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生理(pH=7.4)或病理性微酸(pH=6.6)环境下过渡金属离子(Cu2+、Zn2+)对阿尔茨海默病(AD)关键致病分子淀粉样β蛋白(β-amyloid,Aβ)聚集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浊度法和考马斯亮蓝上清蛋白测定法观察Cu2+和Zn2+对Aβ1-40聚集的诱导作用.结果 (1)浊度法的结果表明,微酸性pH6.6下,Cu2+和Zn2+在5~20μm的浓度明显诱导Aβ(10μm)聚集,该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生理pH=7.4环境下,Zn2+在5~20μm的浓度仍能明显诱导Aβ(10μm)聚集,作用呈剂量相关性;而Cu2+在此浓度范围内诱导Aβ聚集作用不明显;(2)考马斯亮蓝上清蛋白测定法的结果显示,在微酸性pH6.6下,Cu2和Zn2+均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Aβ聚集,且Cu2+诱导Aβ聚集作用较Zn2+更为明显;与浊度法的结果相似,Cu2+在生理pH7.4环境下诱导Aβ聚集作用不明显,而Zn2+仍能诱导Aβ聚集.结论 (1)Cu2+和Zn2+诱导Aβ聚集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性微酸环境下,Zn2+均能够诱导Aβ聚集,而Cu2+对Aβ聚集的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在病理性微酸环境下能够明显诱导Aβ聚集,而在生理pH下,Cu2+未表现出对Aβ聚集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70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存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变化.HSP是机体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组蛋白质,发挥分子伴侣作用而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认为HSP70与AD的病理进程有关联, HSP70在抑制Aβ异常聚集及促进Aβ清除、抑制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TNFs形成、阻断细胞凋亡途径、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减轻AD多种因素造成的神经元损伤,本文就近年来HSP70在A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Aβ蛋白表达增高在脑内聚集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胞内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尽管Aβ与tau蛋白的损伤机制一直是AD研究的重点,但目前仍未找到能有效治疗AD的药物.本文主要概述了Aβ蛋白聚集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大脑损伤作用的分子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探讨淀粉样蛋白在血小板中的作用。方法采集18例健康志愿者肘静脉血,检测在不同浓度Aβ25~35(0、5、10、20、40μmol/L)的作用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以50%最大聚集反应的二磷酸腺苷浓度(EC50)1μmol/L作为测定Aβ25~35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二磷酸腺苷基础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下钙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的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Ca2+]i)变化。结果(1)于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二磷酸腺苷后,以二磷酸腺苷浓度为1μmol/L时血小板EC50最高,为(26.33±6.57)%,故以此作为测定Aβ25~35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基础浓度。(2)Aβ25~35作用前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PAGMax均不同程度增高(P<0.05),且随着Aβ25~35浓度增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逐渐增加(P<0.05),其中以40μmol/L浓度组血小板聚集率最大,与单纯给予二磷酸腺苷(Aβ25~35为0μmol/L时)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3)不同浓度Aβ25~35(0、5、10、20、40μmol/L)诱导后,血小板胞质内[Ca2+]i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P<0.01),[Ca2+]i浓度平均增高水平随Aβ25~35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其中以40μmol/L浓度组血小板胞质内[Ca2+]i水平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较高浓度的Aβ25~35具有促进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升高血小板胞质内[Ca2+]i水平的作用,Aβ25~35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与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Aβ42寡聚体对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Aβ42寡聚体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观察Aβ42寡聚体的聚集状态的变化.方法 用不同浓度Aβ42寡聚体作用于PC12细胞,并与Aβ42作用的PC12细胞、正常PC12细胞进行对照研究.应用MTT、LDH检测细胞活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Aβ42寡聚体的聚集状态、PC12细胞表面形貌变化.结果 MTT、LDH在Aβ42寡聚体组的改变较对照组、Aβ4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UNEL法测定Aβ42寡聚体组凋亡率高,较对照组、Aβ4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β42寡聚体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加.原子力显微镜可观察到Aβ42寡聚体、Aβ42的不同聚集状态.结论 Aβ42寡聚体的细胞损伤作用与浓度相关,且强于Aβ42.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观察Aβ的聚集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抗体阻断ApoE/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结合并减少Aβ1-42聚集、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硫磺素(Th-T)荧光分析、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ApoE抗体阻断ApoE/Aβ1-42结合及其防止Aβ1-42聚集、纤维化的作用.结果 ApoE对Aβ1-42聚集、纤维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ApoE抗体可显著降低这种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ApoE抗体在体外可有效抑制ApoE/Aβ1-42结合,并显著减少Aβ1-42聚集、纤维化,提示ApoE抗体可能成为有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有效药物,运用透射电镜和硫磺素T荧光分析,通过体外孵育方式研究天然抗氧化剂TA9901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的聚集及纤维化的影响.电镜观察显示,Aβ1~40在PBS(pH 7.4)中室温孵育7d,其纤维呈晶状聚集,直径约8~10 nm.TA9901的存在使Aβ聚集减少,无明显Aβ纤维形成,主要表现为无定形结构.Aβ1~40与维生素E(VE)共同孵育,Aβ纤维聚集密度明显下降.TA9901和VE联用使Aβ纤维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网状分布的Aβ原纤维,直径约3~5 rim.荧光分析揭示,TA9901,VE和二者联用对Aβ纤维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95.0%,38.6%和67.6%.结果表明,TA9901,VE和二者联用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Aβ聚集及纤维形成,以TA9901的抑制作用最强.提示TA9901有望发展成为以Aβ为靶治疗AD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Aβ处理前后大鼠额叶皮质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有4200条大鼠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Aβ1-40诱导后的大鼠额叶皮质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芯片杂交结果分析显示,Aβ1-40诱导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额叶皮质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6个,包括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8个。Go Miner软件对差别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的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与生长、免疫反应、细胞粘附、离子通道和能量代谢等功能有关。结论:Aβ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触发和诱导了神经元的变性,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主要是Aβ42.虽然AD的确切病因不明,但广泛认可的Aβ假说认为,Aβ启动了AD的发病过程,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他病理生理变化,如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蛋白激酶激活、氧化应激、自由基形成、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破坏、诱导凋亡、慢性炎症、补体激活等都是Aβ毒性作用的结果.脑中Aβ水平增加与突触丧失或功能下降相关,也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现有证据提示,无论是可溶性Aβ原纤丝/寡聚体还是不溶性Aβ纤丝甚至斑块都有神经毒性.因此,针对Aβ的治疗策略得到了广泛研究.这些策略可以概括为减少Aβ生成、防止Aβ聚集和形成纤丝、增加Aβ降解或清除.下面的内容将涵盖广义的抗Aβ的途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仅略述.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Aβ蛋白表达增高在脑内聚集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胞内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尽管Aβ与tau蛋白的损伤机制一直是AD研究的重点,但目前仍未找到能有效治疗AD 的药物。本文主要概述了Aβ蛋白聚集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大脑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从中寻找治疗AD的潜在靶点,有助于阐明AD发病机理以及寻找有效的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病理改变之一,Aβ的产生和聚集是AD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脂质筏为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的微区,具有低流动性,呈现有序液相,富含胆固醇,鞘脂和神经节苷酯GM1.细胞膜的脂质筏参与Aβ的产生及Aβ聚集形成低聚体,脂质筏及其组成成份的异常影响Aβ的产生及Ap聚集形成低聚体.以脂质筏为靶点可能为AD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选择性干预APP在脂质筏内的加工过程以调节Aβ的生成可能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研究仍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细胞模型通过复制AD的某些分子生化改变,可用于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筛选治疗药物。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大量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D的两大主要分子生化改变。淀粉样瀑布学说认为Aβ可直接诱导神经元tau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补体C3d-p28作为分子佐剂,在阿尔茨海默病DNA疫苗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重组质粒p(Aβ3-10)10,p(Aβ3-10)10-C3d-p28.3和空载体pc DNA3.1(+)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8~10周龄的雌性BALB/c鼠。质粒注射前24 h,布比卡因肌肉注射诱导轻微的肌肉变性。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Aβ抗体的滴度、抗体分型、体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免疫血清与转基因鼠脑内Aβ斑的结合能力。结果 重组质粒疫苗p(Aβ3-10)10仅诱导出低滴度的抗Aβ抗体,产生了Th1/Th2混合型的免疫反应。而重组质粒疫苗p(Aβ3-10)10-C3d-p28.3诱导出较高滴度的抗Aβ抗体,体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低和IL-4高,即引起了Th2型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产生的抗Aβ抗体能够与双转基因鼠APP/PS1脑中沉积的Aβ斑块结合。结论 补体C3d-p28分子佐剂能够增强抗Aβ抗体的产生并且诱发Th2型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139在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应用Aβ25-35体外构建Neuro-2a细胞损伤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对Neuro-2a细胞miR-139和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报告法测定miR-139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验证FOXO1作为miR-139直接作用靶点参与Aβ25-35的细胞毒性作用。最后利用细胞转染方法抑制miR-139功能,采用CCK-8法、caspase-3活性法、ELISA法检测miR-139静默后Aβ25-35对Neuro-2a细胞活力、凋亡、caspase-3活性、NF-κB活性及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中miR-139表达上调(p 0. 05),FOXO1表达下调(P 0. 05)。FOXO1是miR-139的直接作用靶点,过表达或低表达miR-139能在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或升高FOXO1的表达(P 0. 05)。静默miR-139可降低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毒性、凋亡作用,miR-139对Aβ25-35诱导的Neuro-2a凋亡作用与NF-κB相关(P 0. 05)。结论 miR-139通过直接调控FOXO1、间接调控NF-κB表达,参与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毒性,抑制miR-139功能可能控制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氧化应激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最早的变化之一,产生对神经细胞有毒性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活性氧的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凋亡,过度的活性氧、脂质过氧化和钙超载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自由基过度产生能引起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衰老和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Aβ进入线粒体,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和之后的氧化应激,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与线粒体功能障碍、Aβ肽类及微量金属离子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睾酮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细胞活性的影响;Hochest—PI染色观察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Western免疫印迹法和Real — time PCR法观察睾酮对Aβ25- 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bcl-XL、Bax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睾酮预保护后可以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细胞活性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上调bcl-XL蛋白及mRNA、下调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干预后可以明显抑制睾酮的保护效应.结论 睾酮保护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活动,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AR介导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在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Bax、上调bcl-XL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7.
干预Aβ代谢及其毒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分泌酶水解后产生有毒性的Aβ,转运至大脑异常聚集产生Aβ寡聚体,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突触传递功能障碍等,最终引起乙酰胆碱酯酶神经元坏死,导致痴呆。因此减少Aβ在脑内的产生、促进Aβ清除、抑制Aβ聚集以及降低其神经毒性已成为治疗AD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干预Aβ代谢及其神经毒性治疗AD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代研究提示,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聚集及其神经毒性是A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如何减少Aβ在脑内聚集以及降低其毒心已成为治疗AD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干预Aβ代谢及其神经毒性治疗AD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转染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A53T突变基因的PC12细胞(A53T-PC12细胞)模型,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对A53T-PC12细胞在Ser29位点α-syn磷酸化(Pα-syn)水平、聚集程度的影响。方法:分别予H2O2、PBS、Aβ1-42干预A53T-PC12细胞(将A53T-PC12细胞分为:PBS干预组;5μmol.L-1Aβ1-42干预组;5μmol.L-1Aβ1-42+300μmol.L-1维生素C干预组;200μmol.L-1H2O2干预组),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变化。并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53T-PC12细胞内α-syn聚集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A53T-PC12细胞内Ser129位点磷酸化Pα-syn水平。结果:Aβ1-42增加细胞内ROS。免疫荧光染色提示Aβ1-42干预后促进A53T-PC12细胞内α-syn聚集;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显示Pα-syn较PBS干预组升高(P〈0.001,P〈0.05)。结论:Aβ1-42促进A53T-PC12细胞内α-syn在Ser129位点磷酸化和聚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芍药苷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分子伴侣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 环境毒素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同时给予芍药苷进行干预,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检测分子伴侣自噬相关蛋白Lamp2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PP+处理24h,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漏出至上清液中的LDH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芍药苷(25μmol·L-1)显著提高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了LDH的漏出,降低了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显示MPP+导致Lamp2a的表达升高,芍药苷能够显著抑制Lamp2a的激活.结论 MPP+导致PC12细胞损伤和分子伴侣自噬的过度激活,而芍药苷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显著降低了分子伴侣自噬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