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和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并与己烯雌酚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SPF级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他3组均行去势手术(结扎子宫,削除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自制复方,生药含量为2kg/L)、己烯雌酚0.5g/L(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批号050103。1mg/粒)按大鼠5mL/kg灌胃给药,饲养8周后全部处死。②取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硬组织包埋、切片、染色、图像分析松质骨、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即松质骨静态及吸收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松质骨动态参数:骨小梁荧光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组织参数、骨形成率/小梁面积和骨形成率/周长;皮质骨静态参数: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髓腔面积百分数,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皮质骨骨形成动态参数:皮质骨内外骨膜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皮质内外骨膜骨矿化沉积率,皮质内外骨膜骨形成率。 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组大鼠皮质骨面积及其百分数、骨髓腔面积参数差异不明显。己烯雌酚组和复方制剂组大鼠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复方制剂组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骨形成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0.01)。己烯雌酚组皮质骨内骨膜骨形成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皮质外骨膜骨形成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骨小粱分离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破骨细胞数量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④复方制剂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①实验8周时间内,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骨膜面骨吸收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②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面骨形成,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③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均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数量和降低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④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去卵巢手术均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司坦唑醇能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目前还没有报道显示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如何,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也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复方司坦唑醇组.除正常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两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正常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灌胃给予溶剂对照,复方司坦唑醇组灌胃给予司坦唑醇0.54 mg/(kg·d)+吡拉西坦432 mg/(kg·d),连续14周.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显示,复方司坦唑醇可有效预防D-半乳糖对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显微结构的破坏,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骨量丢失的作用不大,可抑制D一半乳糖大鼠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背景以往实验结果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有提高雌激素预防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又可减少雌激素在应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子宫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将两者结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目的观察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代谢生化指标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4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5±15)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合格证号中科动管第003号).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组、淫羊藿总黄酮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给予溶剂对照,其余分别为己烯雌酚组22.5 μg/(kg·d),淫羊藿总黄酮组300 mg/(kg·d),联合用药组[己烯雌酚22.5μg/(kg·d)+淫羊藿总黄酮300 mg(kg·d)],均灌胃给药90天.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第5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形成率、骨量形成率、骨组织形成率)和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的影响.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5组大鼠,每组10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股骨湿重/体质量比、干重/体质量比均明显降低(P<0.01),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明显增加(P<0.01).联合用药组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而且高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P<0.05).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腰椎静态参数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减少35.0%,31.0%,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增加31.6%,106.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量形成率分别增加126.8%,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使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20.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15.1%,4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44.3%,28.0%,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联合用药使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增加52.7%,36.6%,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25.5%,61.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56.1%,39.2%和2 80.1%,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量和骨小梁厚度,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其增加骨量的效应比单用己烯雌酚和单用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明显,且可使股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增加,提示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实验结果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有提高雌激素预防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又可减少雌激素在应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子宫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将两者结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目的:观察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代谢生化指标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4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5&;#177;15)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合格证号:中科动管第003号).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组、淫羊藿总黄酮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给予溶剂对照,其余分别为:己烯雌酚组22.5 μg/(kg&;#183;d),淫羊藿总黄酮组300 mg/(kg&;#183;d),联合用药组[己烯雌酚22.5μg/(kg&;#183;d)+淫羊藿总黄酮300 mg(kg&;#183;d)],均灌胃给药90天.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第5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形成率、骨量形成率、骨组织形成率)和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的影响.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5组大鼠,每组10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股骨湿重/体质量比、干重/体质量比均明显降低(P<0.01),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明显增加(P<0.01).联合用药组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而且高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P<0.05).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腰椎静态参数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减少35.0%,31.0%,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增加31.6%,106.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量形成率分别增加126.8%,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使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20.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15.1%,4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44.3%,28.0%,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联合用药使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增加52.7%,36.6%,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25.5%,61.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56.1%,39.2%和2 80.1%,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量和骨小梁厚度,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其增加骨量的效应比单用己烯雌酚和单用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明显,且可使股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增加,提示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6.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7.
背景: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的:建立去睾丸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羟乙膦酸钠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10/2006-09在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骨生物学研究室完成.材料:3.5月龄SD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299+22)g.羟乙膦酸钠,成都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70101.甲基睾丸酮片,广州侨光制药厂,批号:990701.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去睾丸组、去睾丸加甲基睾丸酮组和去睾丸加羟乙膦酸钠组,每组8只.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处死.假手术组切开皮肤,暴露睾丸但不切除.其余大鼠按文献报道方法切除睾丸.假手术组和去睾丸组给予生理盐水,睾丸酮组给予甲基睾丸酮片1.8 mg/(kg·d),羟乙膦酸钠组给予羟乙膦酸钠36 mg/(kg·d),大鼠每只按5mL/kg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0 d.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胫骨上段、第5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睾丸组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数量或骨小梁厚度减少(P<0.05和0.01),而骨小梁分离度、标记周长百分数、骨形成率、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均增加(P<0.05和0.01).与去睾丸组比较,羟乙膦酸钠和睾丸酮组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骨量均增加,而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参数均降低,羟乙膦酸钠组与睾丸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羟乙膦酸钠能预防鼠造成的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丢失,但对胫骨中段皮质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仙珍骨宝胶囊由蛇床子、淫羊藿等制成,对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等诱发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目的:建立泼尼松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形态计量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方法探讨仙珍骨宝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仙珍骨宝高、低剂量组。后3组给予泼尼松3.5mg/(kgd)灌胃建立骨质疏松模型。仙珍骨宝高、低剂量组大鼠在泼尼松灌胃1h后给予仙珍骨宝胶囊0.95g/(kgd)、0.475g/(kgd)。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弹性载荷、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均下降,胫骨上段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表面形成率、骨转换率均降低,但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无明显变化。胫骨中段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仙珍骨宝高剂量组股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参数,胫骨上段标记周长百分数、骨表面形成率和骨转换率增加,但胫骨中段的骨形态计量学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仙珍骨宝低剂量组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变化。提示高剂量仙珍骨宝促进骨形成,可预防泼尼松所致大鼠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降低,但对胫骨中段皮质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报道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协同作用,且副作用较小.目的观察炔诺酮和炔雌醇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验证性实验观察.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对象清洁级4个半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3O±l5)g.方法实验于2002-05/11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究空完成.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复方炔诺酮组,每组8只,前2组采用体积分数为0.056的乙醇溶液5mI/(kg·d)灌胃,复方炔诺酮组采用炔诺酮60μg(kg·d)和炔雌醇3.5μg/(kg·d)灌胃(实验用药剂量参照人的用药20~35 ug雌激素十孕激素).所有动物给药时间为90d.给药结束后取胫骨标本,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胫骨近端次级骨小梁形成区进行破骨细胞和有关动静态参数的测量;另取肱骨标本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钙含量和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同时测定尿中的钙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主要观实指标①各组大鼠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周长的静态参数变化.荧光周长百分数、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动态参数变化.②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和尿中钙含量和羟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去卵巢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数下降,骨小梁数目降低和骨小梁分离度增加,伴随明显的破骨细胞周长增加(P<0.01);骨形成指标明显增加荧光周长百分数和矿化沉积率增加(P<0.05),骨形成率(BFR/BV)明显增加(P<0.01).②复方炔诺酮组与去卵巢组比较,骨量和骨小梁数目增加,骨小梁面积增加82%和骨小梁数目增加83%(P<0.05),骨小梁分离度降低51%(P<0.05);破骨细胞周长降低52.05%(P<0.01);同时骨有机质含量增加和尿羟脯氨酸排出量减少(P<0.05).结论炔诺酮和炔雌醇联合应用可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增加骨量和骨有机质含量,且不明显抑制骨形成.实验提供的药物剂量参照人的用量,20~35μg雌激素结合一种孕激素,其效果良好时即可提供一种最好的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手术组(B组)、雌激素对照组(C组)、运动组(D组)。A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3 个月开始为期3 个月的治疗。C组用尼尔雌醇治疗,D组按要求进行运动。治疗结束后对胫骨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D组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周长、骨小梁数目明显高于B组,且在行卵巢切除术各组中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每毫米破骨细胞数最低,荧光周长百分数、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最大。结论运动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的骨量,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端清创、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3例双下肢长度基本恢复一致,2例仍有1.5—2cm肢体短缩畸形存在。术后截骨端骨延长4~8cm,平均延长5.6cm,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症状出现,所有病例骨延长区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结论骨搬移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study on the topographical variation of penetration strength of the malleoli and the central tibia in levels parallel to the joint surface was carried out. Eight distal tibial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at autopsy (mean age 72 years, range 49–87 years). The bone strength profile at level 1 on the tibia showed maxima at the anterolateral and posteromedial areas. At the lateral malleolus, a high strength region wa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rea. No constant strength pattern could be recognized at the medial malleolus. The average strength ratio between both malleoli and the central tibia was 0·9:1.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one strength with depth at nearly all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4.
15.
Progressive tibia valga occurred in an adolescent girl after curettage and allografting of a large unicameral bone cyst of the tibia. The valgus deformity was corrected by a closing-wedge osteotomy, which resulted in a good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 The progressive valgus deformity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stimulation of overgrowth of the medial tibial metaphysis.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骨所承受的应力变化是骨重建的重要刺激源。目前应力与骨重建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轴向应力对骨重建的影响,而对弯曲应力环境下的骨重建模式缺乏研究。目的;观察在长期弯曲应力作用下生长期兔胫骨骨干皮质骨骨重建的方式。方法:在兔左胫骨近端内侧骨骺线远侧O.5cm处开一直径2.5mm骨窗,用冰盐水将兔胫骨及记忆合金片降温,降温后将记忆合金片拉直后经骨窗置入胫骨髓腔。记忆合金置入方向:使其复温后两端抵在外侧骨皮质上,弧形顶点抵向内侧骨皮质,缝合伤口。通过胫骨髓腔内置入的形状记忆合金片,给予兔胫骨骨干内部施加持续弯曲应力,观察胫骨骨干皮质骨在长期弯曲应力环境下骨重建的模式。结果与结论;在6个月持续弯曲应力作用下,兔胫骨骨干张应力侧骨皮质变薄,压应力侧骨皮质增厚,胫骨未观察到明显弯曲形变,压力侧骨皮质增厚程度与胫骨上的应力分布有关。结构完整的胫骨对弯曲应力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抗性”,说明无骨折长骨骨干部分基本上不具备力线矫正潜力。实验结果提示,弯曲应力下兔胫骨骨干皮质骨骨重建模型创伤小,应力可控,不影响骨的生长和代谢,不限制实验动物活动,更符合生理状态,是一个理想的骨重建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的胫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许多实验结果显示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其血管化进程和有效程度对骨成骨愈合的优劣起到关键性作用。目的:建立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段性缺损的血管化动物模型,观察其影像学和形态学特点,分析血管化程度和成骨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材料:支架主要成分为β-磷酸三钙,圆柱状,20mm×8mm(直径),侧方开纵槽2mm宽,内有轴向全长中空管直径3mm,中空管向两端及纵槽开放。孔隙率60%,孔径100~150μm。四五岁健康猕猴29只,体质量在3.5~5kg,雌雄不限。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7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完成。①将27只猕猴右侧胫骨(共27处)制成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②筋膜-血管组在缺损处填塞由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具有特殊外型(侧槽和中空管)的β-磷酸三钙支架体外构建的复合物,在中空管内移入隐动静脉束的一段,外被带蒂深筋膜;筋膜组、空白组分别填塞组织工程骨并包裹筋膜和单纯组织工程骨。另取2只猕猴的无填充物胫骨缺损作缺损对照。钢板螺钉固定。③在术后4,8,12周时间点分别对各组骨-骨膜缺损行放射影像学评分和X射线阻射密度分析,以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骨-骨膜缺损放射影像学评分、X射线阻射密度分析、形态学检测以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结果:29只猕猴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猕猴标本大体观察:术后12周:筋膜-血管组植入物各面及中央部完全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或替代,坚硬,折不断,材料2/3被吸收;筋膜组和空白组植入物于内侧及前面仍有部分材料未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或替代,用力可以折断,材料1/3被吸收。②各组支架材料组织学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支架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筋膜-血管组最明显;镜下观察,12周时移植物完全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材料中的血管样结构多呈“肺泡状”,分支多。筋膜组12周时形成的骨样组织把材料大部分包被,材料中央部少见血管样结构。空白组12周时可见移植物有少部分吸收,新骨及血管样结构的形成量稀少。③各组移植物血管面积图像分析:4,8,12周筋膜-血管组中央部和周围部的血管样结构面积均显著大于筋膜组和空白组(P<0.05)。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④各组移植物X射线片观察:筋膜-血管组12周显示移植物密度明显降低,个别区域低于正常骨,连续性骨痂明显。筋膜和空白组12周移植物密度稍有降低,断面处有连续性骨痂。⑤各组骨缺损X射线片影像学评分结果:从X射线片骨缺损修复评分中可以看出,筋膜-血管组在4,8,12周均优于筋膜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①实验所采用的血管化方法可以加快和提高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作用。②材料的吸收水平与局部血管化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的胫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许多实验结果显示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其血管化进程和有效程度对骨成骨愈合的优劣起到关键性作用。 目的:建立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段性缺损的血管化动物模型,观察其影像学和形态学特点,分析血管化程度和成骨的关系。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材料:支架主要成分为β-磷酸三钙,圆柱状,20mm&;#215;8mm(直径),侧方开纵槽2mm宽,内有轴向全长中空管直径3mm,中空管向两端及纵槽开放。孔隙率60%,孔径100~150μm。四五岁健康猕猴29只,体质量在3.5~5kg,雌雄不限.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7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完成。①将27只猕猴右侧胫骨(共27处)制成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②筋膜-血管组在缺损处填塞由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具有特殊外型(侧槽和中空管)的β-磷酸三钙支架体外构建的复合物,在中空管内移入隐动静脉束的一段,外被带蒂深筋膜;筋膜组、空白组分别填塞组织工程骨并包裹筋膜和单纯组织工程骨。另取2只猕猴的无填充物胫骨缺损作缺损对照。钢板螺钉固定。⑧在术后4,8,12周时间点分别对各组骨-骨膜缺损行放射影像学评分和X射线阻射密度分析,以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骨-骨膜缺损放射影像学评分、X射线阻射密度分析、形态学检测以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 结果:29只猕猴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猕猴标本大体观察:术后12周:筋膜-血管组植入物各面及中央部完全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或替代,坚硬,折不断,材料2/3被吸收;筋膜组和空白组植入物于内侧及前面仍有部分材料未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或替代,用力可以折断,材料1/3被吸收。②各组支架材料组织学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支架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筋膜-血管组最明显;镜下观察,12周时移植物完全被骨样组织所包裹,材料中的血管样结构多呈“肺泡状”,分支多。筋膜组12周时形成的骨样组织把材料大部分包被,材料中央部少见血管样结构。空白组12周时可见移植物有少部分吸收,新骨及血管样结构的形成量稀少。③各组移植物血管面积图像分析:4,8,12周筋膜-血管组中央部和周围部的血管样结构面积均显著大于筋膜组和空白组(P〈0.05)。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④各组移植物X射线片观察:筋膜-血管组12周显示移植物密度明显降低,个别区域低于正常骨,连续性骨痂明显。筋膜和空白组12周移植物密度稍有降低.断面处有连续性骨痂。⑤各组骨缺损X射线片影像学评分结果:从X射线片骨缺损修复评分中可以看出,筋膜-血管组在4,8,12周均优于筋膜组和空白组(P〈0.05)。 结论:①实验所采用的血管化方法可以加快和提高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作用。②材料的吸收水平与局部血管化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