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贵州某高校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选取贵州某高校学生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该校5个班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和问题回答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止实施工作指南》标准进行统一问卷定量调查,发放问卷180份,调查对象问卷填写完毕后收回试卷,然后对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进行分析。结果:在对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较时,除对结核病能够治愈情况了解高一些,但知晓率也仅为34.44%,其余结核病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症状、结核病就诊机构的了解情况均比较低。结论:贵州高校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整体较低,还需加大宣传,防止结核病在校园之中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2.
怀远县2005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庆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33-534
目的了解怀远县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爆发流行。方法对怀远县2005年度传染病疫情小结与疫情年报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年共报告爆发疫情11起,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发病病种以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发病时间以6-9月为高峰;发病学生以小学生为主;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结论学校传染病爆发明显高于其他集体单位或聚集场所,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磊  贺刚  江新  王容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6-2797,2800
目的了解某高校在校大学生2007—2011年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2007—2011年某高校在校大学生80 256人,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31.12/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最高,为297.80/10万;消化道传染病次之,发病率为100.93/10万。发病前3位的传染病为水痘、肺结核和感染性腹泻,其发病构成比分别为44.8%、21.39%和14.45%。男生发病率高于女生。全年以第4季度发病率最高,为145.78/10万。结论呼吸道传染病为高校大学生最高发传染病,多在冬季发病;消化道传染病次之,夏季高发。大学生为传染病高发群体,应根据其发病特点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敖汉旗一乡镇中学水痘爆发,分析水痘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过程,探讨水痘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敖汉旗一乡镇中学水痘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该乡镇中学2012年11月17日至12月10日共发生水痘22例,本次爆发累及3个年级9个班级,发病学生均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结论控制措施不严、未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个体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差是本次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强传染病监测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隔离措施落实到位,以防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他们集体生活、学习,人口相对密集,容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解高校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高等学校学生传染病发病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现将某高校2007-2009年学生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西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广西近年发生于学校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学校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001-2004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4起爆发疫情中伤寒副伤寒35起、细菌性痢疾15起、感染性腹泻14起,共报告病例5 795例。疫情多发于乡镇和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学校(82.81%),以春、秋季节尤其是秋季开学为高发,传播途径以水型为主(65.6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首例与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病例隔离措施、病种和传播途径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结论农村学校以水型传播为主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是当前广西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疫情报告是否及时、病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是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三明市学校传染病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三明市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三明市各类学校共报告传染病28 867例,年均发病率627.22/10万,占全人群总发病数的26.6%.报告发病数前5位:流行性腮腺炎(8 686例)、手足口病(7 293例)、水痘(5 144例)、乙肝(2 300例)和风疹(1 082例).病例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60.1%).性别比1.7:1,病例主要在小学(39.2%)和托幼机构(37.6%).发病高峰在3~6月和11~12月(56.3%).10年共报告暴发疫情86起,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占84.9%,消化道传染病占15.1%.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针对不同年龄学生,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肖林 《中国校医》2021,35(9):667-670
目的 分析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点,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沙市区学校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疫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沙市区中小学校、托幼机构2017—2019年共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91起,累计发病732例。疫情涉及47所学校。聚集性疫情所涉病种以流感和水痘疫情为主,10月至次年1月呈现聚集性疫情发病高峰。严格落实晨午检(OR=0.22,95%CI:0.07~0.72)、养成良好洗手习惯(OR=0.16,95%CI: 0.04~0.68)、隔离治疗患病学生(OR=0.14,95%CI:0.04~0.47)等因素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保护因素。结论 小学是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传染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应针对重点因素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2014年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09509例,死亡1448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2例,已死亡,霍乱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1589例,死亡142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30791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2005-2012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某院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某院共报告乙类18种、丙类传染病4种,共22种7 060例,无甲类传染病上报,无死亡传染病例报告。结论 8 a来传染病种类波动较大,有新发传染病例报告。针对医院接诊的病例多为散发,应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注意对病人的卫生宣教,避免疫情爆发和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红卫 《中国校医》2012,26(5):365-365
<正>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在群集聚的场所,特别是学校引起流行或爆发,近年来,高校生风疹流行时常见诸报道,应引起高校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视,积极开展师生的健康教育,普及常见传染病防治的卫生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学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学生苗接种率;一旦发生疫情,应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采取积极有的应急防控措施,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201年4月28日至6月22日,某高校学生间断出现以低热、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986年北京市郊县某集体单位一起嗜肺军团菌病爆发流行的情况。自1985年12月1日至1986年2月21日期间,共发现军团病患者26例,其中三例由病原菌证实,是从病人痰液直接分离到Lp-1型菌株。发病率为24.5%。
同时对本起疫情的传染来源、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分布及带菌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学生军训基地"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爆发疫情调查,探讨甲流爆发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甲流在集体人群中爆发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9年10月24~30日,该基地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9例,罹患率为1.90%。年龄16~23岁;男性50例,罹患率2.08%;女性9例,罹患率1.27%;男女性别比为5.56:1;学生发病58人,教职工1人。临床表现以发热(37.5℃)、咳嗽、咽痛为主。全部受训人员均无甲流疫苗接种史。结论人员密切接触、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未能及时隔离观察治疗,是此次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切实加强传染源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接种疫苗,是防止出现爆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调查高校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某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态度与行为问卷调查,一共500人参与该次调查,非医学专业学生共250名,医学专业学生共250名,分析高校大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传染病防治态度和行为。比较非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专业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传染病防治态度和行为。结果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比,医学专业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正确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比,医学专业学生对传染病防治态度和行为的掌握正确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也是防治传染病的主要力量,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正确防治传染病的知识,增强其防治传染病的意识,从而纠正其不合理的卫生习惯及行为。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1-2005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爆发疫情90起,发病6099例,死亡2例,罹患率为8.81%,病死率为0.03%。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83.33%),94.45%的爆发和97.4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3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7~9岁为高发年龄。结论特殊的环境、学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情迟报是学校出现传染病爆发和疫情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安晓红 《中国校医》2018,32(7):503-504
目的 了解2014—2016年徐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6年徐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整理,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徐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6 570例,年均发病率为102.9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4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占46.26%,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33.88%,肠道传染病占18.60%。发病集中在3—10月,高发人群为0~1岁和20~29岁,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散居儿童为主。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结论 2014—2016年徐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肝炎、痢疾、肺结核等发病率均有所下降,艾滋病、淋病等发病率有所上升,提示我们在做好乙类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对性病、艾滋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和平区2005-2014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17起,发病514人,无死亡病例,平均罹患率为1.43%,占全区突发事件总数的80.95%;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2.35%,其中水痘所占比例最高共8起,占47.06%;事件集中出现在4-6月份和10-12月份;小学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共7起,占41.18%,托幼机构罹患率最高为12.23%,高于其他各类学校,学校出现暴发疫情罹患率随着学校等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首例发病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 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0 d,经检验,首例发病至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各类学校均应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做到早期发现病例、及时上报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尽量避免传染病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季节性规律,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报军区疾控中心的肠道传染病报告卡、肠道传染病疫情处理的调查报告等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并用圆形分布法推算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时间规律.结果 10年来某部肠道传染病发病逐年下降,共报告肠道传染病1093例,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27.24%.发病以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为主;共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6起,其中细菌性痢疾3起、伤寒2起、感染性腹泻1起.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日为7月26日,高峰期在5月13日~10月6日.结论 肠道传染病近年发病虽然逐年减少,但对部队的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应根据其发病高峰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王业芳  钟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257-1259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2013-2016学年度传染病发病状况,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6学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统计报表,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年度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朝阳区2013-2016学年度学生共573 202名,传染病发病总数为1 668例,发病率为2.91‰,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为2.85‰,消化道传染病为0.03‰,其他传染病为0.03‰.不同年度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同一年度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消化道传染病.各学年传染病发病率均为小学组高于初中组和高中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3.59‰,1.28‰和1.46‰.2013-2016学年学生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前6位依次是水痘(1.05‰)、猩红热(0.68‰)、手足口病(0.65‰)、流行性腮腺炎(0.24‰)、流感(0.18‰)、肺结核和菌痢(均为0.03‰).各学年不同学段学生水痘发病率均占呼吸道传染病首位.结论 学校传染病监测工作中呼吸道传染病是重点,尤其要加强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加强高校结核病的防控,建立健全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方法采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04年6月至10月,重庆市某高校分校区学生中发生一起传染性肺结核的暴发流行。在校学生3726人中发病23人,发病率6.2‰,累及6.1%的班级、2.3%的宿舍。其中多数病人集中在03计师2班和学生宿舍4幢4楼,班级差异和栋间差异显著,发病年龄18~23岁,有性别差异,农村学生居多,占病人总数的91.3%。直接经济损失近4万元。结论本次暴发的原因主要为:①学校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不够;②传染源隔离措施差、造成学生与传染源密切接触;③学生卫生习惯差,身体素质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对肺结核的防治,仍是当前高校预防保健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