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证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柏  陈静 《中医杂志》2005,46(11):812-81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泛酸、反食、上腹部灼热感等症状的组织损害.我们师从徐景藩、单兆伟教授,研习老师经验多年,现将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证治刍议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胃食管反流病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伴有组织损害即反流性食管炎。为一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是由多种因索促成的,即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增强的结果。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如反酸呢逆、烧心、胸痛、上腹饱胀等,当属祖国医学的“吞酸”、“痞满”、“胸痛”、“胃脘痛”等病证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致痰、气、瘀互结于食道,使胃之通降受阻,而浊气上逆。其中与肝木的关系最为密切,正如高鼓峰《医家心法·吞酸》云“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故临床辨证分型虽有异,然治疗法则当以调畅气机为根本。 1 肝胃不和 症见情志不遂而致胃脘胀满,两胁疼痛,胸闷脘堵,反酸,胸骨后灼热或灼痛,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龙 《中医杂志》2001,42(10):593-59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灼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本病与中医学中嘈杂、吞酸、噎嗝、梅核气、胸痹等症相关。至今对本病,中医尚无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笔者个人的辨治体  相似文献   

4.
陈金亮  黄涛 《陕西中医》2011,32(11):1515-1517
根据中医辨证,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五型。1.脾胃湿热,胃络瘀滞。治以清泻胃热,化瘀通络;2.脾胃虚寒,胃腑络瘀。治以温中散寒,益气活络;3.痰瘀扰胸,湿困络郁。治以化痰宽胸,醒脾畅络;4.肝胆郁热,胆邪犯胃。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5.胃火阴虚,虚热内燔。治以养阴清热,凉润通降。  相似文献   

5.
周强  陶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18,37(5):421-423
经方在临床应用甚广,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茯苓类方、其他方剂等6个方面介绍29首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总结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气机失调,胃失和降,以正虚为本,气滞、郁热、湿热、痰浊、瘀血为标。辨证为胆热犯胃、肝气犯胃、肝郁脾虚、脾虚湿盛、痰气郁阻、寒热错杂六种证型,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7.
张晓文 《河北中医》2012,34(2):212-21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以外症状容易误诊.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无特效药物治疗,西医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因此,充分认识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对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天龙 《江苏中医》2001,22(8):17-18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中医学的观点,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肾、而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表现为胃失和降,浊热上冲,郁阻胸膈、膻中、廉泉。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痰气郁结、脾虚寒等4种证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粘膜损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与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等严重情况相关,因而此病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前景,结合临床,我们就此病的中医药辨治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 ,本病病位在胃 ,涉及肝脾肾 ,而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表现为胃失和降 ,浊热上冲 ,郁阻胸膈、膻中、廉泉。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痰气郁结、脾胃虚寒等 4种证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证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柏  陈静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3):124-125
胃一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泛酸、反食、上腹部灼热感等症状的组织损害。在西方国家有症状者占10%~20%,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为3%~5%,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胃一食管反流病患者为4.47%,反流性食管炎为2.52%。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并发食管溃疡、出血、狭窄及Barrett食管,后者易发展为食管腺癌。胃一食管反流性疾病已成为现代消化病研究热点。笔者师从徐景藩、单兆伟教授多年,潜心研习老师的经验,临证工作20年,不断探索该病的证治规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世杰 《四川中医》2005,23(11):16-17
阐述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包括理气滞、疏肝和胃,降胃逆、苦辛通降,化瘀滞、降气和络,养胃阴、甘凉濡润等法治疗及调护。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定义为过多的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并可有非心源性胸痛、哮喘、慢性咽炎等食管外的表现,包括糜烂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食管炎。本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单纯西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易复发。本病属祖国医学之“吐酸”、“嘈杂”、“胃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指由于过多的胃十二脂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反食、胸骨后疼痛等不适的疾病。当食管黏膜出现病理性损害时,即称之为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此病属中医反酸、嘈杂、噎膈、胃脘痛等范畴,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以脾胃虚弱,气机阻滞,寒热互结为核心病机,围绕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滋阴清热进行治疗,同时又注重辩证求因,在治疗中应用补气、清热、祛痰、燥湿诸法综合调治,取得良好疗效,现归纳六法,简介如下:1降气和胃法适用于脾胃虚…  相似文献   

15.
16.
17.
探讨“常法与变法”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具体临床应用。GERD致病原因复杂,其基本病机为脾虚失运为本,肝郁气逆为标,二者互相影响,治疗时常需兼顾常法与变法。常法有四,即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时,选用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以清热化湿开窍; 辨为脾虚气滞证时,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以健脾燥湿行气; 邪气弥漫,辨为湿阻三焦证时,则用三仁汤加减以宣通三焦利湿; 中年女性,辨为肝郁气逆证时,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疏肝和胃降逆。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有是症,用是药。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故以通心阳、清心火、调肺气、滋肾阴为治疗之变法,且注重患者自身调护,以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试述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中医“吐酸”、“嘈杂”、“胃痛”、“噎膈”、“胸痹”、“梅核气”范畴。病因为情志失调,酒食所伤,痰气交阻,脾胃虚弱,胃阴亏虚。病机为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主要在食管,涉及肝、脾、胃等脏腑。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西医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但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困难、容易复发等问题,因而中医药治疗GERD方面的优势逐渐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日 《中医杂志》2008,49(2):18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或伴吞咽不畅、食道及咽部异物感、哮喘、咳嗽等。其中食管黏膜有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具备GERD症状而无内镜下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