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十宣穴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针刺为主配合十宣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夹脊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十宣穴放血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刺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患肢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缓解患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8.89%,对照组为17.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埃塞俄比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选取风池、大椎、肩井、病变神经根出口处颈夹脊穴、病变经脉所过穴位进行针刺,留针30 min;对照组选用干扰电治疗仪(型号:LGT-2800V2),选取颈肩上肢敏感压痛点放置电极,20 min/次,两组均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VAS评分比较和颈椎病症状量表比较。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6%和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埃塞俄比亚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均给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颈夹脊穴,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疼痛评分和颈椎病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 69%、93. 10%,对照组为10. 00%、8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温通并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接受颈夹脊输刺疗法、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与颈夹脊输刺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但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较普通针刺治疗镇痛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和耳压治疗,体穴取颈夹脊穴、大椎及阿是穴为主;耳穴取颈椎穴区、肩—肩关节—锁骨穴区、肘—腕—指穴区;耳压取神门、肝、脾、皮质下。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与治疗组中针刺疗法相同。连续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为80.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透灸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透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WAS值的变化、治疗疗程、止痛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有效率为9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止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透灸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操作方法简单、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安贵霞  田玲玲 《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8例和对照组156例。治疗组针刺后溪穴及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穴,对照组不取后溪穴。治疗后对两组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5.1%、13.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伍后溪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2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定级(VAS)、疼痛强度(PPI)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罗莎  勾芳 《四川中医》2013,(2):123-124
目的:扣刺双上肢三阳经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双上肢三阳经扣刺,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对照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镇痛效果、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循经扣刺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颈夹脊穴傍针刺法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综合疗效,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验穴"折角穴"配合颈夹脊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采用"项八针"手法治疗,B组采用经验穴"折角穴"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结果:治疗后B组的田中靖久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经验穴"折角穴"配合颈夹脊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方法易行,能对临床症状改善及颈部功能的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腕踝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腕踝针法和颈夹脊穴针刺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腕踝针法具有取穴方便、不易发生针刺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结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颈痛灵胶囊口服,治疗组采用夹脊穴温针结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锻练。两组疗程均为70天、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比较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5.5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3)组间治疗前后NDI指数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NDI指数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4)两组随访期间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温针配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锻炼,能明显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陈晞 《新中医》2011,(5):111-112
目的: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及双侧腕骨、柬骨穴治疗,对照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止痛起效的时间、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估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舒颈汤合剂;借助临床评价量表、视觉模拟量表等评定两组之间的综合疗效、单项症状、时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患者临床评价量表(CAS)积分显著上升,头、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值显著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上肢疼痛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头、颈、肩部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消除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上肢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疼痛消除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是一种更完善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自拟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辨证为风寒湿邪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自拟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6.7%,26/3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22/30)(P0.05),且治疗组愈显率(66.7%,20/30)明显优于对照组(50.0%,15/30)(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疼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证属风寒湿邪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总体临床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诊断为脊髓变性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电针颈夹脊穴组(观察组)与颈夹脊穴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配合电针颈夹脊穴与颈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一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采用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24分法、改良VAS疼痛评分法等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对所有评分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疼痛减轻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改善脊髓变性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与上肢疼痛状况;观察组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改善佳于对照组,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