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77岁。因多饮、多尿6年,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3周,于2007年6月7日收住院。患糖尿病6年,出现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足趾末梢疼痛、四肢末梢麻木、踩棉感等症状2年,近2周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行走距离缩短至50m,伴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尤以左下肢为著,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0.133kPa),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77岁.因多饮、多尿6年,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3周,于2007年6月7日收住院.患糖尿病6年,出现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足趾末梢疼痛、四肢末梢麻木、踩棉感等症状2年,近2周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行走距离缩短至50 m,伴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尤以左下肢为著,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4年4月~2009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足56例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体会,对腹主动脉以下狭窄严重伴足部溃疡的患者肢体进行血管搭桥手术。[结果]2例患者在搭桥后1周和1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通过取栓后血流恢复,1例术后3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膝下血管闭塞,自体大隐静脉不能使用,膝下肢体缺血坏疽,取栓术后再次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截肢;1例在半年后流出道腘动脉闭塞行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2年肢体良好,但死于膀胱癌。另外一例取栓后未再有血栓形成,但至今足部溃疡仍未痊愈;其他患者在血管搭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搭桥后下肢血流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速度加快。3例患者死亡,分别是由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和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加强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可明显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2例,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的对照组和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各46例。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习惯、疾病知识水平以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提供术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运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消融联合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完全闭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确定动脉闭塞部位,5例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方法,7例采用显露切开方法.应用超声消融联合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12例患者闭塞血管均经一次治疗后管腔完全再通,治疗后所有患者短期肢体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皮温升高1~3℃,静息痛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3个月,11例血管保持通畅,1例复发,血管通畅率为91.67%(11/12).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9例ASO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4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变,血管再通良好;2例因就诊时间晚,动脉硬化严重,最终截肢,肢穿刺部位大出血1例,穿刺部位巨大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2例,脑出血1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术中血管破裂1例,术中血管夹层1例。结论 ASO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护理重点及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对68例,81条下肢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血管介入术的患者从术前、术后到出院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护理指导。结果经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68例、81条下肢均未截肢,症状缓解,顺利康复出院。随访1年,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复发,4例因糖尿病足接受截肢手术,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0)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的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下肢供血不足,是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常常因为截肢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 langioplasty,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ASO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佳杨银  陶晓兰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21+123-121,12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微波腔内闭塞术结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采用微波腔内闭塞术与中药结合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2.1)min,术中平均失血(40.5±2.3)mL,平均住院时间(10.1±0.4)d。无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1月复查示优良率为98%;行跟踪随访,1条肢体复发,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无症状,程度较轻。结论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微波腔内闭塞术联合中药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对美观度未造成影响,同时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对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可使疼痛减轻,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蓓  黄梅  于国涛 《职业与健康》2002,18(9):128-129
我院血管外科自1998~2001年应用巴曲酶(Batroxobin由日本东菱公司生产,以下称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5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在52~84岁之间,平均68岁。均经血管多普勒检查、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2例,合并陈旧性脑梗塞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35例,静息痛者13例,慢性缺血性溃疡6例,足趾坏死2例。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2,(Z1):33-33
3月3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科主办的"2012年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研讨会"在北京安贞医院召开,该院陈忠教授介绍了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治疗策略与进展情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果合并糖尿病将加重病情的发展和增加治疗的难度,正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患者肢体,乃至生命极为重要。那么当前关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有何最新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理念,陈教授谈了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9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确定动脉闭塞部位,15例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方法,24例采用显露切开方法。在血管造影监测和导丝的导引下缓慢将超声消融导管插入到闭塞动脉的斑块和血栓处,通过超声发射器向导管尖端释放高能低频超声能量进行消融。分别取材超声消融前后动脉闭塞部位的动脉血管做病理学分析;在高倍显微镜下测量超声消融后局部动脉血内斑块的最大直径。结果:39例患者中37例闭塞的动脉经超声消融后管腔明显变宽,有12例患者术中超声消融后接受动脉内血管支架治疗,有4例术后发生脚趾急性缺血症状,35例随访患者中血管通畅率达83%,再闭塞率为17%。超声消融治疗前后采样的动脉血管组织学对比变化明显,超声消融治疗后采集的血样分析最小斑块直径显示最小微粒为7μm,最大微粒为200μm,其中22例微粒为7~9μm,有12例微粒为10~100μm,有5例微粒达200μm。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血管内斑块和血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并接受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1例,单纯基底动脉闭塞4例,椎动脉颅内段延伸至基底动脉近段闭塞1例。分析血管再通效果,术后出血情况,评估院内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中10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8例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患者在取栓后责任血管存在明显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术,3例因取栓后仍存在管腔狭窄,将SolitaireAB支架在狭窄处释放后狭窄纠正,残余狭窄率〈40%,遂予电解离断。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5例功能转归良好,其中2例术后即时疗效明显,1周内症状完全缓解;1例术后3个月仍遗留肢体偏瘫;5例死亡,其中4例家属放弃后续治疗出院。结论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为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天,常来看门诊的王大伯高兴地说,自从饮食规律、坚持锻炼、按时服药后,他的心绞痛已经半年多没有发作了,即使在以往常发的12月、1月份也没有发作过一次。看到王大伯高兴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5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行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7年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56例,其中腹主动脉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9例,有3例合并实施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腹主动脉(髂)-股动脉单侧转流术7例;股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1例;股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月国动脉-胫后动脉转流术4例;腋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股深动脉成形并股深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例;股总动脉-月国动脉-胫后动脉顺序转流术7例。结果:本组56例中有3例分别在术后2天、6个月、18个月时出现肢体坏疽行截肢术,余53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以动脉硬化最常见;术前综合应用Duplex、CTA、MRA、DSA等多种检查手段,对患者全身动脉硬化情况以及下肢动脉多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全面评估,注重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将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旁路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科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3月用凯时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为主要的下肢缺血性疾病1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5例。年龄 55岁~ 76岁 ,平均68.5岁。病程 1月~ 32月。左、右下肢各 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患肢发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其中肢端溃疡 2例。 12例病人均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4例病人伴动脉搏动消失。1.2 无损伤检查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作下肢动脉压测定和计踝 /肱指数 (A/BI)。全组病人治疗前同侧下肢相邻部位或双侧肢体对应部位动脉压力差均 >2 0mmH…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动脉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坏死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下肢动脉闭塞与其他原因(如Buenger病、胭动脉压迫综合征等)导致的下肢动脉闭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常合并心、脑、肾血管病变,并以高龄为其特点。这与高龄人群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往往具有较长的吸烟史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解剖学变异类型,其发生与后侧腰椎及前侧脐动脉压迫有关,其发病率较高,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分析球囊扩张术与球囊扩张术联合支架成形术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血管通畅率及静脉反流的影响,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07-13-2016-06-12本院收治的11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球囊扩张术,观察组行球囊扩张术联合支架成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通畅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3.05%,χ~2=4.236,P=0.040。随访3年,观察组血管通畅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9.66%,χ~2=4.628,P=0.032;术后,观察组疼痛、溃疡、水肿、浅静脉反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8.64%、1.69%、22.03%和8.47%,均低于对照组的35.59%、13.56%、62.71%和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CIVIQ评分为(4.82±1.94)分,低于对照组的(13.37±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97,P<0.001。结论支架成形术用于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提升血管通畅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动脉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坏死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