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目的探究建昌帮最具传统特色的炮制辅料"蜜糠"与药共制的工艺及效果。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分别优选蜜糠炒白术、蜜糠炒白芍、蜜糠炒山药三种饮片炮制工艺。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炒制时间3.4min;蜜糠炒白芍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30%,黄酒用量9%,在260℃下炒制4min;蜜糠炒山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61.55%,在炒制温度263℃下炒制3.85min。结论三种药物经过蜜糠炒制之后健脾效果增强;拟定建昌帮蜜糠炒制药物的共性工艺为炒制温度260~270℃,炒制时间3~4min。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及西红花苷-Ⅱ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炒制温度,最佳炮制工艺为150℃炒15 min。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性好,能更好地保证炒栀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交法优选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鑫  张学兰  唐超 《中成药》2011,33(2):359-361
目的:多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金丝桃苷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70℃,炒制5min.结论:此法优选的炒菟丝子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炒沙苑子的炮制工艺,为建立炒沙苑子炮制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沙苑子苷、水分和外观性状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和筛选炮制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为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炒沙苑子最佳炮制工艺为:炒药锅设置温度120℃,炒制时间10min。结论 炮制工艺参数优化后,经验证炮制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炒酸枣仁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斯皮诺素含量为指标,对酸枣仁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以此来优化炒酸枣仁的炮制工艺。结果:炒酸枣仁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30℃,炒制4 min。结论:中试试验结果证实此法优选的炒酸枣仁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樟帮麸炒枳壳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HPLC法测定指标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用加权评分法优选樟帮麸炒枳壳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即麦麸含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结果麸炒枳壳的最佳炮制工艺:麦麸量为5%(占药材质量总比例),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 min。结论优选的麸炒炮制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猪心血炒酸枣仁的炮制工艺,为地方特色炮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猪心血用量为考察因素,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猪心血炒酸枣仁的炮制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时间6.1 min,炒制温度131℃,猪心血用量10%(酸枣仁药材每100 g拌入猪心血10 g);在此条件下,OD预测值0.830,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1.4%。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猪心血炒酸枣仁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炮制工艺参数准确,为规范地方饮片特色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焦苍术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优化苍术炒焦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苍术中鞣质质量分数和小鼠腹泻指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各因素(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炒频率)对苍术炒焦工艺的影响。结果苍术炒焦最佳工艺为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焦苍术的质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麸炒石菖蒲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石菖蒲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麦麸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等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麸炒石菖蒲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麸炒石菖蒲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0%麦麸用量,麸炒温度为140℃,麸炒时间为40 s。结论:该研究为麸炒石菖蒲饮片炮制工艺提供了更准确、科学的炮制参数,可为石菖蒲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炒九香虫的炮制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滚筒式炒药机,以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炒药机转速为炮制因素,以镇痛率、多巴胺二聚体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九香虫的炒制工艺,利用最佳工艺对10个不同批次的九香虫进行炒制,并测定其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炒九香虫的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170℃,炒制时间5 min,炒药机转速50 r·min~(-1)。建议炒九香虫的总灰分定为不超过5.2%,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6.8%。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方法简便,为规范炒九香虫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含量为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投麸量对麸炒白术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麸炒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170℃,炒制时间2 min,投麸量10%.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关黄柏炭的炮制工艺。方法: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为指标,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并结合饮片炒炭后的外观性状要求,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关黄柏炭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关黄柏炭的炮制工艺为每100g关黄柏在240℃条件下炒4min。结论:优化的关黄柏炭炮制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正交优选出侧柏叶最佳炒炭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为指标性成分,对炒炭的温度和时间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侧柏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控制在280℃,炒制时间为5min.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麸炒炮制前后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变化,研究麸炒炮制对薏苡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麸炒辅料炒制薏苡仁炮制品;采用HPLC-ELSD法测定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色谱参数:资生堂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二氯甲烷=60:40;柱温30℃;流速0.5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飘移管温度70℃,载气流速2.0L/min。结果:同一批次薏苡仁的不同麸炒炮制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1/3蜜炙麸皮炒制品含量增加最高。结论:麸炒炮制可增加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麸炒泽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泽泻醇-B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麸炒泽泻工艺的三个关键因素对成品质量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麸炒泽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药材用麦麸皮12.5 kg,温度160~170℃,炒制3 min,取出,筛去焦麦麸,晾凉。结论: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A2B2C2。  相似文献   

16.
麸炒枳实的炮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麸炒枳实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出膏率、辛弗林的含量及柚皮苷和橙皮苷的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炮制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枳实炮制工艺为,取直径为1.5~2.5 cm枳实,投麸量100∶10,于180℃,炒制1 min。结论:麸炒枳实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外观性状、异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对炒炭药材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为加样量3 kg,炒制温度400 ℃,炒制1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升麻炭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合指导升麻炭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川楝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运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川楝素的含量,根据单因素考察确定的炒焦主要因素及水平,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炒焦川楝子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小规格川楝子药材,在200℃下炒制16 min为最佳炒焦条件。结论:该炮制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炒牡丹皮炮制工艺。方法以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浸出物的含量及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法对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优选炒牡丹皮炮制工艺。结果炒牡丹皮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35℃,炒制时间5 min。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及浸出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5%、0.92%、0.22%、1.68%、21.64%。综合评分预测值94.25分,实测值97.02分。结论较传统炮制工艺相比,优选出的炒牡丹皮炮制工艺综合评分较高,重复性好,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张崇佩  龚千锋  于欢  温柔  严丽萍 《中草药》2019,50(13):3065-3070
目的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黄连水炒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黄连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吴茱萸中酚酸类(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和隐绿原酸)、黄酮类(芦丁、金丝桃苷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生物碱类(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和二氢吴茱萸卡品碱)和挥发油类成分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黄连水炒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吴茱萸-黄连(10∶1);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8 min。结论同时以4类成分含量为指标,用以优选黄连水炒吴茱萸最佳炮制工艺的方法稳定可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