素治疗多无效,个别患者久治不愈,甚至迁延数十日至数月[1-2]。中医学认为发热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故"恶寒"便作为临床辨别有无表证的标志。对于内伤发热,通常见于久病之人或素有顽疾,可由气虚、血虚、血瘀等引起。我们观察临床不明原因发热多为外感内伤并存,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均未能找到发病原因的疾病。目前,该疾病已成为医学界非常棘手的难题。西医学认为,不明原因发热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化验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为临床工作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因此,在治疗上主要以退热为主。而在中医学领域,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予以辨证用药。就不明原因发热而言,中医药治疗不是一味的使用退热剂,而是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予以不同的治疗原则。而和解少阳法对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正邪相争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扰少阳引起的不明原因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浅谈不明原因发热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 ,但部分患者发热的原因不明 ,诊治较为困难。中医认为发热可由外感、情志、饮食、劳倦、内伤等因素引起。现浅谈不明原因发热的辨证治疗如下。半表半里证 :症见发热恶寒交替 ,胸肋痞满 ,口苦纳呆 ,恶心 ,自觉口中粘腻 ,脉弦数 ,苔薄腻或黄腻。治以和解清透 ,行气化湿 ,可用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阳明里热证 :症见高热汗出 ,热不退 ,口渴欲凉饮 ,或兼胸部憋闷 ,咳嗽喘促 ,脉洪大或弦滑数 ,舌红。治以清泄里热 ,用白虎汤加减。邪毒低热证 :症见乏力体倦 ,精神差 ,纳呆 ,手足心热 ,潮热 ,便燥而臭 ,溲短赤 ,自汗…  相似文献   

8.
本人用蒿芩清胆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报道如下。例一:肖某,男,24岁,务农。患者于1987年7月14日出现发热,微恶寒,头痛,T39.1℃,经用青霉素、复方新诺阴、速效伤风胶囊及复方氨基比林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药物,体温暂降复升,继又缴中医诊治,用过新加香薷饮、小柴胡汤及银翘散等方,症状一直未能得到缓解。本院门诊检  相似文献   

9.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病症,方邦江教授认为不明原因发热中医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在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时应明确病因,分清证型,明确本虚标实,调和阴阳,同时注重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10.
谢昌仁主任中医师 ,行医五十余载 ,临床经验丰富 ,善治内科时令热病及疑难杂证 ,驰名金陵城乡。笔者在南京市中医院进修时 ,曾有幸从师谢老学习 ,细心观察谢老临床时医治多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 ,都能取得佳效 ,深受病者的赞许 ,亦使吾辈学子得到深刻的启迪 ,现举两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 ,并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例 1:韩某某 ,男 ,5 0岁 ,因每日下午或夜间恶寒 ,高热 2 3d,于19 84-0 8-18入院。恙起两旬余 ,初感恶寒、微热、鼻流清涕 ,经治上呼吸道症状逐渐消失 ,嗣后恶寒发热呈规律性 ,每天傍晚 18~ 19时即感恶寒 ,翌晨 2~ 3时寒战 ,每欲…  相似文献   

11.
卢××,女,29岁。89年10月29日初诊。七天前不慎落水,尔后即起恶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8℃之间。经用青、链霉素,解热镇痛药及激素治疗一周,发热稽张不退。患者高热,微恶风寒,轻度自汗,胃脘灼热,伴神疲倦怠,口渴欲饮,纳(?)不香,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洪数。证属邪热充斥阳明,气阴耗伤,故尊仲景之法,重在清热保津,益气护阴,方选白虎加入参汤出入:生石膏50克,知母12克,粳米一撮,西洋参8克(兑服),麦冬10克,连翘12克,甘草3克。日1.5剂,分三服。服药四剂,热势骤退,体温36.8℃,恶寒除,但仍感口渴神疲。食纳不佳,方易益胃汤加参调理善后,四天后痊愈。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不明原因发热”,是指体温测试多次超过38.5℃,并持续2-3周以上,经医生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仍不能明确其诊断者。发热原因不明,一般而言,多数是暂时对发病本质没有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朱斌  王欣  指导:徐浩 《新中医》2019,51(1):259-261
<正>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1])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FUO的定义包含3个要点:(1)发热时间持续≥3周;(2)体温多次≥38.5℃;(3)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2]。由于其发热原因不明,西医缺乏有效针对性治疗方案。笔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  相似文献   

14.
15.
辨证治疗不明原因长期发热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临床上时有所见,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中医药辨治4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病因、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10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儿作为患儿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归纳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谱,以及疾病种类与年龄、热程之间的关系;分别对2组儿童进行血常规、营养状况、微量元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确诊的95例不明原因发热患儿中,感染性疾病最多(43%),其次为结缔组织病(38%)、恶性疾病(12%)、其他疾病(7%);不同年龄组、不同热程的患儿病因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儿组有伴发疾病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儿组中感染性疾病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疾病者(P均0.01),其中细菌感染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者以及对照组(P均0.01),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显著高于病毒感染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引起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病因多样,其病因构成与患儿的年龄、热程等密切相关,血清PCT和hs-CRP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的早期诊断率,还可更好地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以及病毒感染。应依据确诊的临床病因,综合患儿的一般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营养,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7.
<正>不明原因发热(FUO)主要指发热时间较长,一般体温超过38.5℃,持续两到三周,引起发热的病因较为隐匿,常规临床检查不能明确诊断~([1])。FUO发病病因复杂,涉及系统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同时亦与地域、医疗、种族差异等因素有关~([2]),故临床明确病因较为困难,尽管目前医学诊疗技术发展迅速,但仍有5%~10%的FUO最终不能被明确诊断~([3]),导致FUO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不佳。笔者有幸跟随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张纾难 《世界中医药》2014,9(8):1023-102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疗效,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中医诊疗的新思路。方法:将38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对症退热治疗+益气养阴中药口服,对照组予对症退热治疗,疗程15 d。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体温稳定时间、治疗0 d、5 d、10 d、15 d及治疗结束10 d后随访的平均体温、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疗效肯定,患者满意度高,为不明原因发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佼  吕文良  谢伟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87-987
笔者跟随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吕文良学习期间,会诊1例骨科住院不明原因发热1月余患者,服中药1剂后热解,继服1剂未复发热。现将病案详述如下,并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发热是临床上及其常见症状,是一些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定点,引起产热大于散热的体现。多种原因可引起发热,大体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因。根据我国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探讨会"对发热的定义,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不明原因发热(FUO)。在"2016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